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240168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9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2.“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赵构3.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力劝下列哪位皇帝亲征()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4.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

2、,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商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A.宋、辽B.宋、夏C.宋、金D.辽、夏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6.贺兰山下有一处被称为“神秘的奇迹”和“东方金字塔”的美丽圣地,11世纪时,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王朝西夏。建立这个政权的首领是()A.契丹族B.匈奴族C.

3、鲜卑族D.党项族7.由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党益民十年精心打造之力作石羊里的西夏(右图),是第一部全程演绎西夏历史解密西夏覆灭的长篇小说。西夏政权的都城是()A.兴庆府B.汴京C.会宁D.临安8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宋朝建立澶渊之盟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元昊称大夏国皇帝A.B.C.D.9.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归纳比较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10.为了写一篇论文,刘刚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和辽、宋、夏的和战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

4、是()A.民族政权的并立B.国家的统一C.民族政权的繁荣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

5、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2)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3)链接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1005年的协定”的评价。1.A【解析】“行营到处即为家”是说契丹人四海为家,过着游牧的生活,“一卓穹庐数乘车”指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说明契丹人依靠打猎为生。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

6、是辽太祖。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直逼澶州城,北宋宰相寇准坚决请求皇帝宋真宗率兵亲征。4.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题干材料再现史实和辨析问题能力。由学生甲所言信息“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可知这个“中原王朝”是北宋,“少数民族政权”是辽,这句话反映的是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的情景。学生乙之言客观评价了澶渊之盟的进步作用。5.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生育蕃息”“牛羊被野”“不识干戈”,可以看出宋辽之间和平相处,没有战争。所以B符合题意。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1038

7、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史称西夏。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建都兴庆府,史称西夏。8.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回忆可知,是在960年,是在1005年,是在916年,是在1038年。由此可知,顺序是,故选D。9.C【解析】宋辽、宋夏议和,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议和之后,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双方边境贸易往来,出现了相对和平、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局面。故C不正确。10.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契丹”“辽”“宋”“夏”等可判断是民族政权的并立。11.【解析】根据材料一中的“宋”“契丹”,可

8、判断与宋辽议和有关,“绢”与“银”即为岁币,结合课本对澶渊之盟的讲述,运用基础知识直接回答第(1)(2)题。材料二中辽道宗的话反映了辽宋友好相处,这一现象得益于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据此分析回答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1005年的协定”即可判断这个协定是澶渊之盟,根据“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和“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反映了对澶渊之盟的两方面看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上述两句并评价来回答第(4)题即可。答案:(1)宋真宗。契丹族。(2)岁币。澶渊之盟。(3)材料二说明了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它使宋辽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4)提示: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