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81024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2014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 6 页,共 100 分,其中书写分 4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答题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6 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 分)(1)山际见来烟, 。 (南朝吴均 山中杂诗 )(2)深林人不知, 。 (唐王维 竹里馆 )(3) ,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4) ,寒光照铁衣。 (南北朝 木兰诗 )(5)马上相逢无纸笔, 。 (唐岑参 逢入京使 )(6)假如生活欺骗了

2、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 (林嗣环口技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菜畦 q 祈祷 q 尽态极妍 ynB.秕谷 b 泛滥 ln 义愤填膺 ynC.嫉妒 j 蠕动 r 略胜一筹 chu D.讪笑 shn 告罄 qng 孜孜不倦 z3.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 嗔视 惬意 叱咤风云B. 蓦然 冗杂 浑身懈数 C. 烧灼 晦暗 义愤填膺D. 亢奋 羁绊 一拍既合24 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A.足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运动,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是全世界的狂欢节。B.中国男足早

3、就无缘世界杯,他们已经三次无缘亚洲十强,真是可歌可泣。C.五届世界杯冠军得主巴西队气冲斗牛:“我们誓必在主场为巴西赢得冠军。 ”D.梅西的个人能力与球队的整体配合相得益彰,这使阿根廷队夺冠成为可能。5.下 列 标 点 符 号 使 用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2 分 )A.“世 上 的 事 情 总 是 这 样 ”, 罗 切 斯 特 马 上 又 继 续 说 : “你 刚 安 顿 下 来 , 一 个 声 音 便会 叫 你 起 来 往 前 赶 路 。 ”B. 看 见 祥 子 进 来 , 虎 妞 把 筷 子 放 下 了 : “祥 子 ! 你 是 让 狼 叼 了 去 ? 还 是 上 非 洲 挖

4、金 矿 去 了 ? ”C. 出 城 六 十 多 里 水 路 , 那 里 有 两 座 特 别 的 庙 , 一 是 梅 姑 庙 , 就 是 “聊 斋 志 异 ”所记 。D. 鲁 提 辖 又 只 一 拳 , 太 阳 上 正 着 , 却 似 做 了 一 个 全 堂 水 陆 的 道 场 , 磬 儿 、 钹 儿 、 铙儿 一 齐 响 。6. (1)下面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 ,对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作品中笔画的起止、转换、顿挫极其圆熟,各得其宜,各显神采。笔画显得遒劲、稳健。B.“茂林修竹”中“茂”字,点画有轻有重,游丝连绵,行笔灵活连贯,如行云流水一般。C.笔画或疏或密,字形或

5、大或小,体式变化多端,流畅自然,体现了楷书的严整与规矩。D.书写顺势而下,无刻意追求工巧,字列间有宽有窄,有些字列边有添字,显出天然之美。(2)请用正楷字把“手心的温暖来自心中的关怀”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要 求 : 规 范 、工 整 、 美 观 , 用 简 体 字 。 (3 分)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3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

6、,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好吧,喝最后一杯!”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 “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以上文段选自_ _国家著名作家_ _的小说_ _

7、二、阅读(41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7 12题。 (18分)【古诗阅读】 (3分) 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8.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与下文一起塑造了木兰怎样的性格?(3分)【古文阅读】 (15分)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

8、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 ,相和悲鸣。后游郢楚 ,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 闻之,咨嗟惋叹。既阕 ,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 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 【注释】: 鹘(g):一种凶猛的鸟。 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媪(o):老妇人。 阕:止息,终了。 款扉:款,敲;扉,门。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不能名其一处也 ( )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3)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 ) (4)尝得

9、异人传授 (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 (3分)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款扉扣之 B不能指其一端 酷类其声耳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精于指法 D以弹絮为业 以 为 妙 绝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4分) (1)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12.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你认为“邻媪”是乔山人的知音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413.甲、乙两文都采用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从乙文中举一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二)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 1316 题。 (10 分)“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

10、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 “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

11、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 ,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4本文记叙闻一多先生在“钻探典籍”方

12、面,做了哪些事?(3 分)15作者为何说闻一多先生“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2 分)16联系全文,比较下面句子中两个“说”字的不同含义。 (2 分)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17选文开头两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 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3 分)在乡下看戏白雪松每逢打完场,辛劳一年的农民都要庆祝丰收,唱上十天半月的大戏,那是庄户人家最热闹的日子,当然更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光。5乡下唱戏,一个屯子操办不起,都是几个屯子联合办,选一个中心屯子,周围的小屯能够得上。家乡那一带,有个屯子叫王家岗,有上百户人家,戏台子就搭在那里。农村的戏台子一般是临时现搭,有时拉土堆个戏台子,但更多的时候是把

13、几台平板马车连在一起,上边再钉些木板固定住。这样的戏台搭起来方便省工,人走在台子上发颤,演员翻跟头跳得高。农民看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放剧场,就像看露天电影,看戏时搬个小马扎、小凳子,或搬几块小砖头,随便找个地方就看戏。我们小孩子早早吃完晚饭,或是顾不上吃饭,手里拿根大葱,抹上半截酱,再拿个大饼子就往剧场跑,就是为了抢个好座位。戏班子的报酬是每屯负责一晚上。另一种就是大棚剧场。整个演出的场院都用布棚围起来,剧场还设有座位,多是从学校借来的长条凳,看戏还要对号入座。看戏的人买票入场,大人两毛钱一张票,小孩一角钱一张票。那时候的一角钱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无疑就是一块小金元宝,都舍不得花钱买票看戏。我们

14、或是钻大棚,或是攀上树,或是蹲墙头,有时候也造假票,用个小萝卜刻个章,往彩纸上一盖,也像真的一样。农村那时没有电,收票处的灯光又灰暗,有时也能混过去。但十有八回难得逞,让人家拎着耳朵揪出来,屁股上还要挨两脚。实在混不进去,就等着“放场” 。放场,就是戏演到下半场的时候,向仍等候在场外的戏迷开放。不过那等候的滋味也挺难熬,里边又敲锣又打鼓,又是唱又叫好,在外边等得搓手顿足可闹死心了。乡下看戏像天大的新闻,我们这帮小孩子愿意充当信息源,满屯子通风报信, “唱戏的来了” ,喊得全屯子震天响。特别是那些开放剧场更对我们孩子心思,不花钱白看戏,像捡了天大的便宜。只要听到头遍锣鼓一响,我们拔腿就往戏场上跑,搬着凳子,扛块木板,无非是为了占个好地儿。尽管这样,戏场上早就人头攒动,挤得风雨不透了,像大海起潮一样。大人孩子大呼小叫,吵吵嚷嚷。拥挤之中,不是你踩了我的脚,就是我撞你的腰,笑骂声、嬉闹声、娇嗔声淹没在人声鼎沸之中,看上去十分火爆热闹,成为农人一年到头最为开心的时光。三遍锣鼓响过以后,不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