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394276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整合提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整合提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整合提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整合提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整合提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整合提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整合提升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整合提升,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题,题型较多,难度较大。但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且每类题型都有相应解题策略。如下表:,热点专项突破 1.解蛋白质计算题的三把“金钥匙”,【考情分析】,1知识储备 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肽链的基本结构是解答蛋白质计算题的基础。我们可以将肽链看作“C”与“CONH”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在“C”上连接着“R基”和“H”,在肽链的两端分别游离着“NH2”和“COOH”,如图所示:,题型一 蛋白质中氨基酸、氨基、羧基、肽链、 肽键、脱水数的计算,【分类通关】,2.规律方法 结合上面的示意图,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1)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

2、蛋白质中氨(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羧)基数各氨基酸中氨(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注意】如果不考虑R基上的氨(羧)基数,一条多肽链中,含有一个氨(羧)基;若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氨(羧)基数等于肽链数。,(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肽链上出现二硫键(SS)时,要再减去2(即两个H)。 (4)若为环状多肽,则可将公式中的肽链数视为零,再进行相关计算。,3.典例分析 【典例1】 胰腺合成的胰蛋白酶原进入小肠后,在肠激酶作用下形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该激活过

3、程如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5个肽键 B胰蛋白酶与胰蛋白酶原空间结构不同 C肠激酶与限制酶具有相似的作用特性 D激活过程可避免胰蛋白酶破坏自身细胞,【解析】 由于17号氨基酸之间有6个肽键,所以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6个肽键,A错误,由于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一段六肽化合物,所以空间结构不同,B正确;由图示可以看出,肠激酶可以识别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这个作用特点与限制酶非常相似,C正确,胰蛋白酶以酶原的形式在胰腺细胞中合成,在进入小肠后被激活,该激活过程可避免胰蛋白酶将胰腺细胞自身相关蛋白质水解掉,即激活过程可

4、避免胰蛋白酶破坏自身细胞,D正确。 【答案】 A,1知识储备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解答此类试题的突破口。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而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部分水分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题型二 多肽中各原子数的计算,2.规律方法 (1)碳原子数氨基酸的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 (2)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3)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4)氮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 (5)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不好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以氮原子

5、数或氧原子数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3.典例分析 【典例2】 假设某蛋白质分子中的一条肽链为178肽,其分子式为CxHyNzOwS(z178,w179),并且是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的:,那么将178肽彻底水解后会得到_个半胱氨酸,_个赖氨酸,_个天门冬氨酸(结果可含分子式中的未知数)。 【解析】 第一步:观察与比较。这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因为观察与比较能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比较上述5种氨基酸可知:半胱氨酸含有1个S原子,天门冬氨酸含有2个COOH(其他氨基酸均只有l个),赖氨酸含有2个NH2(其他氨基酸均只有1个)。再从分子式CxHyNzOwS来分析,可知

6、该178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1个半胱氨酸。,第二步:利用N原子和O原子守恒分别求出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数目。根据反应前后N原子守恒,设有m个赖氨酸,则2m(178m)1z,求得mz178。根据反应前后O原子守恒,设有n个天门冬氨酸,则4n(178n)2w177,求得n(w179)/2。 【答案】 1 z178 (w179)/2,1知识储备 多肽的不同取决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对于氨基酸数目相同的多肽来说,则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口代表要安放的氨基酸的位置),结合数学中“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推导出相关的计算规律。,题型三 多肽种类的计算,2.规律方法

7、(以20种氨基酸形成的四肽化合物为例) (1)若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204种(即1号位置安放氨基酸的情况有20种,2、3、4号也是如此,即20202020204种)。 (2)若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20191817种(即1号位置安放氨基酸的情况有20种,2号位置安放的氨基酸只能在剩余的19种中选择即20191817种)。,3.典例分析 【典例 3】 现有足量的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3种氨基酸,它们能形成的三肽种类以及包含3种氨基酸的三肽种类分别最多有 A9种,9种 B6种,3种 C18种,6种 D27种,6种,【解析】 由上述“规律(1)”很容易计

8、算出足量的3种氨基酸构成的三肽有3327种。对于包含3种氨基酸的三肽种类的理解,可借用示意图“”来分析,即第一个位置的氨基酸有3种情况,第二个位置只能从另2种氨基酸中任选1种,第三个位置只能安放剩余的1种,虽然这3种氨基酸足量,但是仍需按“规律(2)”计算,即3216种。 【答案】 D,此类试题可通过逆推和正推的方法解答。逆推法适用于从题干信息不能直接得出答案的选择题,主要步骤是: 1阅读题干,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如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还是检测方法);,规范审答模板 1.“正、逆反贪污并用”化解化合物推断与鉴定题,【解题模板】,2联系教材相关知识,逐一判断选项正误(如是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就要结

9、合选项描述,联系教材中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氨基酸、脱水缩合等知识进行判断); 3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案。正推法是针对题干信息量大,有示意图、表格、曲线等试题,主要步骤是:阅读题干,明确示意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及功能、表格数据的变化规律、曲线所代表的含义等;结合选项分析判断;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案。,【典例1】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AP(p一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典型精析】,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AP会产生紫色反应 B一

10、个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 C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D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解题指导】 由题干信息(1)可知,AP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会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由题干信息(3)可知,AP分子中氨基酸为39个,而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8个,B错误;由题干信息(2)可知,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C正确;由题干信息(4)可知,异常情况下APP在分泌酶和分泌酶的作用下形成AP,导致正常的机体发生病变,由此可推出很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分泌酶和分泌酶的形成从而产生AP,D正确。 【答案】 B,【典例2】分析下表,可推测,注:“”显色,“”显

11、色更深,“”不显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解题指导】 此题考查物质的鉴定及考生对表格中蕴含的知识信息的解读能力。具体解答过程如下:,【答案】 D,第一步:确定试题类型,即确定是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推断,还是物质鉴定。 第二步:根据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如果是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则根据四大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特点来判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可能是糖类和脂肪,再根据糖类与脂肪的区别进一步确定物质的类别;含有C、H、O、N四种元素的最可能是蛋白质;含有C、H、O、N、P五种元素的最可能是核酸。,【方法提炼】,如果是物质推断题,则根据图解的整体关系及提示信息判断具体类别。如果是综合图解题,则要根据提示信息判断具体有机物的名称:首先,观察图形中的元素差别,确定有机物类别;其次,抓住图中关键词,如由“折叠”联想到多肽,“储能物质”联想到脂肪,“结构物质”联想到蛋白质,“遗传物质”联想到核酸,“能源物质”联想到糖类;再次,抓住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关系。如果是物质鉴定题,则根据不同物质使用不同的试剂,产生不同反应(或颜色)的原理来进行判断或鉴定。 第三步:确定具体物质后,从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搜索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逐一突破题设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