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战争诗tt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240595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塞战争诗t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边塞战争诗t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边塞战争诗t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边塞战争诗t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边塞战争诗t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塞战争诗t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塞战争诗tt(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开元以后,每年到京师应礼部进士考试的人有一千至三四千不等,而所取人数大体定在三十人上下。,投笔从戎,边塞寻功,回归山林,隐以待时,边塞战争诗,山水田园诗,个人选择,定义,边塞战争诗是指唐开元、天宝年间发展成熟的以反映边界战争、边塞风光、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整体印象,高昂悲壮的风格,雄浑开阔的意境,探究一:根据题目你怎样判断是边塞战争诗?,从军行蓟中作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塞下曲,一、以“歌”、“行”、“塞”、“关”等词语为题。,如燕歌行关山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使至塞上前出塞,二、以边关地名、军事重地为题,如望蓟门陇西行 幽州胡马客歌宿温城望军营玉门关盖将军歌,三、以闺怨、秋思

2、为题,春怨、怨情、春思、秋夜曲、春词 闺怨、玉阶怨,(从戍边将士的妻子心理角度刻划 ),形式标志,标题:含有“行”“军”“征人”“塞”“戍”等字眼。 意象:黄沙、白云、冰川、大漠、边关、风沙(自然) 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楼兰、阴山(地理) 鼓声、烽火、旌旗、琵琶、羌笛、戈矛剑戟(器具) 戍卒、将帅、胡人、单于(人物) 阳关三叠、关山月、梅花落(乐曲) 语言: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情感倾向,初唐,盛唐,中晚唐,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情感倾向,初唐,盛唐,中晚唐,宋,从军热情

3、与建功愿望。,进取精神与豪情壮志。,厌战情绪和反战思考。,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王昌龄、高适、岑参、李颀等。 艺术风格: 有的豪放旷达,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篇目教学,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

4、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后获罪被谪岭南,又被贬至龙标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边塞诗,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 ”“诗家夫子”之称。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篇目教学,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瞭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此时,耳边又传来呜呜咽咽的羌笛声,引发了他无穷的思亲之情。,篇目教学,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5、,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烽火城、百尺楼:边防风物,偏僻,海风秋:悲秋情结,凄凉,羌笛:别离乡情,幽怨,关山月: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诉,似征人的叹息,引起万里相思之情。,意境:悲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思亲之情?,提示1:听觉与心理。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中展开想象,虚写妻子的思念抒情。,提示2:曲笔抒情。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曲笔

6、: 古时指史官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 指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故作曲笔。 不写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情感来写出自己的情感。,2.从形式上来看,落笔对方、移情别恋、琵琶反弹是古典诗词中的曲笔运用的最主要的三种类型 (1)落笔对方: 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这是诗词中曲笔艺术手法的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采用这种手法的诗词的数量也最多。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

7、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是杜甫安史之乱中,身陷长安时,于城中“举头望明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在鄜州的妻儿。但是诗人不直接描写自己在长安城中如何望月思远,而是从自己的家人写起,这就是所谓的曲笔。诗人想像,在这个时候,自己的妻子定当和自己一样也在“举头望明月”,也是“对影成三人”。接下来进一步想像妻子望月时的情景,小儿女尚未懂事,不明白母亲为何如此痴痴地望着天上的明月,明月中有什么如此吸引母亲。妻子痴痴地望着天上的明月,想必夜雾打湿了她的头发,清凉的月光也许会带来一丝寒意。诗歌云曲笔,明写妻子,暗写自己,借对方对自己的思念来传达作者对妻子儿女的思念。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8、2)移情别恋: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人或某事、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的人、事、物上,表面上看是移情别恋,而实质上作者对此人、此事、此物的眷顾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受到“倍增情感”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曲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刘皂的渡桑干: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是抒写作者长期居住并州之后又北渡桑干河的心情的。“归心日夜忆咸阳”,作者在并州时总是想回到故乡咸阳,这种感情刻骨铭心;而现在却又要北渡桑干,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作者对并州反而感到亲切了。诗人十年旅居并州,乡思之情强烈到了极点,然而,回乡的愿望不但不能实

