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郝万山执笔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1819496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郝万山执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郝万山执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郝万山执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郝万山执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郝万山执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郝万山执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郝万山执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郝万山10一、健康与亚健康 提到健康,大家觉得什么是健康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一个健康的人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是没有生理和遗传疾病。生理性的疾病就是我们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了缺陷、障碍。比方说我们不小心感冒了,细菌感染了咽喉部,得了扁桃腺炎。这本来是个常见病,但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引起全身的一种病态反应,造成了风湿。风湿侵害了关节,关节出现红肿热痛,这叫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侵犯心脏,造成了心脏内膜炎,进一步发展就成心脏瓣膜病。患病的心脏瓣膜,该开的打不开,该关的关不住,这就叫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进一步会导致心脏功能的受损。这不就使心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了影响吗?这就叫生理性疾病。遗传疾病就是遗传基因发生了异常而导致的疾病。比如一个妇女生了个小孩儿,这个小孩儿一岁会走,两岁会跑,可两岁半就开始撑跤,到了四岁反而不会走了,五岁时身上的肌肉开始萎缩。后来这位妇女又生了第二个孩子,情况也是这样。这叫进行性肌萎缩,是遗传导致的,这就叫遗传病。没有生理性的疾病和遗传疾病,这是健康的第一条件。 二是有自我控制能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熊够做到理智控制感情。大家可能在街上都见过,两个司机为了超车斗气,还停下车来相互大骂,甚至动手打架,这是自我控制能力差。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不健康的人,心理

3、不健康。 三是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中工作、生活,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人家说最近股票涨得厉害,他就把所有的钱投人股票。结果过了些日子股票下跌了,他赔了不少钱。还有别人说他好,他就飘飘然;别人说他坏,他就心灰意冷。这些都是受外界的影响。一个健康的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 四是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我遇到过一些人,你只要和他谈话,他就会发牢骚,单位不行、国家不行、社会不行。其实他发牢骚的结果,对单位、国家、社会都没有什么影响,反而说明他是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当有一种心理平衡的感觉,知足常乐,有满足感。 大家可以对照这四个方面,着看自己是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4、。结果可能发现,自己有时候内心不平衡,有时候不能控制感情,似乎是不健康的,可是到医院检查,又什么病都没有。这叫什么?这就是亚健康。亚健康就是次于健康,亚健康是介于键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心理适应能力低下的状态。比如说吃得多了胃就胀,吃得凉了胃就不舒服,这不就是胃的生理功能低下吗?一个同事涨工资其他同事心理都没事,就我心里不平衡,这不就是心理适应能力低下吗? 亚健康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像容易疲劳、腰酸背痛、睡眠欠佳、食欲不振等等都是。还有心理脆弱,遇到一点事情就想哭,多愁善感;或者遇到一点事情就心烦急躁,焦虑紧张。 这些症状到医院检查,不能诊断出什么病,可是和我刚才所说的第一条健康的标

5、准相比较又没有达到健康的标准,所以叫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对人有许多危害,它是许多疾病的前奏,也是衰老的征兆,不可掉以轻心。亚健康状态医院不给治,要靠自我保健来调节。世界卫生组织把亚健康当作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因为一种病一旦形成,再用药物治疗就比较困难,像我刚才所说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尽管现在可以做人工瓣膜,但是毕竟不是你原有的心脏,功能要差很多。许多肝病会使肝细胞损伤,之后就纤维化,最后逐渐发展到肝硬化,威胁生命。所以只要一个内脏的生理功能受损,在治疗上应当说都是很困难的。医生常常只是减轻病人的一些痛苦,改善一些症状,提高一些生活质量,真正受损的内脏是不大容易逆转变好的。因此,把握好亚

6、健康这个关,不让它发展到疾病的状态,对每个人的健康都是有好处的。二、心理与心理健康 前面提到健康概念的时候,我们说到了心理,心理就是精神,是感觉、知觉和记忆。其实不仅仅是人类,动物也有心理活动,植物也能感知,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不仅有感觉、知觉和记忆,而且包括思维、情绪、情感、性格、能力等等。 大家在听我讲课,结合我讲的内容想自己或周围的人是不是亚健康状态,这就是思维。在生活中,人有的时候得意洋洋,有的时候心灰意懒,这都是情绪。人的爱、恨、怒、喜,这些都是属于情感。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活泼好动,这是不同的性格。交给你一件事情,你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做得很好,说明你能

