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专题讲解_专题四_近代中国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05389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专题讲解_专题四_近代中国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专题讲解_专题四_近代中国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专题讲解_专题四_近代中国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专题讲解_专题四_近代中国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专题讲解_专题四_近代中国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专题讲解_专题四_近代中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专题讲解_专题四_近代中国(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专题讲解 专题四 近代中国考点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考纲要求】(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

2、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考点解读】本专题是近三年文综考试(全国卷)高考的热点和重点。考查角度较多的从列强侵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五四运动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共的不断成熟、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本部分内容可以把中国人民的抗日与当前的时政热点中美、中日关系联系密切进行问题切入。在题型上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问答题,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试题的难度较大。【例题1】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可为这一历史现象提供较合理解释的是( )A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B民国初年,“政党群兴,党争随起”C民国元年,

3、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D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解题思路】本题考察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根据提干信息分析,建立民主共和体制之后出现了复辟的现象,说明只在制度层面进行了变革,但是并没有深入到认得思想当中。BC属于现象,不属于原因,D项属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措施。答案选A。【答案】A【反思】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并没有推翻专制统治的理论根基儒家思想和经济基础地主土地所有制,所以说,从根本上看辛亥革命失败了。【变式训练1】“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

4、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C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辛亥革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察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把民主主义提高到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度,体现了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材料中侧重思想的变化,A、B项强调的是政治意义;C项说法不正确。【答案】D【方法归纳】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的力量异常强大。(2)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不敢正面去反对帝

5、国主义而耽于狭隘的排满情绪;也不敢从根本上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只满足于清帝退位。)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组织涣散,它既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又缺乏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内部四分五裂。)没有建立独立的革命军队。(革命派虽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往往限于利用会党势力和新军力量进行军事冒险,而始终未建立和掌握一支自己的军队。)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是人民最迫切的要求,但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人民群众热情丧失;也由于资产阶级害怕人民,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在中外反动势力进攻下孤立无援。)考点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

6、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纲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考点解读】近代中国经济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之一,特别是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近代中国经济史的地位正处在不断上升中。在复习时要注意两条线索:一,结合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通过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衰落的学习,形成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认识,进

7、而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二,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部分在考试中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题目的前后联系性较强,难度较大。【例题2】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属于图中第3阶段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欧洲国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图中第3阶段发展的时间是1912年1919年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欧洲列强展示放松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所以答案选B。【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

8、天,这说明了,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也说明了要实现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变式训练2】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914-1918年应是A055个 B 25个 C 3个 D 46个【解析】按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在19121919年进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而题目中的四个时间段正好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长生到黄金时

9、期这个时期,这个时候总的趋势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而19141918年正处于最高峰,故年均注册数应该是最高的,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方法归纳】多角度分析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从发展趋势上看,民

10、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考点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纲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考点解读】本考点在高考中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在知识点分布上主要是以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为主。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以选择题为主,题目难度中等。本专题讲述的是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本专题学习可以从各个阶级为切入点,了解当时社会的各个阶级提出的不同主张,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应的运动,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阶级的特点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和比较他们不同的主张,找出形成不同结果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例题3】“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地主阶级改革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题思路】分析材料主张兴办学堂、议院、“君民一体”等,结合所学,符合资产

12、阶级维新派的主张,资产阶级给新派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等,本题选C项。【反思】每个阶级都会从自身的阶级性出发,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提出相应的主张。地主阶级主张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反对政治制度的变革。资产阶级倡导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种差异是由其阶级性决定的。【变式训练3】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 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13、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分析陈独秀在材料中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指新文化运动,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功绩有: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最主要的功绩选B项。【答案】B【方法归纳】注意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征;(1)从发展的阶段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主要呈现出向西方学习的特征。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即: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阶段,学习以坚船利炮为核

14、心的西方物质文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其指导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后到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内容是仿效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其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时期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这一阶段,主要内容为在思想领域掀起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封建思想;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教材所述为限),主要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具体的国情,探索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路线和政策。(2)思想的发展具有继承性。近现代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就是继承了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但又有一定变化。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

15、一致的,因而是量变。而早期维新派又是洋务派转化而来了,他们也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就是质的飞跃。(3)思想的发展具有层次性,各阶级思想的具体实践效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专题训练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的实施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