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古诗词(三年级上《日有所诵》)ppt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228861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5.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首古诗词(三年级上《日有所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四首古诗词(三年级上《日有所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四首古诗词(三年级上《日有所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四首古诗词(三年级上《日有所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四首古诗词(三年级上《日有所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首古诗词(三年级上《日有所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首古诗词(三年级上《日有所诵》)ppt(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有所诵之古诗词日有所诵之古诗词 (三年级上册) 二连市第二小学二连市第二小学二连市第二小学二连市第二小学 严敏严敏严敏严敏 易水歌 (战国)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1 ) 荆轲(?-公元前227年),战国末期卫国朝 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 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 光推荐给太子丹。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 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 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 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 荆轲只好私见

2、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 全荆轲而自刎。 荆轲简介 注释:注释: 易水歌:据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受 燕太子丹之请入秦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和宾客送他 到易水岸边,在好友高渐离的击筑声中,荆轲高唱 了这首短歌。 易水: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 界。 萧萧:风声。 蛟宫:龙宫。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 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 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 虹。 译文:译文: 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 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 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

3、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 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 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 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 慨悲歌。 全诗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 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 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 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 赏析:赏析: 易水歌 (战国)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背诵 易水送别 (唐)

4、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2)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约骆宾王(约640640684684)唐)唐 代诗人代诗人, ,字观光,义乌人字观光,义乌人 (今中国浙江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 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 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 唐四杰。唐四杰。 骆宾王出身寒骆宾王出身寒 门,七岁能诗,号称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神 童童”。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七岁就能赋诗 ,著名的咏鹅就是他的童年诗作之一。“白毛 浮绿水,红掌拨

5、清波”,小小年纪,观察多么细致 ,又多么富有童趣啊。 可是这位少年才子一生并 不得志,唐朝武则天当政时,他因上疏言事,得罪 了武则天,被贬为临海县丞。后来,他不满武则天 的统治,弃官而去。当徐敬业赴兵讨伐武则天时, 骆宾王积极为徐敬业奔走,想联结天下侠士复仇。 可惜,徐敬业兵败,骆宾王也身遭不幸,只活了四 十多岁。 本诗是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时写的。面对本诗是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时写的。面对 寒冷的易水,诗人浮想联翩,不禁想起了一个寒冷的易水,诗人浮想联翩,不禁想起了一个 悲壮的故事,那就是荆轲刺秦王,于是思念古悲壮的故事,那就是荆轲刺秦王,于是思念古 人,感叹时事,就写下了这首诗。人,感叹时事,

6、就写下了这首诗。 当我们吟咏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诗人那种天真烂漫的可 爱的样子,还应从易水送别一诗中去感受 他那种豪侠悲壮之情。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译文 想当年,荆轲和燕 太子丹在此诀别,壮 士悲歌壮气,怒发冲 冠。昔时的侠士已经 不在了,然而今天的 易水还是那样的寒 冷。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 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 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 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 大苦闷。 这首诗以强烈

7、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 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 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这首诗又名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内 容完全相同,是骆宾王的佳作之一。 作品赏析:作品赏析: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背诵 : 垓(gi)下歌 (楚)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3)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人,楚国名将 项燕之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 ,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 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项 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

8、巨鹿之 战击破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 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 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 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被刘邦所 灭。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 乌江边自刎而死。 项羽简介:项羽简介: 项羽是在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的。由于其辉 煌的战功、无双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实际上成为反秦群 雄的领袖,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秦亡以后,长达五年的时间内项羽与刘邦展开了争夺 天下的战争。但由于坑杀20万秦国降卒,进咸阳后又再烧 杀抢掠,项羽早已失去民心,就只他分封诸侯的作法,就 完全背离了黎民百姓渴望安定统一的愿望。项羽终于在

9、垓 下陷入刘邦的重重包围之中,损兵折将,粮草吃尽,到了 山穷水尽的地步。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在一个黑沉沉的夜里,项羽忽然听到从四面刘邦 的军营中传来一阵阵楚国的歌声。项羽大吃一惊, 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他慌张地从床 上爬起来,饮酒消愁。项羽身边有一个美人,名叫 虞姬,十分宠爱,多年来一直跟随左右,与他形影 不离;还有一匹毛色青白相间的骏马,项羽经常骑 着它行军打仗。项羽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 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 。 作诗之后,项羽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 ,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 注释:注释: 垓下歌: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10、记载,公元前202 年,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围困,吟唱了这首诗。 垓下: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 骓:青白杂色的马,指项羽的坐骑乌骓马。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啊虞姬,我该怎么安排你呢? 逝:向前行进。 力可拔山啊气可盖世,可 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宝 马不奔驰啊,还有什么办法? 虞姬呀!虞姬呀!我该如何安 排你? 译文:译文: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 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 ,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 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 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

11、风 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 气超群。但从这一句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 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赏析:赏析: “时不利兮稚不逝”,天时不利,连乌 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 ,而是旧制度的牺牲品。在四年的楚汉战争 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 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男,既不善于 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 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 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人 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 人。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

12、突然, 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 “汉皆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项羽明白自己到了穷途末日,绝望 的痛苦袭击着他。王位、天下,得而复失,连自己心爱 的女人和战马都保不住了。项羽关心他们的命运,不忍 弃之而去。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 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歌罢,自刎身亡,好不悲壮! 读完垓下歌,掩卷回味,使人 悟出无论是谁,无论他曾经怎样的不可 一世,煊赫一时,如果他办事违背了事 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事态发展到不可 收抬的地步,到那时,即便有移山倒海 之力,也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失败的道 路。 垓下歌 (楚)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

13、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背诵 大风歌 (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 汉高祖刘邦,汉朝开国 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 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 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 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 ,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 突出贡献。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 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 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 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 示出他的矛盾的心情。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他的得以战胜项羽,是依靠许多支部队的协同作 战。这些部队,有的是他的盟军,本无统属

14、关系;有的 虽然原是他的部属,但由于在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 成尾大不掉之势。项羽失败后,如果这些部队联合起来 反对他,他是无法应付的。因此,在登上帝位的同时, 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部队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统 治一片相当大的地区;然后再以各个击破的策略把他们 陆续消灭。在这过程中,不免遇到顽强的抵抗。公元前 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他英勇善战,军 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 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 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 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 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 己即兴

15、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 注释:注释: 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 “啊”。 戚:威望,权威。 加:施加。 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 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 大风歌 (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大风使劲吹啊浮云飞扬, 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 方。 大风歌整首诗仅有三句构成,这在中国历代诗歌 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三句诗中每一句都代表一个广大的 不同的场景与心境,而且作者对这三句诗真可谓惜墨如 金、高度凝炼。 第一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绝的 诗句。作者并没有直接描

16、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 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 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 面。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 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 赏析:赏析: 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 “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路 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 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 糜,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 冲天豪迈气概。这样的荣归故里,刘邦的 心情是何等的荣耀与八面威风! 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并没有沉浸在胜 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峰一转,写出内 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打江山难,守江山更 难!居安思危,如何才能守住自己与将士们辛辛苦苦打 下的江山基业呢?回到故里后,去哪里挑选出更加精良 的勇士来巩固自己的大好河山, 使大汉江山固若金汤呢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前二 句刘邦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 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