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2779312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教育史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国教育史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国教育史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国教育史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国教育史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教育史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教育史考试大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1.成均、庠成均:乐师主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唱歌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成为成均。成均不是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教育,而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独立性的活动。教育和学者都以脱离生产劳动,这以具有条件可被认为是古代学校的萌芽。庠:虞舜时期教养机构名称的承袭,利用养老的活动,来达到对年轻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可以收到推行孝悌教育的效果。2.瞽宗瞽宗是商代大学的名称。当时大学以乐教为重,乐教的教师也就是乐师。乐师在学中祀其先师为乐祖,学也就成为乐师的宗庙,故称瞽宗。瞽宗是当时贵族学习礼乐的学校。3.西周六艺教育P22“六艺”即礼、乐、射、御、

2、书、数,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起源于夏代,发展于商代,西周继承、发展和充实。特点:(1)文武兼备 (2)求知兼求能 (3)前期和后期教育的侧重点不同4.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P28(1)学在官府,官学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它是集中的,私学是根据社会和个人需要设立的,它是分散的。(2)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育无独立的组织机构。(3)官师合一,由政府的职官兼任教师,他们的工作任务以官事为主,以教学为辅。5.有教无类(内涵、依据、意义)(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2)依据:“性相近”理论(3)意义:(1)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2)打破贵族对学校的

3、教育垄断 (3)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6.六经P34诗:即诗经书:即尚书礼:即仪礼乐:是诗的曲调易:即周易春秋:鲁国的编年史7.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和礼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仁是一种精神,而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8.孔子的教学方法P36和贡献P47教学方法:(1)学、思、行结合(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好学乐学、不耻下问、实事求是。贡献:(1)创立了儒家学派 (2)开办了私学(有教无类)(3)提出“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 (4)整理了六书 (5)提出了

4、教育教学理论9.稷下学宫(名词解释)P54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由官家操办私家主持,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它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10.比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及其教育思想(1)人性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2)教育内容: 孟子以“五伦”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仁、义、礼、智四德教育。以伦理道德教育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

5、悌之义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荀子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传授。而诸经之中,荀子尤重礼、乐。(3)培养目标:孟子主张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大丈夫”的主要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孟子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荀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熟读经书、具有创造才能并运用于实践的大儒。(4)教育作用:孟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使天下人“知义”,荀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一民心”。(5)教学方法:孟子认为应当采用“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的方法,荀子则主张闻见、

6、知、行相结合。11.荀子的学习方法和教师观P77学习方法:(1)“注错积靡”,防邪近正 (2)“虚壹而静”,不带成见,专心致志,内心宁静。 (3)学思行一致教师观:(1)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2)教育过程中的教师权威:“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认为背叛教师,不依师法言行者,人人都应当唾弃他。 (3)对教师的要求:有尊严,使人敬服;年高德硕,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有条理有系统的传授知识的能力;能体会“礼法”中的精微道理,而又能恰当地予以阐发。12.学记中的教学原则P97“三纲领”教育

7、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教育程序和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则:(1)豫(预防性)、时(及时施教)、孙(循序渐进)、摩(学习观摩) (2)长善救失原则。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重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4)“藏息相辅”原则,学习活动相结合,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5)教学相长原则,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

8、而益深。13.简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106(1)社会原因:以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驾驭天下,有利于加强君权;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矛盾;以天道人情教化民众,有利于发挥一民心的作用。(2)措施:立五经博士,诸子传记博士不置而废;办太学,专门学习儒家经典;完全确立差察举制,高官厚禄送给精通儒学的人。(3)影响:有助于巩固封建中央集权,提高教育的地位。14.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名词解释或比较)(1)今文经学:多为汉初凭经学大师的记忆、背诵,并采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六经旧典,发展在先。今文经学认为,六经为孔子本人的创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微言大义,治学倾向于在阐发微言大义的名义下,依据政治的需要来解释经

9、学,迎合统治者的意志。具有太学讲坛的优势。(2)古文经学:依据汉武帝时从地下活孔壁中挖掘出来,或通过其他途径保存下来的儒经藏本,初本是先秦的古文字,发展在后。古文经学认为,孔子“述而不作”、“六经皆史”,只承认六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和编辑,但不是孔子的创作。学术上重视文字训诂、名物考据,倾向于研究六经的本意,恢复儒学的本来面目。多以私学为阵地。15.解释鸿都门学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创置,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官学。内容是学习辞赋、小说、尺牍、绘画、书法,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也是近代文学艺术大学的始祖。16.王充的学习观(1)学知与

10、闻见。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广闻博览,通过书本间接吸收他人的生活经验、思想。(2)思考与求是。学会思考,将知识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分辨知识真伪需要事实的根据和实践的检验。(3)问难与距师。对于先人的不合理的思想要敢于提出质疑、敢于否定、敢于批判,不能为师是从、唯书是从。17.国子寺18.祭酒国子监中总管监务大事的正职。19.唐代的六学二馆P163大唐官学的等级入学制度,号称“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20.科举制的产生标志及发展历程(1)产生标志: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进士科的开始标志着

11、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产生。(2)发展历程唐代科举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宋代科举: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设置“别头试”和“锁院”制度,限制考官权利;建立弥封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扩大及第名额;考试周期定为三年一次;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确定了殿试之后的待遇。元代科举:明定三场(乡试、省试都各考三场);确立了乡试、省试的具体日期;规定考试范围。明代科举:建立科举定式,确定每逢三年开开科考试,分为四级考试,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将八股文作为一种固定的考试文体;将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清代科举:主要承袭明代,所不同的是,考试课业

12、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21.评价科举制度(1)积极意义: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选士大权归中央政府;相对保证官员素质;思想统一于儒学;相对客观公正;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的发展。(2)消极意义: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影响学校教育,是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科场舞弊带来虚伪性。22.北宋三次兴学及其共同目的(1)三次兴学:庆历兴学: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熙宁兴学: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崇宁兴学: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

13、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2)共同目的:改革科举制度23.三舍法和分斋教学法(1)三舍法:是王安石创立的太学内部的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在一定年限和条件下,外舍生可以升入内舍,内舍生可以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分上中下三等,名列上等者可以直接授以官职。(2)分斋教学法:胡瑗在苏湖两地进行教学时,改变当地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和实务,在学中舍经义斋和治世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24.积分法和分斋等第法(1)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

14、绩的方法。它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积分法”注重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故具有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2)分斋等第法:是元代国子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将国子学分为下中上三个等级六个斋舍,学生按程度分别进入六个斋舍学习不同的内容,依据其学业成绩和品德行为,依次递升的方法。25.监生历事制度是明朝国子寺的一项教育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为满足当时管理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入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录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还送国子监读

15、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26.明朝官学特点(1)最为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有许多新发展,例如放松学生入学资格的限制,创立监生历事制度等等;(2)地方官学得到空前发展。明朝地方学校的普及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3)社学制度更趋完善。明朝在全国广泛设立舍学,并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较完善的制度;(4)形成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系统。形成社学-府、州、县学-国子监三级相衔接的学校教育体系。27.先秦私学的特点(1)私学是教育团体,也是政治和学术的派别;(2)未形成制度;(3)各家私学均有自己的特色;(4)关注教育的政治功能。28.书院(全部)产生原因和教学特点(1)书院产生原因:官学衰落,世人失学;书籍集聚和传播;私人讲学的传统;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2)教学特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学生以个人钻研为主;师生关系融洽。29.白鹿洞书院揭示(1)白鹿洞书院揭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