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991708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 过滤 B. 蒸馏 C. 分液 D. 萃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A、过滤法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A项错误;B、蒸馏法实现两种互溶液体的分离,B项错误;C、分液法可以实现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分离,花生油和水不相溶,C项错误;D、萃取法可以实现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不一样的物质的分离,D项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分离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过滤;蒸发;溶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 和 B. 和 C. 和 D

2、. 和【答案】D【解析】【详解】玻璃棒的作用有:过滤时,起引流作用;蒸发过程中,起搅拌作用(加快蒸发),蒸发结束时,起转移结晶物的作用;溶解时,起搅拌作用(加快溶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起引流作用。和的作用及目的相同,故选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D。3.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乙醇是无色液体,是常用的饮品白酒的主要成分,饮用少量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因此不属于剧毒品,错误;B乙醇不会产生腐蚀性,因此不属于腐蚀性的药品,错误;C乙醇是一种容易燃烧的液体物质,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量

3、,因此属于易燃液体,正确;D乙醇不属于爆炸性物质,错误。考点:考查化学药品的标示正误判断的知识。4.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要除去食盐水含有的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实质就是除去Ca2+、Mg2+、SO42-,可加入过量碳酸钠使Ca2+转化为CaCO3沉淀除去,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将Mg2+转化为Mg

4、(OH)2沉淀除去,加入过量氯化钡将SO42-转化为BaSO4沉淀除去;除去Mg2+和SO42-,不用考虑先后顺序,但是加入碳酸钠除Ca2+要放在加入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过滤出沉淀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或或,故选A。5.某地区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A. 石蕊溶液 B. 四氯化碳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常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考点:常见物质的检验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H2O

5、的质量为18 g/molB.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 gC. 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D.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约为22.4 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而不是18 g/mol,单位错误,故A错误;B根据n=N/NA,3.011023个S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质量m=nM=0.5mol64 g/mol=32 g,故B正确;C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单位错误,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体积约为22.4 L,而固体、液体体积则不是22.4 L,故D错误; 故选B。考点:考查物质的量

6、为核心的计算7.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 16 g B. 32 g C. 64 g/mol D. 32 g/mol【答案】D【解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25mol,气体的摩尔质量M= =32g/mol,故选D。点睛:能灵活运用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本题的思路为:先根据n=求出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再根据M=求出气体的摩尔质量。8.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具有相同的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物质的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等质量的H3和

7、H2分子中具有相同原子数,所以分子数一定不同,体积不同,物质的量不同。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相关计算点评:熟记物质的量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题要求进行灵活应用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B. 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数为0.02 NAC. 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一个数为1 NA【答案】B【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A不正确;B中1.06g碳酸钠是0.01mol,含有0.02mo

8、l钠离子,B不正确;C不正确,再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22.4L;D不正确,因为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答案选B。10.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A. 标准状况下1mol 水和22.4L CO2 B. 0.1mol HCl和2.24L HeC. 标准状况下2gH2和22.4L溴 D. 56g CO和6.021023个CO分子【答案】A【解析】【详解】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说明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A.标况下, 22.4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1mol,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其分子数一定相等,故A正确;B.温度、压强未知,导致无法计算He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二者分子数是否相

9、等,故B错误;C.标况下,溴是液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所以无法计算溴的物质的量,导致无法判断二者物质的量是否相等,无法确定其分子个数是否相等,故C错误;D. 56g CO的物质的量为56/28=2mol,6.021023个CO分子物质的量为1mol,二者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其分子个数不相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11.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_,物质的量之比为_,原子总数之比为_, 密度之比为_。【答案】 (1). 1:1 (2). 1:1 (3). 5:3 (4). 4: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

10、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据此判断,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1:1,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又因为甲烷是5原子分子,二氧化碳是3原子分子,所以原子总数之比为5:3,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6:44=4:11。12.将下列各分离物质方法的标号,填在各小题末的括号内:A.过滤法;B降温结晶法;C.分液法;D.萃取法;E.蒸馏法;G.升华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_) 分离汽油与煤油(_)将溶液中的硝酸钾与氯化钠分离(_) 将天然水制为纯净水(_)【答案】 (1). A (2). E (3). B (4). E【解析】【详解】食盐水中的泥沙和水互不相溶,

11、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常采用过滤的方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汽油与煤油互溶,但是二者沸点不同,可以采用蒸馏法进行分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E。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来分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将天然水进行蒸馏可以得到纯净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E。【点睛】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采用过滤的方法;降温结晶法可以将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物质间的分离;分液法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萃取分液法指的是加入萃取剂后,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以前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并两种溶剂互不相溶,出现分层现象;蒸馏法是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间的分离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认为解释变量是影响被解释变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这种变量关系是否确实存在或者是否明显,会在回归系数1的估计值中反映出来。-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