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2991991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现代教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现代教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现代教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现代教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现代教学论的历史 发展进程及趋势,参考文献:教学论,裴娣娜主编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李方主编,本章目录,第四节 现代教学论的主要流派,第一节 古代教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一、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观 该时期重视文化历史和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而忽视生产劳动与科技实践。 二、以人性问题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观 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追求人与自然的 和谐 ,表现出鲜明的重人文特点。,三、学思行结合的知行观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尽管有“知先行后”、“行先后知”、“知行合一”等不同主张,但都已认识实践对到知识的重要性,强调知行统一,知行互动。 四、整体、辩证、直觉体悟的研究方法 (一)强调整体综合

2、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二)强调辩证发展以及“过犹不及”的折中 方法论 (三)强调体觉体悟的内省观。,2019/11/7,第二节 近代西方教学思想的发展,一、形成的思想文化背景,二、近代教学思想的特征,(一)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尊重人的天性, 关注儿童的自然发展 (二)寻求教学理论的科学基础 (三)教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第三节 现代教学论的实践与发展趋势,一、欧美现代教育运动 1.欧洲的“新教育运动” 2.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帕克、杜威) 二、杜威的教育教学思想 1.教育哲学观 2.儿童观 3.知识观和经验课程观 4.“做中学”的学习观,三、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势,(一)现代与传统的承接 (二

3、)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三)分化与综合的演进 (四)教学与课程的整合 (五)理论与实证的结合 (六)借鉴与创新的统一,第四节 现代教学论的主要流派,一、经验自然主义教学观 背景:卢梭教学论;1920世纪美国盛行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代表人物:杜威 主要观点: 1、经验的界说和教育目的 经验是指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将来生活的准备。”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和过程是相同的,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的过程中。,2、发展与活动化教学 杜威把教学过程看做儿童做的过程,认为儿童经验的获得要通过做来完善。 杜威对“做”的理解是真实的社会生活。甚至在界定学生学习的基本环境学校的时候,主

4、张学校同生活相联系,提出“学校应该具有全部社会生活的含义”。,二、永恒主义教学观,背景:在20世纪30年代以复兴人文主义传统,反对进步主义思潮为旗帜而产生的。主张过去的东西是卓越的,为宇宙、人性、知识和真善美的不变的本质做辩解,认为凡是值得向往的东西都是永恒不变的。 代表人物:赫钦斯 主要观点: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它批判功利化职业主义教育,倡导教学的人文化取向。基于“永恒理念”和“永恒人性”的伦理意义价值标准,努力寻找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首先,不容许放纵儿童。反对“儿童中心论”,不允许儿童支配课程一兴趣影响教学。 其次,永恒主义反对“适应论”,认为教育目的的终极目标并

5、非适应环境,而是教育学生改变环境。,三、要素主义教学观,背景:对于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儿童中心教学论的反思。 代表人物:巴格莱 科南特 主要观点: 1、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的终极目的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民主理想的实现,把教育看做是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教育要传递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文化价值标准与文化的基本要素。,2、严格训练的教学过程和教师权威主义,教学过程是一种智力训练的过程,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力的严格训练。 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因为教师是知识和真理的占有者,学生则处于教育的边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四、结构主义教学观,背景:是对要素主义教学观的新发展,美国的布鲁

6、纳撰写教育过程一书,引起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运动。 代表人物:布鲁纳 主要观点: 1、强调“学科结构的意义” 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理解特殊现象,使学习简易化,使学科更易于掌握,并可以有效地记忆学科体系。,2、注重早期教学,布鲁纳建议将最新的科学知识以最快的传递速度最早地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又强调教学中要注意形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3、倡导发现学习教学法 要求学生模拟走科学家已走过的研究道路,其核心在于汲取知识,培养态度和养成“探究的灵活性”。,五、人本主义教学论,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教育堕入“冰川时代”。当时,美国普通教育经历了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失败,社会呼吁“复归人性”,

7、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迅速兴起。 代表人物:罗杰斯 主要观点: 1、非指导性教学 首先,其要旨在于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终极追求。,其次,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全部责任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经常变化着的环境和自己,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潜能 2、教学中要关心、信任、尊重学生 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 (1)真诚的对待学生 (2)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3)理解并尊重学生私底的内心世界,六、建构主义教学观,背景:皮亚杰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学反映了建构主义思想。 1989年末,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邀请建构主义研究领域11位国际著名学者,围绕“教育中的新认识论”问题组织系列座谈会。 代表人物:皮亚杰,主要观点: 1、建构主义认识观 强调学生要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方面。意义建构是教学活动的终结,也是教学活动的目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