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安全》PPT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2803703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实验室安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检测实验室安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检测实验室安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检测实验室安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检测实验室安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实验室安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实验室安全》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实验室安全总则,术语和定义,3术语 3.1安全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3.2健康损害 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3.3事件 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3.2)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注1: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注2: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 。 注3:紧急情况(参见4.10.1)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3.4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伤(3.2)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5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 3.6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3.2)的严重性的组合。,3.7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3.6)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8有害物质 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3.10个体防护装备 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的总称。 注:在生产作业场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也称个体防护装备。,3.11具备资格人员 通过培训、资格考试和工作经验,或几种方式的组合获得知识和技能,使之能完成特定任务的人。 注:某些情况下,

3、按法规要求应拿到资格证。 3.12设备 与检测有直接关联的任何机械、仪器仪表、器具、用具或工具,及其部件、配件或附件。 3.13安全设备 保障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人身或设施免于各种自然、人为侵害的设备。,3.14有害过程 产生能量或使用有害物质或产生有害物质的过程,并且一旦不受控制排放,会导致人员伤害或人员疾病或财产损失。 3.15危险货物 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3.16易燃 在空气中能被点燃或燃烧的特性。 3.17易燃液体 指闪点不大于93的液体。 3.1

4、8腐蚀性物质 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输工具的物质。 3.19低温液体 气体的临界温度低于-50 的液体产品的总称,其中包括已经蒸发的气相组分和在低温下液化的气体。,3.2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的供应商向下游用户、公共机构、服务机构和其他涉及到该化学品的相关方传递化学品基本危害信息(包括运输、操作处置、储存和应急行动信息)的一种载体。 注:在一些国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又被称为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 3.21实验室废弃物 实验室运作过程中产生并需要处理的任何液体、固体或气态物质或物品。 3.22隔离状态下工作 这个场所工作的人

5、与其他员工不能通过普通的方式(如言语、视觉)接触,因此应警惕已存在的危险源所导致的潜在风险。包括工作时间以内或工作时间以外在隔离区域或远场所工作。,3.23安全责任人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或经授权对实验室安全全面负责的个人或一组人。 注:有时也称安全主管、安全负责人或管理者代表。 3.24安全监督人员 经授权、且具备所需的经历和能力,对实验室安全实施监督的个人或一组人。,4.9 安全检查和不符合的控制 4.9.1 安全检查 实验室应开展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和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包括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人员能力与健康状况、环境、设施和设备、物料、工作流程等的安全检查

6、。 为改进和保持实验室安全而对工作流程或设备等做重大改变时,也应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宜由无直接责任人员组成。 安全检查时的发现和建议应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如果安全检查查出有重大安全隐患的状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 实验室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对安全绩效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应规定: a) 适合实验室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测量; b) 对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监测; c) 监测控制措施有效性; d) 主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测是否符合管理方案、控制措施和运行准则;,e) 被动性测量,即监测损害、事件(包括事故、未遂事故等)和其他不良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 f) 记录充分的监测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以便于后面的

7、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分析。 4.9.2 不符合的控制 4.9.2.1 实验室应记录、调查和分析事件,以便: a) 确定根本的、可能导致或促使不符合发生的安全缺陷和其他因素; b) 识别纠正措施需求; c) 识别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 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 e) 沟通调查结果。 调查应及时完成。结果应形成文件并予以保持。 4.9.2.2 实验室应识别和纠正不符合,采取措施减少安全后果。必要时,立即暂停工作。,4.10 应急准备和响应 4.10.1 应急预案 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识别和预防紧急情况的潜在后果和对紧急情况作出响应。为了预防伤害和限制危险源扩散,基本应急程序至少应包括如下: a

8、) 潜在的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识别。 b) 外部的应急服务机构和人员。 c) 如果可行且不会对员工有危害,限制火势或其他危险源,以便为疏散赢取时间和限制毁坏扩大。 d) 寻求必需的其它帮助。 e) 如有必要,撤离建筑物,对伤员提供救治。,应急程序应确保实验室所有参观者和员工安全疏散。在疏散过程中,人员宜疏散到远离建筑物并不阻挡救援路线的指定集合区域。 注:如突发暴力冲突、供电设备故障、化学品大量溢出、火灾和有毒或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泄漏等紧急情况,需要将人员从建筑物内快速疏散。 宜建立实验室设备的应急关机程序。 所有员工应能方便获得安全信息和应急程序。 注1:应急程序宜粘贴在每个实验室并提供以下电话号

9、码:消防队、急救车、安全官员、医院、公安局等。 注2:宜提供一份清单,包括当地医院、毒物信息中心和其他应急服务机构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 实验室应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当发生紧急情况后,应重新评价应急预案,必要时修订。,4.10.2 应急演练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演练,并使用应急设备。 实验室应配备充足的应急设备,例如: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和动力,逃生工具,消防设备,急救设备,通讯设备,应急的隔离阀、开关和断流器等。 宜与应急服务机构保持定期联络,并告诉他们实验室内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应急要求。如果可行,宜鼓励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参与应急演练。,4.10.3 应急响应 实验室内发生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辐射、

