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备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88934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备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名人的平凡故事 独特的人格魅力(第二组课文单元备课)主备人- 林琼一 教材文本解读本组记叙的是一些名人的故事.课文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这些平凡的小事,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这正是编者安排的巧妙,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代替了冗长枯燥的说教,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去探寻名人足迹,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启迪。二、学情分析1、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汉字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如“增减偏旁”、 “声旁归类 ”、 “部件拆分与合并”、 “偏旁置换”等方法。大部分学生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遗忘较

2、快,形近字、同音字错误较多,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朗读的形式,如:自由读、感情朗读、分角色读等,初步达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学会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的主要内容,并加强读书积累的指导。3、能用普通话和他人交流,并逐步形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有主动交际的欲望,但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本单元要学习讲述名人故事,情节要完整,内容较为具体。三、单元教学目标设定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会认 37

3、个生字,会写 40 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 46 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人物的对话,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3在对课文的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诵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7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和概括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

4、动作神态和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四、教学整体构思与教学建议本组课文都是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课文,如何结合文本特点落实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呢?(一)引导学生主动感知蓄情待发(二)引导学生主动感悟融情共鸣1、设境生情 2、读中悟情(三)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泻情升华25 灰 雀学习目标1、认识“桦、胸”等 5 个生字。会写“郊、散”等 12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事迹或照片。2、教师制作

5、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二 第一次先学后教.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

6、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4、检查自学情况(1) (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三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n)步” 、“胸(xing)脯(p )”、 “白桦(hu)树” 。注意“诚” “病” “蹦”读后鼻音。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四 第二次先学后教课文哪几自

7、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213 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 1 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 、 “来回跳动” 、 “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3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

8、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 、 “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4、学生描红、摹写。第二课时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二第一次先学后教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 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2、读课文 3、5、7、9 自然段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

9、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 段。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

10、朗读 310 自然段,三第二次先学后教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师: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 11-13 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4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四收集

11、故事、积累提高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5灰雀惹人喜爱列宁男孩每次都要“没看见”经常带“一定会飞回来”可惜果然资料列宁 9 岁多就上中学一年级了。在班上,他年龄最小,学习成绩却数第一。列宁有个好习惯,每天早晨很早就起床,洗脸,擦了身,整理好床铺,就抓紧时间把功课复习一遍。在中学的几年中,他几乎天天都是这样,生活很有规律。列宁上课专心听讲,门门功课都学得很好。晚上,他和弟妹们一起做作业。别人才动笔,他很快就做完了。爸爸看到这种情况,担心他养不成用功的习惯,经常提醒他说:“要刻苦学习,要认真地完成作业。 ”有一天,列宁听到

12、妹妹奥里珈在隔壁练钢琴,一段很短的曲子,她弹了一遍又一遍,起码练到没有一点错儿才停下来,列宁感动地说“这种劲头真让人佩服!”他觉得应该学习妹妹这种刻苦的精神。从此以后,他做功课格外用功,而且做得比老师规定的还要多。他还经常找些参考书读,认真地做读书笔记。列宁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教师给打的分数往往不是“5”分,而是“5+” 。每次作文时,老师在一两个星期以前,就把题目告诉学生。列宁知道作文题目后,马上就开始准备,读参考书,考虑文章的内容,写提纲,打草稿。他把稿纸折成两半,在左边起草把右边穿着。草稿起好以后,就在右半边补充、修改,或者写些必要的说明了。不几天,右边的一半也快写满了。等到交卷的

13、时候,他的文章已经认真细致地改过好几遍了,文章自然又充分又有条理。列宁不喜欢死啃书本,不论学什么,都肯动脑子钻研。同学们都不爱学拉丁文,觉得很枯燥。列宁却学得津津有味,因为他找出了拉丁文的特点,掌握了拉丁文特有的各种语法规律。有一天,拉丁文教师让坐在前排的一个同学翻译一篇很难的课文。这个同学站起来,翻译了一半就再也译不下去了。老师说:“下一个。 ”第二个同学站起来,也翻译不下去。老师说第三个,第四个直到大多数同学站了起来,才轮到列宁。同学们都轻松地透了口气,他们相信列宁准能答应答得不错,那么大家就可以坐下来了。教室里静静的,列宁声音不高,翻译得十分流畅。教师坐在讲台上一动不动地听着,等列宁翻译

14、完了,他走到列宁跟前,紧紧地抱着列宁亲切地说:“谢谢你,我的孩子!”列宁还有一个好习惯,遇到不懂的事情,总要弄个明白。有一次,他和同学们挖到一个屎克螂的洞。屎克螂的洞很宽,洞深约有半米。洞里分几个格子,在一个格子里有一大堆粪,而另一个格子里地摆着许多工作圆溜溜的粪球。列宁读过一些讲昆虫生活的书,就跟同学们讲:“这些粪球是屎克螂从外面运进来的,屎克螂有个滚粪球的习性。 ”同学们问,屎克螂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干什么呢?这一下可把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二天告诉大家。他回去问了哥哥,还读了有关的书。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答案:“原来屎克螂把卵产在粪球上面,孵化出来的幼虫,就可以把粪球当食物。过了几天,他又告

15、诉同学说:在古代的埃及,屎克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埃及人把石头雕的和泥塑的屎克螂放在庙里供奉,或者带在身上作护身符。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原来这几天,列宁翻阅了不少讲到屎克螂的书。列宁对各种知识都有兴趣。他不但学好了各门功课,而且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政治理论书籍。56 小摄影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

16、力学习,天天向上。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初步展开讨论。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质疑。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