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河北省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89887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河北省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届河北省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届河北省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届河北省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届河北省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河北省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河北省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页 1第页 2第页 3第页 4第页 5第页 6第页 7第页 8第页 9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A.强加因果。 “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 导 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性不足”, 这一弊端并没有“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 。 B.张冠李戴。这一特点是“大数据”的特点,而非“大数据教育”的特点。D.不合文意。原文是“ 教育将成为继经济 学之后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而非 “第二门”。 )2.C(C 项表述于文无据,并且“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3.D(D 项“教师 需求量将大为 减少” 之说于文无据。 )4.(3 分)A5.(3 分)B

2、(“它们的区域大小大致相同 ”,错误)6.(3 分)D(“希仪善抚有罪士卒”错,与柳人设祀亦无因果关系)7.(10 分)(1) (5 分)边远 偏僻的村落,敌贼估计是官军不能到达的地方,前往劫掠(侵犯) ,官 军又不曾不在,敌贼惊恐,认为他是神人。(“远村僻聚”“度”“逮”“寇”“未尝”各 1 分)(2) (5 分)这没有别的原因,他们心怀激烈, 为人奋激,无法交好朝中执掌权力的重臣,与这些人意见不合而不能相互融洽,那是应该 的啊!(“ 异故”“无以”“结欢”“柄”“ 龃龉”各 1 分)8答案: 对比:城内和城外的景色对比,突出春日郊外春光先至的特点。 (2 分) 比喻:莺声像人在说话,草间风

3、吹如药的香味,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出郊外的春景怡人。 (2 分) 多角度描摹: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表现春日景物的特点。 “半黄” “积雪”是视觉。 “人语”是听觉, “药香”是嗅觉。多角度描摹把春日的可感可亲体现了出来。 (2 分)(采分点:每种手法 1 分,结合诗歌赏析该手法 1 分。其他手法词如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等,如回答解释内容准确,适当给分。 )9答案:情感:春景优美却言辞难状的淡淡怅惘。 自己在美景前的词穷表现了春景怡人,诗人陶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分,采分点:第点 1 分,第点 2分) 。好处:运用衬托,通过诗人想赞美春景却无法言

4、状的感受巧妙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以及诗人对郊外春景的喜爱。这样写含蓄委婉,富有情趣,收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2 分,言之成理即可。)【赏析】唐庚(10711121),字子西,北宋眉州丹棱县人。第页 10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初春郊外的景象。首句“省”(音醒),这里是“ 省察、 领悟”之意。黄, 鹅黄色,指榆树、槐树新芽的娇嫩。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当城里人还为春寒料峭所困,不知领悟春光的时候,而郊外却早已是榆槐吐嫩,春色 满原了。早春,最先透露春消息的不是桃 红李白,而是溪边阳坡上榆槐枝头的鹅黄初绽。不 仅立意新,又足 见诗人敏 锐的感察力。 “春光”、 “榆槐”,高度概括,点明题意

5、,并领起下文。颔联“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 杨”,全篇警句,紧承“春光”二字展开形象化描写。上句写远景:远山泛绿 ,依稀尚 见斑斑积雪,色彩鲜明,更衬远山之葱翠。唯“积雪”方显“山好 ”。下句写近景:春雨淅沥,溪流渐涨,不再枯涩,故生意盎然;两岸垂杨,日渐染绿,倒映水中,摇曳生姿,画面生 动。唯 “垂杨”方显“水生”。此句与东坡“溪柳自摇沙水清” 可谓异曲同工,堪称化笔!“生”、 “欲”二字下得极妙,前者摹写风生水起的情状,后者传递 垂杨日渐苍翠之态势,极 为传 神!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透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颈联“莺边日暖如人语,草 际风来作药香”, 则又变换句式,调整描写角度,从听觉

