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曲部分 七年级(上)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802240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曲部分 七年级(上)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诗词曲部分 七年级(上)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诗词曲部分 七年级(上)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诗词曲部分 七年级(上)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诗词曲部分 七年级(上)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曲部分 七年级(上)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曲部分 七年级(上)资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古诗词曲部分(课标34首),七年级(上),河南名师预测,1.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示的画面。(2分),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呼呼作响,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万顷波涛,汹涌澎湃。翻卷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汹涌的大海,心潮涌动,感慨万千。(2分),(一)观沧海,【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句意的理解与想象的能力。本句中要抓住“洪”字表现出的浩大气象,还要根据“秋风萧瑟”想象出风生水起的具体场面。解答此题时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描画,力求以优美的语言准确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2.这首诗抒

2、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本诗抒发的是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2分) 【解析】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来解答此题。当时作者北征乌桓胜利而归,一统天下的决心十足,再结合诗人所创设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境就不难回答了。,河南名师预测,1.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妙在何处。(2分) 示例一:“阔”字用得好,因为“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 示例二:“悬”字用得好,因为“悬”字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 (2分),(二)次北固山下,【解析】此题考查品味词语的能力。解答时,要注

3、意结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具体分析。“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船的平稳。,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乡之情)。(2分) 【解析】本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诗人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河南名师预测,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妙在何处。(2分),“争”“啄”两字用得妙。两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描摹出莺燕的动态,传神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从沉睡到苏醒充满生机的早春图

4、,流露出诗人对如此美景的无限喜爱之情。(表意准确,表达流畅即可,2分),(三)钱塘湖春行,【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中炼字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最传神的两个动词即“争”“啄”。解答时首先需点出动词“争”和“啄”在句中的含义分别为“争先”和“衔取”。然后把字还原到诗句中,描述出其所呈现的画面,即呈现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燕子衔泥做窝的景象。,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2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对情感的把握要抓住“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句,从“最爱”可判断其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

5、方式,表达了观赏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河南名师预测,1. 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2分),前三句描绘出一幅苍凉萧索的深秋晚景图。细致刻画了一种天涯游子的愁穷苦别心境。前三句连续并列了九个实词,把九种不同的景物巧妙地组织在一幅画面里,不但毫无堆砌痕迹,而且显得文思流畅、音节铿锵、音调鲜明。(2分),(四)天净沙秋思,【解析】首先找出前三句中的九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其次总结这些意象的特点,尤其是第一句和第三句营造出一种比较凄凉的气氛,最后在理解整个小令的基础上,将这九个意象进行组合,呈现出这幅深秋晚景图。,2.“断肠

6、人在天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2分),【解析】结合语句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抓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推知作者在小令中抒发的是作者思念故乡之情,作为游子无法归乡的愁苦。,河南名师预测,1.从运用修辞和诗人情感表达两方面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2分),这两句借月抒情,诗人将愁情托付给明月,面对无知无情的月亮,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诗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2分),(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析】题干要求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的角度

7、来谈,月亮是不能表情达意的,但诗人却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此处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而表现出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杨花落尽子规啼”所展现的画面。(2分),杨花漫天飞舞,漂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2分),【解析】诗人写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既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痛在内,又切合当时情事,融情入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语句通顺即可。,河南名师预测,1.从炼字角度说说“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涨”字的妙处。(2分),示例:“涨”字有两重意思,一方面写出了夜雨泻下,秋池水涨的景象;另一方面绵绵的秋雨会引起

8、人的哀思,因此也蕴含着诗人羁旅愁绪的增加。(2分),(六)夜雨寄北,【解析】“涨”是动词,首先是对自然之景的描述,带给人一种动感,此外是绵绵的秋雨,会引发人的愁思,言之有理即可。,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展现的画面。(2分),几年后,诗人和妻子(朋友)终于重逢,在西窗前秉烛夜谈,一边剪着烛花,一边回忆当年在巴山雨夜的所见所感,倾诉浓浓的思念之情。(意思对即可)(2分),【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句意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解答时,先要正确理解所描述画面的诗句意思,然后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画面加以创造,最后力求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河南名师预测,1.从炼字角度说说“

9、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的妙处。(2分),“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2分),(七)泊秦淮,【解析】诗歌前两句渲染了伤感、忧愁的氛围,尾句一个“犹”字点明了诗人所要表达的主旨,即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吸取教训,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回答时,首先应通读全

10、诗,然后抓住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表面是作者对商女演唱后庭花的不满,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晚唐那些沉迷享乐的统治者的讽刺,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忧虑。,河南名师预测,1.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2分),这句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把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融于诗句中。“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对“燕”,“落去”对“归来”,这样对仗工整,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2分),(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名句的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营造出落花飘零、旧燕飞回的意境,蕴含着浓郁的叹惋之情。写清语言的特点及意义即可。,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并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2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和物是人非之感,孤独寂寞之情。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对时光年华易逝难留的愁苦与无奈,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警醒后人,应努力抓住今天,不要给自己留下日后的无奈和哀愁。(2分),【解析】此题考查诗歌情感及其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分析作者情感,抓住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物是人非”的慨叹即可,谈启示可由“伤春”联系“惜时”进而得出不可虚度光阴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