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话语的近代转变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71117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话语的近代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哲学话语的近代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哲学话语的近代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话语的近代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话语的近代转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 史? 哲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 2010年第 1期(总第316期)No?1,2010( Serial No.316) 中国哲学: 话语体系与未来走向(笔谈) 编者按: 本次笔谈除刘笑敢先生外, 主要采自各位作者在 2009 年 5 月 3 日?文史哲 编辑部主办的 ! 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 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上的发言, 所涉及问题均为目前中国哲学 界关心最迫切、 讨论最热烈、 思考最深入的话题, 相信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及中国哲学本身的未来走向 具有重要启发。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话语体系; 社会角色;

2、未来走向 中国哲学话语的近代转变 陈 ? 来 (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北京 100084) 虽然, 在胡适以前, 中国已经出版过以?中国哲学史 为名的著作, 但在学术史上, 大家都认为 1919 年出版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中国哲学学科成立的标志, 也是中国哲学研究话语近代 转变的标志。 关于这一点, 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了解的呢? 可以蔡元培为例。在蔡元培为胡适此书所写的序 中, 他提出胡著的四点特色: 一、 证明的方法, 就是用汉学方法审查史料、 时代、 真伪; 二、 扼要的手段, 就是截断众流, 孔老以前都不讲; 三、 平等的眼光, 就是不以儒家为正统, 诸子各家皆平等看待; 四、

3、系 统的研究, 就是排比时代的叙述, 以见出历史的发展。在蔡元培所提的这四点里, 前三点所讲的方 法, 其实是胡适的前辈章太炎也完全能够接受的。就平等的眼光而言, 清代的诸子学已经着力提高 诸子的地位, 章太炎也是继承了清儒的态度。而第四点, 其实是就撰著的形式而言, 所以蔡元培说, 编成系统不能不依傍西人的哲学史。可以说, 蔡元培的四点归结起来, 即汉学的功夫加西学的形式。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 里认为, 除了蔡元培所说之外, 时人认为胡适书最特别的是, 旧书引原文 大字顶格, 而胡适的著作自己的话正文顶格, 引古人的话小字低一格。这是与传统书写大不同的。 自然, 冯友兰也提到这是一部用白话

4、文书写的著作, 但并没有在这点上大做文章。总之, 胡适、 冯友 兰谈到这部书, 都没有提及话语转变这类问题。 有意思的是, 胡适晚年的自传, 大谈其文学的白话写作, 大谈?说儒 、 神会和尚, 竟然没有提及这 部?中国哲学史大纲 ! 当 1957 年?中国哲学史大纲 在台湾以?中国古代哲学史 之名出版时, 胡适 在一处竟称! 这真是一个年轻人的谬妄议论 # 。他所自许的地方乃是! 抓住每一位哲人或每一个学 派的名学方法% 短处是, 对于文字所表 示的义理的了解, 体会比较肤浅。宋学正是相反, 它不注重文字的考证、 训诂, 而注重文字所表示的 义理的了解、 体会。 又说:!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

5、纲 对于资料的真伪, 文字的考证, 占了很大的篇 幅, 而对于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 则讲得不够透, 不够细。金岳霖说西洋哲学和名学非其所长, 大概 也是就这一点说的。我的?中国哲学史 在对于各家的哲学思想的了解和体会这一方面讲得比较 多。 #汉宋之辩、 义理与考据之辩, 是中国学术史固有的基本范式, 胡适、 冯友兰的分别可以看作是中 国固有研究范式的新体现。至于从某种主义出发的研究范式, 是大家已经比较熟悉的了。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从教条主义束缚下摆脱出来, 带来了学术的多元的蓬勃的发展, 就不在这 里细说了。 近年来有不少青年学者批评近代以来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西方化, 其中提

6、出了许多有意义的问 题, 应该肯定。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全新的问题, 某种意义上是近代以来的老问题。劳思光的?新编 中国哲学史 中就提出! 以中观外还是! 以外观中是问题, 今天的学人提出! 以洋释中或! 以中释 中的问题, 与劳思光提到的问题是一致的。然而, 在笔者看来, 关注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和研究 范式的所谓西方化, 不能脱离 20 世纪整个中国哲学界的开放、 进步、 发展。这里所说的整个中国哲 学界即广义的中国哲学界, 不限于研究传统中国哲学。百年来的中国学术话语的转变, 是一个自然 历史过程, 是不可逆转的。百年来已形成了一套新的中文学术语系, 其中吸收了大量来自西方学术 的概念语词