6、和嗅觉方面来写春郊之景象。本来 这两句按正常语序应是 “日暖莺声如人语,风来草际作药香”,这样 写,也是好句。但诗人却别开生面,以莺、草为主,以日、风为宾,以倒装之句式来突出花底莺声因日暖而悦耳动听,草 际药香因清 风而浓郁远播, 让人自然联想到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丽日融和,百花争艳的无限春光。如此另辟蹊径,方不落俗套。 “如人语”、 “作 药香”以情笔写景, 读来亲切,达到了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颔颈二联,对仗极其工稳,遣词极为精当,足见诗人功力之深厚,推敲锤炼之严谨。尾联“疑此江头有佳句, 为君寻取却茫茫”,春光 满眼,稍纵即逝;欲寻佳句,顿觉茫茫。其立意,与诗人另一名篇醉眠结句“

7、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颇为相似。只不过后者宁静平淡,而本诗则 在极尽春光烂漫之后,笔 锋 陡然一转,用一“疑”字引出:此中似有佳句,正欲纵笔撷 取时,却又如雪泥 鸿爪,难觅其踪了,空留下一片茫然,徒增惆怅。而这一怅然的感触,不仅深切道出忽有所悟,落笔忘筌的诗家甘苦;更让人倍增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自古难全之慨。写法上暗合 东坡“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的造意,而余味 过之。恰如音乐之戛然而止,而留 给 听众以无限之悬想,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果。统观全诗,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而辞意之流畅,形象之鲜明,一 扫宋诗枯涩冷峭、偏重理趣之弊,堪称精品。第页 1110【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

8、,出则无敌 国外患者。(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11.(1)选 C 给 3 分,选 E 给 2 分,选 D 给 1 分,选 AB 不给分。 (D 项对一路惊惧的原因的表述有些片面,至少还有环境的影响,所以给 1 分。A 项错在“真实的奇遇 ”上,遇鬼并非生活的真实,而是一种艺术手法;B 项错在“有很深的寓意”上,这篇小说里的红高粱只是道旁的一种庄稼,是环境的一部分,与玉米、红薯没有什么不同。 )(2)我“正欲进村” ,忽然“见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 ,一个“闪”字,鬼气十足。我回家探亲,三大爷并不知道,却说“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 ,很是诡异。三大爷

9、说“我还欠你爹五元钱,我的钱不能用” ,递过来的玛瑙烟袋嘴是“冰冷”的,也暗示三大爷已经是鬼。父亲听我说话之后的表情、语言、动作,也暗示我真的遇见了鬼。(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3)环境烘托。通过视觉和听觉写夜里庄稼地的环境,渲染恐怖气氛,为下文遇鬼做铺垫。内心独白。通过自己骂自己和忍不住地胡思乱想,交代自己的身份,表现自己内心的挣扎和极度惊惧的心理。细节刻画。通过“脚步加快” “下意识地回头” “牙齿打战” “冷汗直流溻湿了衣服” “放声歌唱”等细节,表现自己极度恐怖的心理。(每点 2 分)(4)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近乎荒诞的写法。从手法上看,作者模仿了聊斋志异的构思与写法,曲折地反映

10、对现实生活的看法,用艺术的手段讲述着一个普通而又确切的生活真理。从主题上看,采用这种近似荒诞的故事结构,突出鬼并不害人,和蔼可亲,死不赖账,鬼强于人的主题,表现对真情与至性的讴歌。从情节上看,这样写可以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从走夜路时的惊惧,到天亮后的释然,再到得知真相后的惊讶。篇幅虽短,但曲折多变,摇曳多姿。从表达效果看,这样写更能把握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增强小说的传奇色彩,吸引读者。 (包括总括句在内,每点 2 分,答出四点即可)12 (1)E3 分,A2 分,C1 分;B、D 不给分。 (B 项“批评已经三十多岁的钱理群”错误。C 项王瑶教授建议作者把“前一个题目” “存放起来,多酝酿几

11、年以后再做” 。D 项“侧面描写”理解有误,写第页 12“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呈现王瑶对学生尤其是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属于正面描写;另外,文章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不具体,只是说“直到 1985 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 )(2)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都包括“清峻”和“通脱”两方面,而王瑶恰巧具备这两个特点。王瑶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王瑶有一种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文革中,当其他知识分子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感觉窘迫、难堪时,王瑶却能泰然处之。 (6 分,每点 2 分)(3)