10、触电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作出响应。实验室在策划应急响应时,应考虑相关方的需求。应组织适合实验室需求的急救准备。 撤离时,安全监督人员宜注意其区域内员工和参观者的位置及移动方向。,5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5.1 总则 实验室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必要的控制措施。应对实验室的所有工作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在确定控制措施时,应考虑评价的结果。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的控制措施应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应定期评价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5.2 危险源辨识 应系统识别实验室活动所有阶段可预见的危险源,应识别所有与各类任务相关的可预见的危险,如机械

11、、电气、高低温、火灾爆炸、噪声、振动、呼吸危害、毒物、辐射、化学等危险;或与任务不直接相关的可预见的危险,如实验室突然停电、停水,地震、水灾、台风等特殊状态下的安全。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宜根据检测实验室的专业分工、实验室设立、区域划分管理特点和运作惯例,可按照检测产品或项目以及按区域场所/管理类别识别评价单元,以方便识别危险源和评价风险。 危险源识别宜采用系统识别危险源的方法,宜从人员、设备、物品、检测方法及环境和设施等方面对评价单元进行危险源辨识。,5.3 风险评价 5.3.1 应对实验室的所有工作、设施和场所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

12、 正常工作时间和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所进行的活动; c)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的活动。 d) 人员因素,包括行为、能力、身体状况、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 e) 源自工作场所外的活动,对实验室内人员的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f) 工作场所附近,相邻区域的实验室相关活动对其产生的风险。 g) 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和材料,无论是本实验室还是外界提供的。 h) 实验室功能、活动、材料、设备、环境、人员、相关要求等发生变化。 i) 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涉及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j) 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的控制措施实施相关的法定要求。 k) 实验室结构和布局、区域功能、设备安装、运行程序和组织结构,以及人

13、员的适应性。 l) 本实验室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安全事故。,5.3.2 发生以下情况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价: a) 采用新的设备、材料、方法,环境、人员发生变化或改变实验室结构的功能时; b) 包括物质存储或使用的实验室分区执行的任务发生改变之前; c) 变更检验工作流程时; d) 发生安全事故或事件后; e)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发生改变。 5.4 控制措施 在控制风险时,宜按有效性顺序选择可获得的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的顺序如下: a) 消除来自实验室的危险源; b) 采用替代物或替代方法来减少风险; c) 隔离危险源来控制风险; d) 应用工程控制抑制或减少接触,例如局部排风通风; e

14、) 采用安全工作行为最小化接触,包括改变工作方法; f) 在采用其他的有效控制危险源的方法不可行时,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 注:简化试验规模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控制手段。 以上措施仍无法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应停止工作。,6 人员要求 6.1 安全意识、能力和资格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人员确保安全工作的开展。实验室应确保其工作对安全有影响的人员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从事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人员的健康状况应与岗位要求相适应。对于自身身体状况,可能不适合从事特定岗位工作的员工,宜主动报告监督人员。实验室应定期对员工开展健康检查,并保留员工的健康监督记录。 实验室应确保工作人

15、员清楚所从事的工作可能遇到的危险,包括: a) 危险源的种类和性质; b) 工作时用到的材料和设备的危险特性; c) 可能导致的危害; d) 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e)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6.2 培训和指导 a) 应对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实施入门培训,确保他们清楚实验室安全规定、风险和程序,并 确保他们经过适用的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和维护培训。 注:包括相关法规知识。 b) 实验室制定的培训计划应包含安全培训内容,并与实验室当前和预期的工作相适应。 c) 实验室相关人员应经过危险物品和安全设备的使用和安全处理培训。 d) 实验室人员应经过应急程序的培训,包括确保所有员工和参观者安全撤离实验室

16、。 e) 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 f) 提供的培训应文件化,并按照规定的时间保存培训记录。,7.5.4.5 通风柜的使用 应按照相关规定使用通风柜。宜遵守以下建议: a) 实验过程中,不宜在通风柜中放置过多的物质和容器。如果有必要保留某种物质,宜确保其不会成为危险来源。 b) 当某一设备被共享使用时,宜显示预约提示,以及必要时,危险警告提示。 c) 实验结束后,宜清洗仪器和通风柜,以便下一次实验用。 通风柜不得用作有害物质的储存。实验室内宜安装一个独立的通风储存柜,用于独立储存挥发的腐蚀性物质,与易燃物质隔离开来。有氧化能力的化学品不得与有机物存于一处。 应确保所有通风柜运行良好,同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在关闭通风柜排风扇前,宜对柜内将进行的实验和实验所需的基本设施(如水、电),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7.9 安全标志 7.9.1 一般要求 实验室应根据活动类型设置相应安全标志,包括:通用安全标志、消防标志、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工业管道标志、气瓶标志、设备标志等。紧急通道和出入口应设置醒目标志。实验室应定期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