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看法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07036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看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看法 杨 深 关 丹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 0 0 0 4 4 ) 摘 要: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背景分析入手,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内涵,并对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保护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文章重点 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法律体系建立和理论建设等方面上提出一些观点与 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保护建议 1 前言 1 1 背景情况 1 9 7 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于1 9 9 7 年实施了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极大地警示了世人关注工业化给人类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灾

2、难 性破坏。此举,对推动世界各国对物质、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发挥了相当作用。我国 在1 9 8 5 年加入了这一公约。1 9 9 7 年1 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 9 届大会通过了建立“人 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决议。2 0 0 1 年1 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全国人 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立法国际研讨会”,进一步 推动了世界各国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2 0 0 3 年1 0 月1 7 日,该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三 十二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年1 0 月底,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 程试点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2 0

3、 0 4 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 0 0 5 年1 2 月底,我国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定5 0 1 项,2 0 0 6 年初,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 知向全国颁布施行,并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全国各地涌起了发掘、保护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潮。 1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包含了构成人类文明与文化基础的所有 有价值的知识与其他非物质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作了明确的定义和范围界定。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英文直译为汉文为“无形文化遗 产”

4、,也称口头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而言。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中国政 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 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 围际研讨金 O 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 和技能等;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会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 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

5、关的文化空间。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思考 2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 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 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中华民族由5 6 个民族及其尚未划定民族的若 干族群组成,各民族及其所创造的文化极其多样,单以音乐来说,就有那么丰富的歌种、乐 种、曲种、剧种以及歌舞与各种综合艺术,每个种类中又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多样的乐器、乐 队组合、唱法和奏法。设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了中国和各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 音乐品种,无论你到

6、了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只能听到艺术歌曲一种声乐形式,交响乐队一 种器乐形式,歌剧一种综合艺术,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2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三大难题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文化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一些依靠口传身授的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 临消亡,大量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与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 发生。 第二,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不能及时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中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还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管理尚不健全。 第三,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薄弱,重

7、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 比较普遍;少数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 和城镇化趋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改变民俗艺术,极大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 真性。 2 3 亟待建立和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是指文化遗产的本体,并应根据不同文化遗产的具体 生存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保护。例如某些交通不便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 现在还相对地保持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生态。贵州黔东南苗族与侗族的口头和非物质 文化蕴藏丰富,类型多样;从农耕文化到民俗生活,对这样的文化生态区域应该进行整体性 保护,可建立不同规模的文化保护

8、区和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但现已建设保护的地方寥寥无 几。近年来贵州、云南等地的旅游景点有一些民歌和民间歌舞的表演,当地主办者为迎合 某些旅游者的口味,有的任意将民歌“流行化”,甚至于将朴素、生动的民间歌舞改得面目全 4 3 1 。减浠支他和城市发展对策 4 3 2 非。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起不到好作用的。如何在不伤害文化遗产的前提下促进旅游 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当前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以上各项自然要由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立法机构则应尽快 制定和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总之,为了使非物质文化 能得到切实而有效的保护,应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完善的文化

9、遗产保护体系。 3 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原则 当今,从国外到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一种热潮,但真正落实到保护上,却 又难以操作。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思考,笔者认为保护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 1 以人为本、大众参与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民众各种需要,从而调动民众 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首要原则。非物质文化的产生就是为满足人们的精 神和物质需求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在的保护,也应以满足现实的民众的需要作为根本出 发点。目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出现的意识不高、力量不够、效果不佳的状况,就 与以人为本的原则没有真正落实有很大的关系。应该形成一个政府

10、统一组织和领导,学 界全力指导和帮助,民众积极参与和配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面,来实现我们保护 的目标。 3 2 整体规划、系统保护的原则 对各级政府而言,要把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规划和保护,从 而提高保护的整体效益。目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各地都存在条块分割、点 面断裂、缺乏整体规划与筹划的情况,难以形成整体联动的局面。因此,应该做好这几项工 作:一是尽快建立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库;二是尽快制定整体保护规划,规划要求条 块结合、点面结合,使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系统;三是要尽快形成保护体系, 建立起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1、项目体系,形成高效能的保护 体系,要加强系统组织管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在系统化的原则下,建立有序的 保护网络,克服自发保护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 利用。 3 3 分步实施、长期坚持的原则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和民族众多的国家,产生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所涉及的领域众多,内容复杂,覆盖面广,任务艰巨,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 和人力,要在短期内完成或取得重大的突破都是很难的,因此,必须要有常抓不懈的思想和 行动。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长期坚持的原则。各地在进行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的过程中,要做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统

12、一。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每一时期 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6 年3 期 国际研讨金 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以及社会需求,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来分段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如果阶段目标或工作不断衔接的结果,偏离了长期的既定目标,那么最终要达 到长期目标是不可能的。这些分解后的阶段性目标既是长期目标的规定,又是每一阶段保 护工作的具体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实现途径。 3 4 注重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为保护而保护,必须与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 技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保护有意义

13、。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种保护是没有任何 意义的。进一步讲,我们的这种保护必须要有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和 进步的作用。同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也会更进一步为我们的保护工作 提供更多更好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和环境支持。保护本身就具有发展的意思,我们应 着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经济资源、精神资源与我们的社会发展的 各方面紧密联系起来,思考对它的保护。如何发现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符合我们时代 精神的价值,是我们必须作出的一个选择。 4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 4 1 建立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

14、富的国家,面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世界性课 题,我们一方面要利用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制度相结合方 面做出相应的突破。另一方面应积极寻求知识产权制度以外诸如人权保护、文物保护、自 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民间美术作品保护等多种法律手段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法律制度设计时,以下几点是必须予以重视和认真 研究的。树立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立法指导思想;国内立法要与国际保护接轨; 建立公法与私法相结合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 4 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理论建设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国策的今天,现实要求我们在学术研究方面必须迎头

15、赶 上,要在开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发展、深化理论研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学理论体 系。对于存在于传统文化身上的种种由于历史造成的缺陷,我们应当给予最起码的理解和 尊重,而不应习惯于以简单的、政治化的二元对立观去评价传统文化事项。 中国是个文化大国,我们理应创建起属于自己的成熟的文化学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 系,既不是继续崇尚在阶级斗争年代建立起来的将文化与政治等同起来、继续坚持“非好即 坏”的二元对立的理念,也不能像某些人那样只会盲目地把外国文化理论及其框架原封不 动地照搬进来奉为经典而不去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陈庆云云南财贸学院学报一2 0 0 5 年5 期

16、4 3 3 警支籍爨怛薏黎 4 3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事业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臻护毒物蒺文化事邋中懿作用,至少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黄承民 族语言。当前我园的几十种语言已处于消退和濒危状态,而语言则承载着一切口头文化, 保护语言是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的前提。为此,建议教育领导部门尽快恢复民族地区学 校中原有的“双谣”教学,使语言得以正常延续。第二,传承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口头和毒# 物质文化的理想结果,是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自然的传承和延续。因此,要特别重视对 民族疑闽艺术的传承主体传人及班享土藕整个文化环境的保护。透过学校传承翡方式,不仅 让学生们懂得本民族的艺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从而树 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第三,培养专业人才。高等学校作为人类文化的传习地, 一方甏要主动承挺传承毫物质文化的义务;另一方面应零担培养保护专车物质文化专业人才 的义务,为国家提供文化遗产信息,积极参与文化保护的社会实践,并向世界推广、宣传中 国的非物质文化,增进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