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培训资料慢性病防治现状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111265674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8.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培训资料慢性病防治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专业培训资料慢性病防治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专业培训资料慢性病防治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专业培训资料慢性病防治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专业培训资料慢性病防治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培训资料慢性病防治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培训资料慢性病防治现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 性 病 防 控 现 状,黑龙江省CDC慢病所,慢性病防控现状,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趋势 中国非传染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 现阶段我国慢病干预策略,2,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3,只有20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高收入国家,而其余80都发生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所在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传染病、母亲和围产期疾病、营养不良疾病 慢性病 伤害,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4,( WHO. 2011.),2010年我国全死因死亡人数为799.88万,其中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约为664万(83%),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约为600万(76%),一、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趋势 心脑血

2、管病,年平均,11/2/2019,数据: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据悉,我国现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1.2亿肥胖患者、9700万糖尿病患者、3300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其中65%以上为18-59岁的劳动力人口。 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卫生部. 2013.1),2011年我省城乡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8,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 a vital investment. WHO. 2005.,慢性病死亡

3、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45%的慢性病患者死于70岁以前(过早死亡),死亡率(1/10万),5,148.7,149.4,140.6,156.3,158.1,165.9,恶性肿瘤年平均增长 速度1.62%,248.5,256.6,240.8,259.9,271.7,286.0,一、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趋势 心脑血管病,年平均,增长速度2.64%,10.2,10.6,10.5,10.9,11.0,11.6,糖尿病年平均增长速,度2.35%,92.1,92.6,81.3,83.1,85.5,慢性阻塞性肺病年平 85.1 均增长速度-1.99%,0,30,60,120 90,210 180 150,2

4、40,300 27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图1,2004-2010年中国四种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标化死亡率(1/10万),6种主要慢性病的标化死亡率增长趋势 6,0,20,60 4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一、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趋势 140 冠心病 120 脑卒中 100 糖尿病 80 肺癌,肝癌,乳腺癌,这类疾病的持续上升 表明除老龄化外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 造成的健康风险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中起重要作用。,一、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趋势,表2,2004、

5、2008年中国与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国家NCD死因构成比较,国家 中国 低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中高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全球,2004年 79.8 56.0 74.7 77.7 84.5 62.4,2008年 82.5 49.9 67.6 74.7 84.1 65.0,变化 2.7 -6.1 -7.0 -3.0 -0.4 2.6,根据2010年和2011年世界卫生统计计算 8,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占比(%),9,中国 72.0,全球(2004年) 47.0,预测全球2020年 60.0,0.0 非传染病疾病负担,一、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趋势 80.0 70.0 60.0 50.0 40.0 3

6、0.0 20.0 10.0,图4,中国非传染性疾病疾病负担占比与全球水平比较,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持续上升,当前的疾病负担反映了过去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 而未来的疾病负担则取决于当前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13,二、中国非传染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中国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吸烟:18岁69岁男性现在吸烟率为54.0%。 不合理膳食:18岁以上居民30天内饮酒率为28.8%。红肉类摄入过多比例为27.4%;人均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为49.1克;家庭人均食盐摄入量平均为10.6克。 少体力活动:83.8 %的成人从不参加锻炼。 - 肥胖:12.6% 的成人肥胖 高血压:30.7%的成人患有高血压,知晓率仅

7、为35.7%。 糖尿病:9.7%的成人患有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1%。 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11.3%,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3.3%。,14,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二、中国非传染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表3,2004-2010年中国18-69岁年龄标化行为危险因素流行趋势 变化,危险因素 吸烟率(%) 男性 女性 男性戒烟率(%) 男性戒烟成功率(%) 有害饮酒率(%) 经常锻炼率(%)* 从不锻炼率(%)*,2004年 30.9 58.7 3.0 12.9 7.5 3.1 ,2007年 30.4 58.2 2.6 11.3 7.9 3.6 ,2010年 28.3 5

8、4.0 2.7 13.8 9.9 2.8 11.9 83.8,幅度 -2.6 -4.7 -0.3 0.9 2.4 -0.3 ,年平均增长速 度 -1.5 -1.4 -1.7 1.1 4.7 -1.7 ,来自2004、2007和2010年我国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 11,势,12,表4,中国与全球非传染疾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比较,国家,15岁及以上年龄标准化吸烟率(%),成人每人每年消耗 酒精(升),15岁以上居民标准 化缺乏锻炼率(%),男,女,合计,男性排序,合计,排序,合计,排序,中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印度 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48.8 37.8 50.2 24.9 27.2 18.

