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江***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70KB
约7页
文档ID:112054818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宇宙生命之谜》教案_第1页
1/7

10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宇宙生命的相关知识,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3. 学习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4.在读中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讲的关于宇宙生命的知识,理清作者的讲述顺序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出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 学习生字新词2. 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3. 朗读课文,感受宇宙的无边无际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2.揭示课题:谁能说说“谜”是什么意思呀?刚才同学们就提出了关于宇宙的许多未解之谜从课题上看,本课讲的是关于宇宙空间中有没有生命的问题。

读了课文你就会明白很多问题的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谜语 嫦娥 尚未 摄氏度 倾角 揭开 斑点 干燥 沙漠 磁场 抵御 陨石 (重点指导生字“嫦”为翘舌音;“燥、磁”为翘舌音;前鼻音“斑”,后鼻音“尚、倾”等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指导读的词语:尚未 磁场 陨石, 注意读准“尚、磁、陨”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奔(bēnbèn)练①读句子,找发现年兽终于被赶跑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奔走相告②公司倒闭后他四处奔(bēn)走,依然无果,只好来投奔(bèn)自己的兄弟3)理解词语练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能源 奥妙莫测,难以捉摸神秘 能够转换成电能、热能、机械能等的自然资源抵御 检验测定检测 抵抗沧海一粟 文中指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干燥 大海里的一粒谷子,借以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2)梳理课文思路练 填空: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四、学习“会写字”谜 嫦 娥 尚 摄 倾 揭 斑 燥 磁 御 陨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尚”,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谜 嫦 娥 揭 倾 燥 磁 陨”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斑”左中右结构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揭、倾、御”,学生练写揭:右部与“喝、渴”的右部相同,右下部里面的“人”,捺变点倾:中间部分的先写横,再写竖提,“页”的最后一笔是点御:右部是“卸”,笔顺是撇、横、横、竖、横、竖、提、横折钩、竖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科学家在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过程很艰难,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八、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2)(3)(4)(5)(7)(8)(17-29)(9-12)(13)(14)(15)(16)(17-29)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火星上为什么不可能有生命存在2. 学习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内 容课件页码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谜语 嫦娥 尚未 摄氏度 倾角 揭开 斑点 干燥 沙漠 磁场 抵御 陨石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板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课文,去探索“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

二、品读释疑(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神话?(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一是这些与读者的生活比较接近,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一方面是为了让直白的说明文有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更有可读性,吸引读者的阅读3)练一练: “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都是神话,含有神话的成语还有: (二)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主要讲了什么?(理论上的宇宙是无限的2.哪些词说明宇宙是浩瀚无边的?(“无限”“极小”“沧海一粟”“几千亿”等词语说明了宇宙的浩瀚,同时也说明人类对于宇宙的未知还有很多,需要不断的探索研究方法指导:借助中心句理解内容,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所以就是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段尾处三)默读第三部分,按要求回答问题1.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1)适合的温度(2)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3)适当的大气(4)足够的光热2.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1)科学家对太阳系除了地球外的其他行星进行分析,得出什么结论?(从水星、金星表面温度高、木星、土星、天王星温度太低方面分析了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结合生活实际就知道,这样的温度根本没办法生存2)这个自然段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这一段运用了“列举排除”的方法,通过分析太阳系除了地球之外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将这些星球排除,说明这些星球不可能存在生命 3.为什么说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的星球是火星?(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地球与火星自转圈数、轨道倾角的比较,说明火星与地球非常接近,证明“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4.为什么又说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1)通过近距离的飞船观测发现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2)从干燥、大气、磁场等方面说明火星没有符合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强调了生命存在必要条件的缺少,气势更强,更有说服力5.怎样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这句话?“一直”与第一自然段的“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相呼应,既写出了人们的执着,也表现了科学家们不畏艰险、一直探索的科学精神三、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课后阅读《少儿科普百科》《宇宙奥秘》,了解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有外星人的存在吗?太阳什么时候会燃烧尽?人类能迁居到别的星球吗?四、学习写作方法1.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有什么作用?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的逻辑顺序介绍的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而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2.这篇课文在说明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本文作者在说明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时,运用了摆事实、列举、排除等方法:用“列举、排除”的方法分析了太阳系除了地球之外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将这些星球排除,说明这些星球不可能存在生命;将宇宙飞船登录火星检测出没有生命迹象的事实摆出来,说明火星上也没有生命。

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六、推荐阅读:本课推荐阅读《妙不可言的位置》《太阳》七、当堂检测(选做)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八、课后作业(选做)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3)(4)(5)(6)(7)(8)(9)(10)(11)板书设计宇宙生命之谜提出问题宇宙生命之谜 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爱科学学科学不可能存在存在?火星 分析问题存在条件 探求结论未解之谜课后反思《宇宙生命之谜》用大量的材料说明,地球以外是否还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在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教学重点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学会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我根据本课课文较长且是说明文的特点,安排了如下的教学结构:先以学生感兴趣的星空知识导入课题,然后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重点学习第三部分阅读目的不同,相应的阅读方法也有所不同。

阅读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可以选用“分析阅读”,阅读我们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可以采用“补充式阅读”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这个问题可以采用 “精读法”进行“分析式阅读”,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阅读:①这部分内容整体上说了些什么?即要找出主题;②这部分说了什么?即要找出论点;③这部分内容说的对吗?即要学会质疑与判断;④这些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