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综合训练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264936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综合训练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综合训练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综合训练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综合训练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综合训练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综合训练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综合训练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训练题(第1-3单元) (60分钟50分)第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龙生龙,凤生凤”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生物能生长B.生物有遗传特性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变异【解析】选B。“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前后代的相似性,即生物具有遗传特性。2.我们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与原产地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解析】选A。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与原产地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是两地的光照、昼夜温差不同所致,说明生物的性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其中表示

2、生产者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A。本题考查食物网的结构。食物网由相互关联的食物链组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正确表示是将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用箭头连接起来,其起始端是生产者,箭头指向高一级消费者。由图示可知,甲是生产者。4.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工具。下列初中生物学教材实验中,需要显微镜的是()观察人体的几种常见组织鉴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A.B.C.D.【解析】选B。人体用肉眼不能看清的东西可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观察人体的四大组织、观察叶片表面上的气孔、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而

3、在鉴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和观察种子结构的实验中,可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直接观察。5.“基因身份证”主要是利用国内外最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位点进行鉴定。位点上的信息主要来自人体细胞的()A.细胞膜B.叶绿体C.细胞壁D.细胞核【解析】选D。本题考查遗传物质DNA的存在位置及应用。人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遗传基因,故可以制作“基因身份证”。6.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B.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C.心脏作为输送

4、血液的泵,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D.系统是动物体具有而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可采取排除法回答。动物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属于上皮组织;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结缔组织;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所以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7.下列属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生活在水中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C.都没有输导组织D.都不能产生种子【解析】选D。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

5、有输导组织;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都不能产生种子。8.下图是观察菜豆种子实验时看到的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组成种子的胚B.是胚轴,能发育成茎C.和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D.加碘液后能变蓝色【解析】选C。本题考查菜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图中,是胚芽,是胚轴,是胚根,是子叶,这四部分构成胚;胚轴能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位;菜豆种子的子叶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加碘液不能变蓝。9.下列植物器官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有的是()A.根B.茎和叶C.根、茎、叶D.种子【解析】选B。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无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由此可见,两者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茎和叶的分化。

6、10.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左右时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及长势的情况分别是()A.乙先发芽,甲、乙长势一样好B.甲先发芽,甲、乙长势一样好C.同时发芽,甲长势好,乙长势不好D.同时萌发,甲长势不好,乙长势好【解析】选C。种子的萌发既受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和空气)的影响,又受自身条件(胚是活的,结构完整,且不在休眠期)的影响,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无关;甲、乙两组种子都满足了种子的萌发条件,因此同时萌发。植株长出绿叶后进行光合作用,种在肥沃土壤里的甲组长势较好,种在贫瘠土壤里的乙组长势不好。11.黄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黄山松是

7、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松属于裸子植物,其不同于被子植物的特征是()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B.种子外果皮较薄C.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D.体内有输导组织【解析】选A。本题考查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相比,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12.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的数量增加,试分析此时甲、丙、丁的数量变化正确的是()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减少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减少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

8、。根据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乙的数量增加,需要的食物增加,所以甲的数量下降,这时丙的数量由于天敌甲数量减少而数量增加,丁食物充足,所以数量也会增加。13.我们常吃的甘蔗茎作为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之一,具有运输水分的功能。下图是甘蔗茎的切面,能将水分运输到果实的结构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组织的相关知识。输导组织有运输作用,分析图中的细胞特点可知:A为形成层,具有分裂增生能力,使茎不断加粗;B为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C为筛管,能运输有机物;D内富含营养物质,为营养组织。14.将经过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套住,瓶口密封,放到阳光下(如下图

9、)。几小时后,将叶摘下,经酒精脱色后滴碘液,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主要是因为()A.氧气太多B.缺乏二氧化碳C.缺水D.温度太高【解析】选B。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原料。该实验装置中,在密闭的玻璃瓶内放了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吸收瓶中的二氧化碳,玻璃瓶内缺乏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叶片经酒精脱色后滴碘液,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说明叶片不能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1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在所有植物细胞中进行任何活细胞中都能进行B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C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有光才能进行有光、无光均可

10、进行【解析】选A。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光合作用只有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才能进行,如根尖处的细胞由于无叶绿体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第卷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16.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如图是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如图所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属于分解者的是_。(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和_流动的。(3)在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

11、物会被杂草等其他植物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_,其原因是_。【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农作物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的是农作物;家畜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因此属于消费者的是家畜;食用菌是真菌,蚯蚓是腐生动物,都主要靠分解生物残体中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分解者的是食用菌和蚯蚓。(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

12、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3)在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会被杂草等其他植物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小,其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答案:(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农作物食用菌和蚯蚓(缺一不可)(2)食物链食物网(3)较小(低/不强/弱等)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17.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B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_。(2)C中的_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它是由_发育而来的。(3)C的里面有许多种子,这与D的_有关。(4)A的主要部分是_,最先萌发的结构是_。(5)E的花在开放前就

13、完成了传粉,它的传粉方式是_。【解析】(1)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花药、花丝)组成,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可见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2)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C是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皮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3)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C果实的里面有许多种子,这与D子房里有多个胚珠有关。(4)A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最先萌发的结构是胚根。(5)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14、两种。两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花粉借助外力,从一朵花的雄蕊落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异花传粉,E的花在开放前就完成了传粉,说明它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答案:(1)雌蕊(2)果皮子房壁(3)子房里有多个胚珠(4)胚胚根(5)自花传粉18.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瓶子编号种子的数量(个)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条件均适宜)A3少量水,20B3无水,20C3少量水,-10D3水淹没种子,20(1)用A瓶与B瓶进行_,所探究的问题是:_。(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_两瓶进行对照实验。(3)A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D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