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教给我们一种人生态度——《老王》教学设计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3007871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教给我们一种人生态度——《老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教给我们一种人生态度——《老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教给我们一种人生态度——《老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教给我们一种人生态度——《老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教给我们一种人生态度——《老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教给我们一种人生态度——《老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教给我们一种人生态度——《老王》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给学生一种人生态度老王课堂设计榆林市第五中学 罗慧贤1、教学目标:走进人物,体会人物的情感;走进作者,揣摩作者写作意图。2、教学重难点:重点:走进人物,体会人物的情感。难点:走进作者,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明确一种人生态度。3、课时安排:一课时。4、教学方法:(1)朗读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2)研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3)点拨法结合资料,点拨挖掘。5、教学过程:一、情境激思,导入新课(屏显资料:回民的葬礼。)师:今天我们从一个略显严肃的话题谈起,请大家小声阅读幻灯片上的文字:一位教徒归真(逝世)后,通常被迅速送往清真寺或坟场里的遗体停放处;稍后,教亲(最好是其至亲)便以清水将遗体洗涤干净用

2、白布将其自顶至踵包裹妥当;然后,举行赞礼;完成后,即进行土葬。请大家理一理一个回民的葬礼有哪些特殊的仪式?生:要有场地、至亲清洗、白布包裹、赞礼、土葬等。师:整个葬礼既严肃又庄重。今天的课本里也有一位回民叫老王,请找出与他葬礼相关的文字,告诉老师回民老王的葬礼怎样?(朗读相关文字,课文第21节)生:无至亲在场、没进教堂、没举行赞礼、埋在了沟里,只有白布裹着。师:从这个葬礼可以看出老王的遭遇怎样?文末有一个词语可以概括,大家能找到吗?生:简陋、寒酸师:课文最后一句话作者也用一个词概括了老王的葬礼,请找出来读一下。生:愧怍师:是这个词吗?生:不是,这个词是对老王的感情。师:那应该是哪个词?生:不幸

3、。二、走近老王,品味不幸师:死后的老王是如此不幸,生前老王怎样?生:“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都不愿坐他的车。可见老王身体残疾。师:还可以看出他生活的不幸,同学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不幸呢?生:他“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可见老王无亲人,无依无靠。我觉得也是不幸的。生:“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师:那个“破破落落的大院”是不是他的家,老王是如何回答的?生:“住那儿多年了。”师:如果有人问我们“那里是你的家吗”,我们通常会回答“是我的家”或者“不是我的家”,老王为什么不这么回答而要说“住那儿多年了”呢?

4、生:那个小屋可能根本就不是老王的家,只是他暂时居住的地方。师:这个塌败的小屋也许本不是他的家,只是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罢了。什么叫家,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着一群快乐的猪呀,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王多么渴望能有一个家呀。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王生前的命运很惨,他是个多么不幸的人啊!还有其他不幸吗?生: 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师:好眼也有问题,真是不幸,还有没有?生: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师:进不去了,这个组织里没有他师:看来他不仅生活不幸、遭遇不幸、就连精神上也是不幸的,唉,老王真不幸!三、走进老王,体会

5、善良师:可就是这位不幸的老王,却让杨绛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生:他为杨先生一家做了许多善事。师:具体有哪些?生:送冰、送钱先生就医、送油和蛋。师:大家一起来体会“送”中包含的感情?生:送中包含着真情与温暖。师:确实如此。但三次“送”的感情同吗?我想请大家在“送”之前各填一个字,大家结合文本想想该填什么字?生:师生交流后得出:带送 帮送 馈送师:仔细阅读“送”前面的字词,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生:带送:招徕生意,比较客气;帮送:出于关心,热情善良;馈送:视同亲人,精神依赖师:说得真好,由此可见,这一个“送”字一字千金,层层加深,满满蓄力。四、走近杨绛,品味善良师:一位哲人曾说:“世界

6、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那么杨绛一家对老王怎样呢?生:杨绛的女儿发现老王是夜盲症之后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师:你找的真准,一下子就看到了作者的女儿,其他人呢?生:第一自然段,我常坐老王的三轮,照顾他的生意。师:这一句太好了,寥寥数字,字字见情,将 “常”去掉行吗?生:不行,这一字看出作者坐的次数之多,与老王感情深。生:别人都不愿做,我愿意做。师:对呀,还可以与下文那些不愿坐老王车的人对比。还有吗?(学生到这儿将人物弄错了,老师加以点拨。)师:提醒学生找墨存的做法。生:墨存将自己降为货。师:老师就要看到大家读书仔细,请大家再找。生:杨绛在老王送冰时不要减半收费,坐车、拿老王的鸡蛋,都给老王钱,从不