12、平时放任不管:从不给学生上课,每周跟学生闲聊一回(或:无为而治,一入学只开一个书单,任学生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 。在学术研究的关键时候点醒学生: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给予方向性的指点。在人生的关键阶段点醒学生:给你以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或“告诫学生要厚积薄发;教诲学生要抵制诱惑,学会拒绝” ) (6 分,每点 2 分)(4) “沉潜”是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必经之路。“沉潜”有助于排除外在的干扰,静心做学问,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沉潜”有助于蓄势,对好的论文选题,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急于完成,酝酿几年,才能做好;“沉潜”有助于厚积薄发,作者牢记导师沉潜

13、的教诲,并身体力行。从 1960 年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到 1985 年开始源源不断地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这是沉潜二十五年的必然结果。“沉潜”有助于抵挡诱惑。沉潜于学术深处,生活深处,才能心无旁骛,潜心钻研,远离浮躁虚华,避免诱惑。 (8 分;观点明确 2 分,能结合文本从三个角度合理阐释,得 6 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第卷 表达题13 答案:B。如 临深渊,意思是战战兢兢地好像来到了深水潭边,形容谨慎戒惧,也说如履薄冰。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 模较小。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

14、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一孔之见,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片面的 见解。无出其右,没有人能超过他(古人以右为尊)。14 答案:B。 A“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显示看”句式杂糅,可删去“显示看”,或改为:从“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来看。C“另一方面”后面的句子偷换主语,可改为“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劳动力资源” 。D “高洁的人品 ”和“高超的演技”调换)15 答案 B。16 答案: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 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答对 1 句 1 分,两句得 3 分,3 句得 5 分。意思对

15、即可。 )第页 1317 答案(1)需求侧有投资等三驾马车,供给侧有劳动力等四大要素。 (2 分)(2)通过需求侧直接刺激经济增速;(2 分)通过需求侧刺激推动供给侧改革,拉动经济潜在增速,最终实现经济增速。 (2 分)18. 【立意】鹞子的角度:立足当下,抓住现实 。 夜莺的角度:要目光远大,突破自我。 综合辨证的角度:既要立足现实又要胸怀大志。【参考译文】沈希仪,字唐佐,贵县人。承袭世职任奉议卫指挥使。正德十二年他被调出征永安。沈希 仪用数百人攻打陈村寨,马陷在泥沼中,腾跃而上,连杀三个敌人头领,破除其余敌众。嘉靖五年,总督姚镆准备征讨田州岑猛。他用沈希仪的计谋,离间岑猛的岳丈归顺和土酋岑

16、璋的关系,使岑璋谋取岑猛,而自己分兵五哨进击。沈希仪带领中哨。挡住工尧。工尧是敌贼的要地,他们聚众守卫这个地方。沈希仪夜间派遣军兵三百人,攀援山坡而上,绕到敌军背后。等到第二天会战,所派遣的士兵已在山巅树立旗帜,敌贼被打得大败。岑猛逃跑到归顺那里,被岑璋捉住,田州于是平定。沈希仪的功最大,姚镆压抑他的功劳,他只是受到 赏赐。沈希仪改任右江柳庆参将,驻扎在柳州。柳州在万山之中,城外五里之处就是敌贼的巢穴,军民已到无地可耕的地步,而官军向来疲弱不能胜任战斗。又加上 敌贼耳目遍官府, 连官府 闺阁里的事情都无所不知。沈希仪说要想大破敌贼,非用狼兵不可,向制府请 求这件事。调那地的狼兵二千人来,守戍之兵才稍有振作。于是设法寻找到与瑶互相贩卖交易的商人有几十人,抓住他们犯罪根据而厚抚 他们, 让他们刺探敌贼。这样敌贼的动向,沈希仪也无所不知。等到驻军设立埋伏,敌贼必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