7、, 大大丰富了中文学术语言, 成为当代中国人思考、 论述的基本工具。在此种情况下, 就 哲学来说, 应当承认, 百年来引进、 吸收西方哲学的历程, 促进了我国哲学学科的发展, 民族的理论思 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任何无视这一变化和进步的主张, 要求摆脱近代以来自然形成的近代中国 哲学的话语形式, 摒弃译自西方哲学的概念, 必定要脱离当代中国哲学界的现实。包括哲学在内的 不同文化的交流、 融合, 是马克思所说! 历史走向! 世界历史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是大势所趋。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融合是一种趋势, 而某一文化内的传承、 发展则是另一种趋势。二者的共进 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 在全球化时代依

8、然是如此。因此, 在全球化的时代, 针对百年来哲学交流中 6 文史哲 2010 年第 1 期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年, 第 212 页。 的不平衡, 应当提起哲学界重视的才是, 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必须汲取、 继承传统中国文化与中国哲 学的资源。这不仅是对于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的要求, 也是对当代整个中国哲学界的要求, 要使这 一点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界共同的自觉要求。 因此, 问题在于, 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末, 中国哲学的话语系统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我们今 天所面临的问题是, 中国人应当如何承继、 发展民族的哲学和民族的思想? 中国人应当如何叙述民

9、 族思想的历史? 我想, 虽然中国哲学话语系统百年来发生了变化, 但我们阅读理解古代文献的能力 没有消亡。古人做学问主张要能! 心知其意, 而! 述其大意, 以至! 发明其意; 今天我们在! 知其意 方面仍然是可以做到的, 只是从! 知其意到! 述其意, 到! 发明其意, 这一过程确实受到新哲学话语 的制约。但是新哲学话语与其说阻碍了我们对古典哲学的继承, 不如说是对我们的考验, 考验我们 中国哲学的研究者在古今语言的对应、 联接、 把握上的功力, 考验我们如何把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意 识和思考方式转化为现代中文学术语言的能力, 考验我们把中国哲学思维用语言呈现出来去与西方 与世界交流的能力。从

10、这个角度说, 那种拒绝西方哲学概念, 准备完全回到固有传统哲学话语的主 张, 虽然可以成为个别学者的选择, 却很难有文化的普遍现实性。更要注意的是, 不要使! 拒绝西方 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研究者逃避这种考验的借口。真正的问题是, 我们的学者往往浅尝辄止, 既不能 ! 心知其意, 也不在严谨的表达上下功夫, 所以笔者总是强调! 内在的理解与! 客观的呈现。 文化的古今并行, 是常见的现象, 在文化实践上可举出旧体诗的例子, 当代中国人作旧体诗的仍 然大有人在, 但中国文学研究的话语已经转变。然而, 在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的发展里, 确 实也有个别的例外, 近代以来的传统中国宗教, 如佛教思想

11、与佛教哲学的研究, 虽然也受到话语转变 的影响, 但是宗教生活的相对独立性, 以及宗教对经典话语的执著崇拜, 使得宗教活动与宗教研究 中, 保留着大量的传统叙述话语和基本名相, 特别是关联修行的名相, 受到西方哲学和宗教的影响比 较小些。中国哲学及其学术研究有没有可能依照本土宗教的这种方式来发展, 还值得研究。 简论中国哲学的身份、 角色与功能 刘 笑 敢 (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香港沙田) 所谓中国有无哲学, 所谓! 中国哲学的名称是否成立或是否! 合法, 这些问题背后都是因为一 些人所看到的! 中国哲学不是他们心目中的某种哲学, 或不是他们认为应该是其所是的! 中国哲 学。所以这一问

12、题实际上仍然是什么是! 中国哲学的问题, 即中国哲学的性质、 内容、 方法, 以及身 份、 角色、 功能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中国哲学? 对此问题的回答可谓人言人殊。笔者不想简单地宣示自己的见解, 因为 这种个人的宣称和断定没有学术讨论的内容和价值, 也不是研究和讨论的态度。笔者的看法是建立 在众多同行的各种意见之上, 尽可能采众美而酿新说, 以便进一步讨论和实践。这不是简单的折衷 调和或兼容并包, 而是因为各种意见和观点都有其或历史的、 或现实的、 或未来的考虑, 也各有其专 业背景、 兴趣、 专长所特有的眼光。所以, 不同观点乍看起来分歧严重, 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各有其 特定的根据和角度。下面先介绍和评述不同的观点, 最后综合出笔者的建议, 供进一步讨论。 ? ) ? 本文主要内容是一篇长文的第三部分, 有所增删。原文题为?试论中国哲学的身份、 功能与方法( 重温唐君毅中国哲学 研究之一新方向+ , 宣读于 2009 年 5 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主办的! 中国哲学研究之新方向( 中大哲学系创系六十周年纪念、 唐 君毅百岁冥寿暨新亚书院六十周年院庆国际学术研讨会。 7 中国哲学: 话语体系与未来走向(笔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