7、力强;交给你一件事情,你每走一步都要问别人,遇到新变化想不出应对方法,说明你能力差些。如此种种,都属于心理的范畴。因此心理是客观事物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中医和传统气功理论中没有“心理这个词,但却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汇“识神”。“识”是认识,认识周围世界,认识人类社会的这种精神。中医和传统气功所说的“识神”就是现代科学所说的“心理”。 那么心理键康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心理健康的人,应当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能够准确了解和认识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位置。社会中人们的分工不同,一个人处在他自己的位置,是不是安居乐业,是不是认可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位置,这很重要。 有一次我在国外碰到一位出租车司机,他会十

8、几个国家的语言,能用中文向我介绍当地的各种情况。我很惊讶,一聊才知道,这个司机在大学是学历史的,起初当老师,发现自己和学生沟通不好,就辞职了。因为会的外语多,他又去做导游,可又不习惯导游工作严格的时间限制,也干不下去。最后他发现,做出租车司机很自由,又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技能向各个国家的乘客介绍自己国家的名胜古迹和历史。因此他在40岁之后.终于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每天过得都特别高兴。我这才意识到,这个出租汽车司机是个心理非常健康的人。他在社会群体中找到了自己的准确位置,从事着他所喜爱的和适应的工作。 其次,能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内心平衡,有满足感和

9、幸福感,这一点也特别重要。 我有一个同学,也是医生,心理老不平衡,总是发牢骚,结果早早地衰老,心脏因病做了搭桥手术。其实这样的心理,对社会没有更多的影响,对自己的健康却影响严重。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找一找,自己对目前的生活有投有满足感、幸福感。有人会说,你这不是阿Q精神吗?其实必要的时候,阿Q精神是需要的,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第三,人际关系良好,能够理智地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的标志是朋友多。一个没有朋友的人,是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既能够和与自己意见一致的朋友处得好,也能够和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朋友处得好。 一次我在国外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议的两个负责人因为某一件事情的处理观点不

10、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没想到他俩吵完之后,又一块吃饭去了,在饭桌上有说有笑,这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朋友之间为不同的意见而争吵,争吵之后仍然是好朋友,可以在一个饭桌上吃饭。 日本有一种观念,认为一个健康的人要吃得快,排得快,睡得快。我觉得吃得快不好,中医讲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所以我把它改成吃得香,就是胃口好。排得快是指每天一次大便,在卫生间一分钟解决问题说明你消化系统好。睡得快,指人睡快,睡眠深度足够深,少梦,睡得时间长。如果吃得香、排得快、睡得快都做到了,那你身体上、心理上都是健康的。三、心理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有直接联系的,我给大家说几件事情,就好理解了。我在门诊碰到过这么

11、个病人,她肚子胀疼三年了,吃不好,睡不下,什么活儿都干不了。我一问才知道,原来她三年以前和邻居一个妇女一起做绝育手术,邻居妇女手术后肚子里留了一块纱布,伤口无法愈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她知道这件事后,想到自己和邻居妇女是同一个医生做的手术,一摸身上的刃口又特别硬,就觉得肚子里肯定留下刀子、钳子什么的了。过了些日子,她就觉得肚子开始胀疼。她去医院检查,什么都没有。可她就是不信,最后来北京看病了。当时我就跟这位病人说,道家练气功,意守丹田,还讲究守而不守,似守非守,意绵绵,若有若无,若存若亡,可你倒好,死守,而且守的是个恶性意念。你守着这个恶性意念,开始觉得肚胀是气滞,后来感到疼了是血瘀,以后一想