7、占他的便宜。师:每一次老王为杨绛做了什么,杨绛都在经济上帮助他。师:注意选择动词,用什么动词来概括同学们选出的事情呢?生:给。师:一起来研究“给”这个字,老师查了一下字典,“给”说文解字里的意思是:给予,使对方得到某些东西,“给”指充足,结合背景资料告诉大家,杨绛一家真的充足吗?生:(齐读背景)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黑暗的时期,最动乱的年代,最混乱的时刻。杨绛一家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承受着赤裸裸的灵魂虐杀。她被批斗,被剃光头,被迫洗厕所、被迫“坐飞机”,经历了常人无法理解的苦难。师:由此可见,这一个字可以看出杨绛先生一家有什么样的品质?生:(异口同声)善良。师:老王是劳动人民当中的弱者,他

8、善良对待杨先生一家,杨绛在文革中是知识分子当中的弱者,她善良对待老王,这是善人对善人的精神依赖,弱者对弱者的相互扶持。五、走进杨绛,体会愧怍师: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热心帮人的杨绛回忆往事的时候却说自己是“愧怍”的,齐读最后一段文字,请大家探讨一下原因?生:她愧怍自己没有对老王更好一点。生:她愧怍自己没有送老王下去。生:她愧怍自己没有第一时间了解老王的死讯。生:她愧怍自己没有自己居然会怕老王。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试着从她的的文字中找出一些痕迹。出示资料:每个人如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会看到某事错了,某事是不该的。但当时或是出于私心,或是出于无知,或虚荣,或骄矜等等,于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该做

9、的没做,犯了种种错误。而事情已成过去。灵性良心事后负疚抱愧,已追悔莫及。 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师:我觉得杨先生的”愧怍”体现的恰恰是一个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自我反省。这种“愧怍”正是她人格的魅力体现。六、对话作者,揣摩意图师:杨绛写老王这篇文章有哪些意图呢?生(众):怀念、反思、自醒、启发师:我想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种态度:一个人,一生总会遇到一些事,只要心还在,还能度人度事,那么爱就在,希望就在,也许这就是老王的处世态度,也是杨先生所主张的人生态度吧。(板书)七、拓展延伸: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人生态度走进梁晓声的老妪,完成后面1、2题。八、关注身边的“老王”: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愧怍的仅仅是杨绛和梁晓声吗

10、?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身边的“老王”?(配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出示身边“老王”的图片)九、推荐阅读:干校六记我们仨十、板书: 老王 态度 杨绛教后反思: 老王一文,文章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含义隽永,值得教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一节课想将很多东西教完,几乎不可能。我只能对教材进行取舍,以“走进人物体会情感”做主线进行文章教学,然后选择了“教给学生一种人生态度”作为辅助点,感觉在”深度“这块做得非常好。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完成“走进人物体会情感”这一目标,我引导学生按照四步进行课文学习:一、走近老王,品味不幸;二、走进老王,体会善良;三、走近杨绛,品味善良;四、走进杨绛,体会愧怍。为了“走近老王”,我设计

11、了一个新颖的导入从一个略显严肃的话题,引导学生了解“一个回民的葬礼”资料,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然后,从这个资料慢慢引到“回民老王的葬礼”,让学生初步体会老王的“不幸”,接着引导学生寻找生前老王的“不幸”,从五个方面慢慢体会,加深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学生渐入佳境。“一位如此不幸的人,为杨绛先生一家做了哪些事?”在进行第二块学习的时候,我用这句话过渡,马上将学生注意力引到“善良”一词上,这一处的亮点设计是,在“送”前添加三个动词,体会老王对杨先生一家感情的加深。“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用这句话过渡到第三板块的学习,在咬文嚼字中体会杨绛一家的善良,这一回的亮点在选择动词“给”,用说文解字里的

12、解释让学生明白,在当时背景下,杨绛并不充足,她“给”的特别“不易”,学生也深深明白这份“不易”背后的善良。第四板块教学的高潮开始,杨先生做的本该是令自己“骄傲”的事,可她却说自己是“愧怍”,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疑问,学生开始探索答案,说出了很多可圈可点的答案,但老师没有点评谁对谁错,而是引导学生从作者的作品中寻找答案,提升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课外阅读。让学生的心与作者紧紧相连。这是散文教学的真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为了完成“教给学生一种人生态度”这一目标,在前面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散文?为了怀念老王,为了表达愧疚,还是在这个环节,学生也有很多新颖的见解,老

13、师也没有随便否定,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与学生分享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作者也许想要告诉大家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一生或多或少会遇到点事,只要心还在,还能度人度事,那么爱就在,希望就在,这是老王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也是作者为人处事的态度,也是我们大家都该有的平静的态度。到此,我觉得本节课有了深度。拓展延伸更是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课堂生成的方面,当学生有了不同的见解,我为了节省时间就没有展开讨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悄然熄灭,这一点在事后观看录像时我感到很可惜;比如,还可以在读的方面研究一下,让“读”的方式更多一点,“读”的内容更丰富一点,让“读”贯穿始终,在“读”中领会、感悟,使整个语文课堂语文味盎然;比如,课堂主要是我带着大家深入文本,循序渐进,如能从孩子的问题入手,课堂可能会更自如,更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