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1819251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江湖”协作体 2020 届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庄子承继老子学说,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道家著作。现存世33篇,分为内七篇、外十五篇和杂十一篇。其文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思想奇特,意出尘外,文笔多变,气势壮阔,妙趣横生,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勾勒了逍遥飘逸的人生境界。庄子尤为强调精神的自由,因此庄子开篇便是逍遥游。他生逢乱世,生活穷困潦倒,却洒脱地鄙弃权势名利,坚拒楚相之职,竭力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在他看来,顺从天道

2、,自然而为,不为物累,方能旷达处世,泰然逍遥。所以庄子道遥游里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游于无穷的境域,便无须依赖外物。然而,世人总有“机心”,心为俗物所羁绊,便难以达到真正的逍遥自由。如庄子养生主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在庄子看来,以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穷的知识和利益,也是一种“机心”,这恰恰是为利益所累。如何能“不物于物”,达到逍遥的境界?庄子提出了“坐忘”“心斋”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修行方式,即去除求名斗智的心念,消除由生理激起的贪欲,使心境达于空明之

3、境。具体怎样才能返璞归真,庄子又强调,“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即当做到不为人工而毁灭天然,不为世故而毁灭性命,不为贪得而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庄子强调逍遥游,并非看破红尘,他同样珍视和强调积厚、诚信、忠诚等美好品质,只是尤为强调以自修的方式,获得心灵的自由。正如庄子让王中所强调的:“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回首庄子,其所强调的不执着自我,不执念于一时、一事,不耿耿于荣辱得失的开阔境界和旷达胸怀,所强调的审己体察、丰富自身心灵的修行方式,以及抛开成见,消除争论,尊重差异,以不齐为大齐的人生智慧,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保持平和

4、的心态、成就胸怀浩荡达观豁达的人生有指引作用,而且对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的开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和启示。(摘编自孙欣旷达逍遥,天人合一,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思想奇特,文笔多变,气势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是战国最重要的道家著作。B. “机心”指心为权势名利所绊,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穷的知识和利益也是心存“机心”。C. 庄子尤为强调审已体察、丰富自身心灵,抛开成见,看破红尘,获得心灵自由。D. “心斋”是去除功利之心,消除由生理而激起的贪欲后,达到返璞归真的人生修行方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A. 文章以庄子身逢乱世,穷困潦倒的背景为前提,来论证庄子开篇便是逍游游的缘由。B. 文章第二段先提出庄子逍遥思想,接着逐层分析论证,最后梳理出返璞归真的方法。C. 文章在论证庄子追求自由精神的同时,又兼分析其珍视美好品质的特点,具有辩证意味。D. 文章援用庄子原句,既阐释了庄子逍遥思想的内涵与意义,又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回首庄子,就是为了具备不执念于一时、一事,不耿耿于荣辱得失的修行方式。B. 世人只有去除求名斗智的心念,消除贪欲,使心境达到空明之境,方能达到“不物于物”。C. 庄子人生智慧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如果缺失这一智慧,就无法开

6、创事业,成就人生。D. 庄子超越当代之人,他的人生智慧对国家事业的开拓、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答案】1. C 2. A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看破红尘”不合文意,原文是“庄子强调逍遥游,并非看破红尘”。故选C。【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7、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曲解文意,“文章以庄子身逢乱世,穷困潦倒的背景为前提,来论证庄子开篇便是逍游游的缘由”不合文意,原文“庄子尤为强调精神的自由,因此庄子开篇使是逍遥游”。故选A。【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以偏概全,原文,“回首庄子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保持

8、平和的心态、成就胸怀浩荡达观豁达的人生有指引作用,而且对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的开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和启示。C项,“如果缺失这一智慧,就无法开创事业,成就人生”说法过于绝对化。D项,“庄子超越当代之人”无中生有。故选B。【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

9、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题,12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材料一法律是治理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秩序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非常重视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0、中就指出,“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在 2015 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 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在今年 4 月 19 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完善网络立法,实现有法可依,是在网络空间中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我国自 1994 年全面接入互联网以来,网络立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行与

11、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达 600 多件,初步形成了覆盖网络安全、网络内容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电信行业管理、网络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网络消费者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保 护、电子证据、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领域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但我国的网络立法仍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立法层次低,欠缺上位法和体系化设计,导致政出多门、立法分散、执法脱节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应当加快网络立法进程,重点推进以下六个领域的立法:一、尽快出台网络安全法,维护网络安全。二、出台电子商务法,保障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三、制定网络信息服务管理法,规范网络信息服务市场。四、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

12、五、研究制定电子政务法,促进电子政务发展和政务数据开发利用。六、适时出台统一的信息通信法,促进网络融合。(摘自谢永红应加快六大领域网络立法)材料二(右图)(摘自刘华东网络清朗靠什么?法律筑起安全盾)材料三“我国网络用户群体庞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7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 7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51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 656 亿,网络安全问题不可掉以轻心。2017 年 6 月 1 日,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该法实施后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对网络安全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一法一决定”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具有十

13、分重要的意义。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基础法律。该法共 7 章 79 条,是一部以网络运行安全为主,提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兼顾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以及如何推动、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对个人而言,网络安全法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保护个人信息是当前网络工作中的重要方面,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拥有搜索个人信息的能力,个人信息的使用、交互、跨境传输越发频繁。虽然相关部门此前有一些政策法规,但总体比较分散、不成体系,正需要这样一部上位法。网络安全法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含义、个人信息权利、个人信息的

14、匿名化处理,如“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等。同时原则上“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 外”。这是为未来大数据的发展和利用留下空间做出的原则规定,体现了立法的前瞻性。(摘自殷泓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的“守护神”)【注】上位法:就法律效力大小而言,效力大的为上位法。4. 下列针对网络安全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安全法实施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一法一决定”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B. 网络安全法共有7章79条,是

15、我国第一部网络安全的综合性基础法律。C. 网络安全法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填补了我国上位法的空白。D. 网络安全法具有前瞻性,为未来大数据的发展利用留下空间做出了原则规定。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自全面接入互联网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多个领域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网络立法工作成效显著。B. 不同于第一则材料及第三者材料,第二则材料里既有具体的数据,还有图表显示立法阶段和法律亮点。C. 第一则材料提出,我国应重点推进“六个领域的立法”,这样就能弥补我国网络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D. 网络安全法出台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进行了三次审议,可以看出我国对网络立法的重视。6. 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实施网络安全法的必要性。【答案】4. C 5. C 6. (1)完善网络立法,实现有法可依,是在网络空间中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2)我国的网络立法仍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及时弥补。(3)我国网络用户群体庞大,网络安全问题不可掉以轻心,需要一部上位法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