郭银章-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502137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银章-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郭银章-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郭银章-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郭银章-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郭银章-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银章-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银章-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教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方高等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与实践,报告人:太原科技大学郭银章 副院长,报告提纲,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与设置,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培养信息技术领域高科技人才的主要学科,为我国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工科专业,在771所高等院校开设。 上世纪末,计算机专业随着社会需求的强势拉动,地方高校都进行了的大量的扩招和新专业的设立,地方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却

2、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一、专业知识陈旧,专业范围太宽,培养方案雷同 目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领域,仅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高度概括、培养范围的过度宽泛以及专业定位不明、课程面面俱到却无法保证深度等不足逐渐凸显出来。地方高等院校在开设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时,其培养方案绝大部分参照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培养方案设置,形成了千校一面、毫无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材的更新速度以“年”计,而IT产业的更新速度以“月”甚至以“天”计,因此,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进入IT行业时,需求与供应的无法接轨必然导致就业受

3、阻。,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二、工程实践缺乏,实践能力差,实验环境落后 信息技术企业衡量求职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计算机工程实践能力,但是,目前众多地方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特别是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缺乏,专业建设资金不足,实验设备陈旧,实习基地建设困难,这对于刚毕业离校的大学生,无疑是一个大的障碍。,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三、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完善 软件人才不只是编码员,需要有更多的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软件人才;企业所需要的不只是掌握业界最新流行技术的人员,更重要的是来

4、自文化层面的竞争力。而求职者综合素质的不完善与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其进入软件行业的阻碍。,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地方高校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在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专业培养表现为面面俱到而没有针对性、专业方向涵盖太广而没有进行分类细化。所以我校早在2005年就开始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此项工作得到了三项山西省教学研究项目的支持。按照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专业规范以及我校计算机专业作为山西省首

5、届品牌专业的特色优势,制定并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工程方向)2006培养方案。,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1)培养目标体现了专业细化和社会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的特点 2005年5月在南京以及9月在武汉召开的计算机专业改革和院系主任论坛上,针对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严峻形势,达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的共识,那就是计算机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必须体现专业细化的特点以及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专业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具有个性化和行业特色。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教指委提出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化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方

6、向,我们根据目前学院的师资、科研以及教学水平,构建了“计算机工程”方向的培养方案。,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2)培养目标结合了学院已有的办学特色和科研优势 我校计算机专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控制工程以及在智能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具有了较强的师资优势,所以我们在培养方案的专业选修课设置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单课选修的方式,构建了网络工程、控制工程和智能信息系统三个专业选修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模块选择。每一个模块都设置了该方向的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领域知识。,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3)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突出了知识深度的特点 本计划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强化知识深度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核心知识单元的基础上,要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上充分体现深度优先的原则。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加大了高级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和实验时数,由原来的48学时改变为高级程序设计一和高级程序设计二两门课程共160学时。以强化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将原来96学时电路与电子技术拆分为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学时数扩展为160学时,突出电子学基础对于发展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增设了数字信号处理和嵌入式系统两门核心课程,以适应当前IT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主要内

8、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4)加大了实践教学时数,突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突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2006培养方案中学生四年的总课堂教学时数为2230学时,实验和实践教学就占到1024学时,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31%。本计划较大幅度的增加了核心课程的实验时数,增加了程序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数字系统综合实验周、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周、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周,将原来的计算机组成综合实验周提升为计算机组成课程设计。,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专业办学指导思想: 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 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 融理论教学

9、与实践教学为一体 。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知识深度优先、专业模块细化、实践技能突出、素质教育鲜明,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把握21世纪工程教育和满足行业地方经济需求人才培养的专业办学理念,着重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突出计算机工程的分析、设计、实现与管理能力的专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比较深入地理解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能够承当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和实施任务,适合于在大型企事业单位、IT行业

10、以及科研部门、教育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工程的开发设计、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等工作。,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专业业务要求: (1)系统掌握本专业公共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突出数学、物理及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 (2)毕业生应了解整个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和学科范型知识,掌握计算机工程的核心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熟练应用计算机工程领域的相关工具,初步了解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内容,计算机科

11、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专业业务要求: (3)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计算机工程师的科学研究、科研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初步具有对一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技术项目所提出的思想、方法、技术和工程技术路线的性能做出基本估计的能力。 (4)能通过文献检索和其他方式阅读中外文书刊,获取专业科技信息,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活动,在文艺修养、审美情趣、言谈举止、礼仪风貌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模型,第一学年 数理基础,

12、第二学年 编程基础,第三学年 专业基础,第四学年 专业发展,数学/物理/电子学基础,程序设计理论、方法、环境教学实践,系统分析、设计、架构的教学与实践,专业模块选修、逆向工程训练、毕业设计实习,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程序设计基础一、二电路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 专业核心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13、,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选修课程: 网络工程模块: 基于WEB的网络编程技术Internet原理与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系统集成与管理 控制工程模块: 工业控制网络计算机控制技术实时系统分析与设计PLC编程技术微机接口技术,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选修课程: 智能信息系统模块: 人工智能导论智能计算数据挖掘知识工程管理数据仓库技术与OLAP,主要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计算机专业实践环节: 综合课程设计(三周): 程序设计综合课程设计、软件工程(含数据库)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综合实验周(一周): 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周、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周、数字系统综合实验周。 逆向工程案例教学(三周):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控制工程案例教学、智能信息系统案例教学。,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