9、7 19.4 18.8,2.1 10.3 4.8 4.3 2.3 12.9 16.9 16.1,25.4 24.1 27.5 14.6 14.8 15.8 18.1 17.5,14 37 11 77 92 106 99 105,5.56 7.79 14.81 1.54 2.69 9.70 13.24 10.21,99 74 14 153 141 52 21 41,31.0 60.2 15.6 40.5 63.3 37.9,71(15) 12 110 47 9 55,二、中国非传染病危险因素流行趋 2010年缺乏锻炼率 为83%,世界排序 在第15位,数据来自2010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报告 表明

10、我国慢性非传染病的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缺乏体育锻炼等流行依然严峻,二、中国非传染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表6,2004-2010年中国18-69岁年龄标化的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危险因素,2004年,2007年,2010年,变化,幅度,年平均增 长速度,高血压率(%) 20.5,25.1,30.7,10.2,7.0,超重率(%) 肥胖率(%),24.3 7.5,27.7 8.1,31.0 12.6,6.7 5.1,4.1 9.0,来自2004、2007和2010年我国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 生物危险因素的持续上升,表明目前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病防控 14 措施没有发挥作用,平均增长速度10%,二、中国非传

11、染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 中国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超过5克的比例占80.9%; 每日食用油摄入量超过25克的比例占83.4%;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400克的比例为52.8%;,揭示我国居民不健康的饮食比例很高, 环境带来的健康危害不容忽视,因在中国可避免的环境因 素导致死亡约占总死亡的1/4到1/3,75%的慢性非传染性疾 病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有关,目前我国 空气污染、室内甲醛等装修污染及二手烟污染严重。,联大通过非传染性疾病问题 高级别会议政治宣言,2011 年9 月19 日-20 日,第66届联大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高级别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来自130多个国家、国

12、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率领由外交部、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有关人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 非传染性疾病问题高级别会议政治宣言,呼吁联合国所有会员国采取集体行动,加强合作,使不断趋升的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 宣言说,非传染性疾病给全球带来的负担和威胁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有损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并威胁到国际商定发展目标的实现。各国政府在应对非传染性疾病挑战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承担首要责任,社会所有部门都必须努力参与进来,拿出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对策。,会议通过了 非传染性疾病问题高级别会议

13、政治宣言,宣言呼吁各国采取多部门、面向全民的干预措施,减少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缺乏锻炼和酗酒等因素的影响,创造并促进健康的环境。 宣言还认为,各国应在加强立法、培训卫生人员、发展适当的保健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促进国家和国际投资,加强国家监督和监测系统等。,凝聚共识,积极应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陈竺代表中国政府致辞:中国拥有约1/5的世界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在全球百名左右,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超过13% ,这使中国成为“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在积极应对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等传染病威胁的同时,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中国人民健康的头号威胁, 目前慢病患者超过2.6亿,占人群

14、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加强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已刻不容缓。,三、现阶段我国慢性病干预策略,陈竺说,要重视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将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并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造支持性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部门合作和协调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陈竺说,在中国第十二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中国政府将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列为核心指标,实现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是关键措施之一。我们将致力于走出一条有本国特色的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道路。,WHO欧洲区慢性病防控策略,综合防控,如能控制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至少可以预防80%的心脏病、中风和2型糖尿

15、病以及超过40%的恶性肿瘤。,11/2/2019,应对:资金投入增1倍,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委局联合印发了我国第一个慢性病国家级综合防治规划,即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其核心目标是“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到2015年,50%以上地级城市均建有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中央财政加大对慢性病防控的投入力度,2012年医改重大专项慢性病防控项目中央财政投入资金较2011年增长了近1倍。 卫生部表示,今后将加紧设立慢性病国家重大专项,开展慢性病重大问题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11/2/2019,卫生城市至少要创建一个慢病示范区,陈竺部长今年5月在爱国

16、卫生60周年启动会上谈到,在将来创卫的过程中,卫生城市至少要创建一个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这样就把慢性病防治的有关工作结合进去。 把慢性病防治工作跟创卫结合,既是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为爱国卫生运动在新时期的不断深化、发展、扩大内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应对慢性病危机的五个优先行动,聚焦3个危险因素,3个危险因素吸烟、不合理膳食、少体力活动 导致 4类主要的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肿瘤、2型糖尿病、肺部疾患 导致 50%的全球死亡,28,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提出针对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五项优先干预措施 应对慢性病危机五项优先干预措施 控烟 减盐 改善膳食和增加身体活动 减少有害饮酒 推广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