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1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3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812136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第1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3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政治第1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3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政治第1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3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政治第1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3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政治第1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3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第1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3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第1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3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课件新人教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3框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主干知识梳理,1行使_,履行_,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_。我们要积极参与。 3参与_。发展_,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_、_和_的有机统一。 4关注_。“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我们青年学生的高尚情怀。,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政治权利,政治性义务,社会公共管理活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_。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_。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_。,我们总要参与 我们总会参

2、与,政治生活的作用,政治知识,实践,1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的是( ) A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 B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问题 C个人合法政治权利的维护问题 D社会稳定问题 解析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的是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B项不属于政治活动;C、D项属于政治活动,但与题意不符。,A,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开始走进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语境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锻炼了其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23题。 2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开始走进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3、( ) A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B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解析 A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符合题意。B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C是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D是我们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均干肢不符。,3网民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这说明网民( ) 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 A B C D 解析 网民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积极参与社

4、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表现,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混淆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观点错误。,C,释疑解惑升华,1你知道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吗? 提示:“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一般指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强调的是法律制度建设,强调“有法可依”。 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法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立法、执法等诸

5、多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的是法律的实施,注重依法治理国家,强调“执法必严”。,2有人认为,人们可以“超脱政治”。这一观点对吗? 提示:人们的公共生活离不开国家的管理,每个人都存在着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的问题,而这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每个人不仅参与经济、文化生活,而且也置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社会上每个人都生活在国家的环境之中,都必然受到国家制度、政策、方针等的深刻影响,并且由此产生一定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态度,如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态度等。,我们还生活在国际环境中,因此,我们除了受到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对我们国家难免会产生影响

6、,这不能不使我们产生共鸣、认同或反感。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这与社会上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任何人都不能“超脱政治”。,1教材P12“探究问题” 提示:(1)共同之处是他们以各种方式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置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2)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坦诚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3)结合教材,注意三点: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需要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2教材P13“探究问题” 提示:(1)大部分中学生对待政治生活的态度是正确的,但也有部分中学生对政治生活有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2)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中学生应明确政治生

7、活的作用,主动参与政治生活。中学生应努力学习政治知识,积极参加政治实践,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教材P14“探究问题” 提示:如参加共青团活动、旁听价格听证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等。,重点难点突破,突破点1 当代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2016浙江,31)省政府参事一般由专家、知名企业家和退休但经验丰富的学者型领导等担任,他们可以以个人身份向政府建言献策,所提建议可以通过“直通车”的方式,快速传至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务院。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每一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不同的 公民对政府决策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同的 公民拥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 A B C

8、 D,D,解析 专家、学者等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向政府建言献策,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行使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的体现,符合题意。本身说法错误,排除。公民有参与政府决策的权利,但并不等于公民对政府决策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同的,说法错误。,在今天,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公民政治参与拓宽了渠道,“网络监督”也成为日渐风行的监督方式。公民利用互联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是有较高政治素养的重要表现。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 )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A B C D 解析 错误,公民不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

9、事务的权利。故选C。,对点训练 1,C,1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1)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有助于我们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 (3)有助于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自觉地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 (4)有助于我们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 (5)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突破点2 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2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如参加民主选举,参与民主决

10、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活动,参加政治社团活动等。 (2)政治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参加政治实践,可以激发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可以培养我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可以提高我们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某社区居委会针对居民白色垃圾污染的现象,召开一次群众座谈会,请群众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发表意见。小红在座谈会上向大家提出一个建议,制作布质手提包来代替塑料包装袋,并利用自己在学校美术小组学习的美术知识义务为包装袋设计图案和宣传标语。对小红的行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社区管理是居委会的事情,

11、小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过多地参与政治生活 B小红的行为是民主意识和政治素养提高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A,C小红的行为是参与政治生活的重大实践,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D小红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为社区的公共服务尽了自己的一份义务 解析 对小红的行为,我们一定要有所判断,这是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是小红民主意识和政治素养提高的表现,应该予以肯定,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有些同学认为“政治与我无关,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这种观点( ) 是错误的,因为政治生活中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是错误的,如果每个人都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受损害的必然是全体人民的利益 是正确的,因为每个公民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 是正确的,因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与政治生活是以后的事 A B C D,对点训练 2,D,解析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那种认为“政治与我无关,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的观点是错误的。故排除。项对观点的判断正确且理由充分,故选D。,随堂达标验收,课后素养演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