12、起这个事就一身汗,这就伴有了焦虑紧张,如果你再想,最后都能长肿瘤!我通过心理的疏导,辅以药物的治疗,这个病人现在身体完全好了,刀口的疤痕还是一样硬疤痕增生当然会硬了。现在她自已想起这件事都觉得好笑。我有一个学生还碰到过这样的事。一个山区的农民花了他大部分积蓄买了头小毛驴,可在回家的路上小毛驴惊了。这位农民一看路的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沟,小毛驴要是摔到山沟里就完了,所以他特别紧张。但是这头小毛驴没跑几十米就被人拦住了,大家回头看这个农民,肚子疼得蹲在地上动不了了。送到我学生在的那家医院一检查,小肠出现了五处穿孔。我的学生问我,人焦虑紧张,怎么能使小肠出现穿孔呢?我说这叫急性应激反应性疾病。人在情

13、绪遭到剧烈的创伤的时候,内脏可以发生严重的功能紊乱。 世说新语记载:某皇帝游长江三峡,他的随从上岸从一只母猴怀里抢了一只小猴上了船,母猴在岸上一直追这个船。当船走了不远又靠岸时,母猴跳到船上大叫一声倒地而死。皇帝的随从剖开母猴的肚子一看,“肠皆寸寸断”说明肠子出现了多处穿孔。可见猴子在极度愤怒、焦虑紧张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这种急性应激反应性疾病,导致了内脏的多处穿孔。我还碰到过一个病人,他是一个出租汽车司机,从三个月前开始胃疼,是典型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表现。这种病的发作,常常和精神因素有关。原来这个司机在三个月之前连着被抢过两次。他说他们家庭的生活来源就靠他开车,他开车上路就希望有乘客拦车,可

14、一旦有人拦车他又害怕碰上劫匪,因为紧张焦虑,于是出现了胃疼。虽然这种上消化道溃疡,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和多种因素有关,但是它的急性发作,甚至发病的诱因,和心理、情绪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把由于心理因素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叫做心身性疾病。哪些疾病属于心身性疾病呢?第一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大家说,这不是和饮食因素有关吗?吃肥肉太多了、吃盐太多了、运动太少了就容易得这类病。美国进行了连续40年的研究,发现A型性格的人容易得这类病。什么是A型性格呢?A型性格的特点就是,争强好胜、总爱拔尖、把同行当成对手、时时害怕别人超过自己。这种性格的人常处于一种焦虑的、紧张的状态,所以得高血压、高血脂、

15、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几率特别高。平常那些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心情愉快、对朋友和同行的进步由衷高兴的人,很少会得这类病。第二类,消化道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的疾病。这类疾病和心理因素关系特别密切。有的人一着急生气就拉肚子。口吃、神经性呕吐、厌食、习惯性便秘都属于心身性疾病。一个学生应聘到南方工作,压力特别大,她对新工作又不太熟悉,所以不多久就出现了顽固性的便秘和环形脱发,月经也紊乱了,吃药也不管用。虽然那边工资高,但她身体不行了,半年后回到北京,心悄放松了,所有症状也没有了。第三类,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大家说这些病不是过敏引起的吗?是过敏,但是有的人,在某一年龄段他不过敏,在另

16、一年龄段他就过敏。身体的状况是在变化的,情绪紧张焦虑,哮喘就发作,过敏就发生;心情偷快放松,这些病就会好转。有一次,一个妈妈带着她的小孩找我看过敏性哮喘。这个孩子每说半句话,就要看看妈妈一眼,孩子患过敏性哮喘三年了,住过一次医院,住到医院,还没有用药就好了,在姨家住过两周,也没喘。我突然意识到,是这个孩子见到他的妈妈太紧张了。我单独和孩子聊天,了解到她妈妈要求孩子特严,孩子很怕妈妈,所以见妈妈就紧张,哮喘就发作。这倒好,原来妈妈是过敏源。所以我就给她妈妈做工作,我说支气管哮喘,有一类是心身性疾病,心理压力大,它就容易发作,心理没有压力,它就不发作,你的孩子是个非常典型的心身性疾病。后来,她妈妈改变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孩子也很少哮喘了。第四类,神经性皮炎、斑秃、牛皮癣、湿疹和白斑风等病。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