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高考生物 免疫活动复习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128647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句容市高考生物 免疫活动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句容市高考生物 免疫活动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句容市高考生物 免疫活动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句容市高考生物 免疫活动复习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句容市高考生物 免疫活动复习学案(无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调节【复习目标】1、能准确判断三道防线2、结合免疫过程解决实际问题3、记住免疫失调病及其成因活动一:能准确判断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皮肤、黏膜胃液、唾液中的杀菌物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相关信息用线相连。活动二:理解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防御过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我国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1)图中物质b的名称是 ,D细胞的作用是 。B细胞和T细胞最初都来源于 细胞,T细胞在 发育成熟,B细胞在

2、发育成熟。(2)上述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3)人体内首先通过_免疫过程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散播。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作用是产生 。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再次侵染人体时 , 细胞分泌抗体。所以非首次免疫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4)细胞免疫中,T细胞可以被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活化,也可以因受到 刺激而活化。(5)若某人患甲型H1N1流感,则此人体内经历了 免疫过程。活动三:判断基础概念1、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2、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与病毒结合3、病毒侵入人体后,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4、 病毒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可失去致病能力5、相同

3、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可刺激记忆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6、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7、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8、人体内的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9、 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10、人体肠道病毒EV71侵入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其特有抗原11、溶酶体吞噬并杀死相关的病毒发生在内环境中12、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13、HIV病毒攻击人体T细胞,从而使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14、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15、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16、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

4、人可以传播艾滋病活动四:自我检测1、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2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

5、杀伤肺癌细胞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3某同学的手被割伤后去医院诊治,在医院接触了流感病毒。如图为该同学体内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的问题。(1)图中表示的是该同学体内发生的_免疫过程。实际上,流感病毒还会引发_免疫。(2)图中b细胞的名称为_,在人体内由_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B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则能被图中_细胞特异性识别(填图中代号)。(4) d和抗原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_消灭,这种消灭过程具有_性。(5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病,是机体通过_免疫导致的。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