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43768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辽宁省铁岭高中 2014 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每题 3 分,共 9 分)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叶匡政在台湾新儒家徐复观看来,“心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这个观点,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视角。徐复观认为,文化是人性对生活的一种自觉而产生的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按照这一定义,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宗教、道德与艺术等价值系统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内容。他认为,要辨别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就必须从中国文化对价值根源问题的回答入手。徐复观的观点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指出这个价值根源是来自人生命的本身人的心。”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

2、样,把价值的根源归结于至高的上帝,或其他外在的权威,而是从内在的心性中去寻找价值的根源,所以中国文化显示出由外向内的性格,它的很多努力都是趋向人的内心的。儒家文化中最早论及“心”的是孟子。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心”不仅是人体的一部分,还能判是非、别善恶、发恻隐、行辞让,是一个人价值判断的来源,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这一哲学判断,使得中国文化将价值判断的根源最终落实到了“心”上。徐复观认为,这是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照亮了人的混沌

3、生命,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方向和主宰,也成为所有中国人人生的基本立足点。2一提到“心”的文化,很多人便认为中国文化是唯心论的,这在徐复观看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误解。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心”,与唯心论完全无关。中国“心的文化”,要求的正是一个未被主观成见和私欲所遮蔽的澄明之心。荀子在解蔽篇对心有一个解释:“心何以知道?曰:虚一而静。”也就是说,心只有在静、虚与未被遮蔽的状态中,才能对外界进行认知,同样心在作认知活动时,也自然会静下来。中国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这种虚而静明的心体,也成就了一种艺术的心灵 。他认为从魏晋开始中国伟大的画家,都是在虚、静、明之心下从事创作的。徐复观还把“心的文化”看做

4、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程颢说过一句话“只心便是天”,就是把由知识所获得的内在经验,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之中。这是种由外向内的落实,由知识向心的转化。徐复观认为,比任何形而上学都来得更为切实、可靠,也更有根基。他认为,中国文化一直有这样的力量,就是把原始宗教转化为伟大的道德精神,把无法证知的神转化为内在人生命之中的道德主体,这才是人类宗教最高、最后的形态。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这种独特理解,为我们认知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心的文化”,将一切价值追求安置于人心,将心安置在现实世界当中,人才能真正实现天然自足。“心的文化”的背后,彰显的其实是一种既有尊严也有个性的自由人格。因为当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内

5、心,开辟出一个自在而自足的世界时,自然会少了许多外在的争斗。徐复观认为,这是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有一颗完全自足的心。(来源自河北青年报)1下列关于 “心的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心的文化”不同于“主观”,是一种可感的存在,其要求的正是一个未被主观成见和私欲所遮蔽的澄明之心。B“心的文化 ”是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他认为, “心的文化”突显了一种有尊严有个3性的自由人格。 C“心的文化”是指中国文化的价值根源来自人生命的本身,来自人的内心。D “心的文化”是指中国文化具有由内向外的性格,并且许多努力都是趋向人的内心的这一 基本特性。2下列理解和

6、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文中列举荀子解蔽篇中对心的解释和从魏晋开始中国伟大的画家都是在虚、静、明之心下从事创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的观点。B徐复观认为,程颢说的“只心便是天”,就是由外向内的落实,由知识向心的转化,比任何形而上学都来得更为切实、可靠,也更有根基。C文中引用儒家代表孟子论及“心”的一段话,意在说明“心”不仅是人体的一部分,还能判是非、别善恶、发恻隐、行辞让。D在徐复观看来,“仁义礼智信”这一哲学判断,把中国文化的价值判断的根源最终落到了“心”上,使中国人有了人生的基本立足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7、A在徐复观看来,“心的文化”被人误认为是唯心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误解,它应该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B“心的文化” 没有把价值的根源归结于至高的上帝或其他外在权威,而是从内在的心性中去寻找文化价值的根源,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C徐复观认为,文化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其核心即价值,宗教、道德与艺术等价值系统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内容。D中国文化应该是一种和平文化,因为“心的文化”将一切价值追求安置于人心,将心安置在现4实之中,使人真正实现天然自足。二、古诗文阅读(40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

8、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

9、朕衣矣。 ”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 ”遂坐瓘党停官。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

10、,曰:“宁饿死。 ”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注 辟雍:太学名。 宦寺:宦官。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曹:一类人B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虞:预料C黼闻而衔之 衔:怀恨D安得此不详语 详:详细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 ) (3 分)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辞益

11、坚,曰:“宁饿死。 ” 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 ,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B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C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5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D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

12、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5 分)(2 ) 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 (5 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11 分)春 归 唐 庚 东风定何物? 所至辄苍然。 小市 花间合, 孤城 柳外圆。禽声犯寒食, 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 还推到酒边。【注】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安置。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

13、地。8、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5 分)9、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作简要赏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_,国恒亡,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商旅不行,_;_,虎啸猿啼。 (范仲淹岳阳楼记 )(3)既替余以蕙纕兮,_。亦余心之所善兮,_。 (屈原离骚 )(4)使负栋之柱,_;架梁之椽,_。 (杜牧阿房宫赋(5)_,_。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14、归京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7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精彩的表演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

15、自浊的做人准则。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6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 ,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