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高县高中物理 18.1 电子的发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003253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阳高县高中物理 18.1 电子的发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西省阳高县高中物理 18.1 电子的发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阳高县高中物理 18.1 电子的发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阳高县高中物理 18.1 电子的发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1电子的发现【学习目标】1了解阴极射线及电子发现的过程2知道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的实验及理论推导3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初步了解原子不是最小不可分割的粒子。【学习重点】阴极射线的研究【学习难点】汤姆孙发现电子的理论推导【自主学习】1、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_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直到1897年物理学家_发现了带_电的_,从此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神话。2、阴极射线带_电,它实际上就是_。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都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填“向下”“向上”“向外”)偏转。3、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得了电子的和。4、电荷是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e的。5、电子质量

2、的数量级为kg。【新知探究】一、阴极射线问题1、气体分子在高压电场下可以发生电离,使本来不带电的空气分子变成具有等量正、负电荷的带电粒子,使不导电的空气变成导体。是什么原因让空气分子变成带电粒子的?带电粒子从何而来的?问题2、对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有大量的科学家作出大量的科学研究,形成了哪两种观点?二、电子的发现问题1、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认为辉光放电现象是阴极射线引起的,汤姆孙根据什么实验来得到阴极射线的电性和比荷?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