9、现,却又“无端更渡桑干水”,离家乡越来越远,其思乡之情则超出了极限,无奈之中只好把并州姑且当作自己的家乡。诗人想回乡,结果却南辕北辙。“却望并州是故乡”,旅居仅十年的并州现在居然感到如此的亲切,那么故乡也就更加让人魂牵梦绕了。至此,诗人的乡思之情在这种曲笔手法中得到了超强的表现,既微妙而又真实,言简意深,耐人寻味,而这绝非正面实写所能达到的。,(3)琵琶反弹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诗人本欲表现某一种情感,但在表达时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是一反常人的正常心理,故意从反面落笔,通过反弹琵琶的方式来表现诗人的情感,这其实也正是曲笔的一种表现形式。 韦庄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

10、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中运用曲笔的是“未老莫还乡”一句,这里作者正话反说,写得“似直而纡,似达而郁”。说“莫还乡”,实则正是由于想到了还乡,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蕴涵的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郁结的感情。因为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所以,“未老莫还乡”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迁移与反馈,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11、无那金闺万里愁。,比较两首诗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妻子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在抒情方式上:,在环境和心理描写上:,都有悲凉的意味,只是“其一”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 “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悲壮的激情。,知识点:边塞诗主题之一: 战争连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 故乡亲人的凄苦。,“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 王翰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

12、是春闺梦中人。” 陈陶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蓟中作,高适,蓟中作 高 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又名送兵还作,作者:,高适,字达夫,郡望为渤海蓓县。天宝八载(749),得睢阳太守张九皋力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宝十二载(753),辞官往河西哥舒翰幕府,任左骁卫兵曹、掌书记。安史乱起,帮助哥舒翰守潼关。广德元年(763)任西川节度使。入朝后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后人编有高常侍集。,译文:,诗人骑马从塞外

13、千里迢迢赶到蓟城,登上这座边城的城墙。只见边塞苦寒之地,一片萧条,白曰当中,黯淡无光的景象。诗人登城所见而引发诗人忧心边事心情。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此萧条,民不聊生,就为胡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难道没有安定边境的奏疏上陈吗?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无能将领,让他们无功受赏,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尽管自己有着孙武和吴起一样的谋略,但皇帝不重视也只能空自闭门叹息。,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表现程度之深,感慨之深,诗人骑马从塞外千里迢迢赶到蓟城,登上这座边城的城墙。只见边塞苦寒之地,一片萧条,白日当中,黯淡无光的

14、景象。,看到边塞如此萧条的景象,作者有何感慨?,一到征战处, 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感慨: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此萧条,民不聊生,就为胡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难道没有安定边境的奏疏上陈吗?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无能将领,让他们无功受赏,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哪些词表现了这些感慨?,每愁,已承恩,想到无才无识者巴结讨好朝廷即可尸位素餐,不管边地人民死活,弄得边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而有才有识者上书言事,却石沉大海,不被重用。,诗人忧心之重,一腔忧愤尽抒笔端。,暗示讽刺: 玄宗偏听偏信。,本诗主题思想,“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尽管自己有着孙武和吴起一样的谋略,但皇帝不重视也只能

15、空自闭门叹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知识小结:,边塞诗主题二:对将帅腐败无 能的嘲讽,表现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苦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杜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作者简介,岑参,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移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三载,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入安西都护高仙芝幕,任掌书记。天宝十三载,入安西都护封常清幕,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节度判官、支度副使。至德二载,至灵武肃宗处,迁右补阙,后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永泰元年,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有

16、岑嘉州集。全唐诗编诗四卷。,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引子,以当地胡人之语表明下文七句所说为真。,七句具体描绘热海奇异之景。,四句是诗人的揣测和描绘。,最后四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赠言。,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水热如煮沸的开水,热得连鸟也不敢从上面飞过,但水中却有又长又肥的鲤鱼。在热海的岸边,青草萋萋,四季常绿,到了冬天下雪时,雪花在其高空中即迅速融化了。连热海周围的沙石也是其热无比,似乎要把云彩燃烧着了;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