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699.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1053179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69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69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69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69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69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69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699.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芝华中学17-18下高二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卷1、 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满分50分)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2、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3、(2013广东惠州)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

2、以我乱天下法。”这里的“天下法”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皇位世袭制4.(2012年济宁质检)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5、(2016届广东肇庆市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 )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B民

3、族文化影响制度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中央强化地方管理6、“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7、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8、.(2016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期中历史试卷)19世纪中期,英国人看穿了天国,认为其虚弱无力、不堪扶持,所以泰晤士报严正表示,“叛军”已经

4、成为“阻挡我们摘取金苹果的龙,最终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此处“选边”的含义是A没有太大作用了,干脆淘汰 B保持中立,静观其发展C没有利用价值了,让其靠边站 D放弃中立,参与镇压“叛军”9、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10、(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2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A辛亥革命胜利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5、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2016届江西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试卷)“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报据上述表述可以推断,该时期指的是A.新文化运动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大革命时期 D.土地革命时期12、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说法有误的是 A革命任务上具有一致性 B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C革命前途上具有共同性 D后者更适应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势13、(年北京卷文综18)表一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

6、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表一目录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三十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四十筹建新中国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14、(2016届天津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下毕业班联考(二)文综历史卷)1935年6月中旬,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川西汇合,实力增强,中共中央进一步突出了“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包含的意图主要是( )A接通苏联,获取援助 B积蓄力量,准备反攻C打破围剿,开始长征 D主动出击,国共合作15、(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25)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

7、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文中情景发生于( )A.淮海战役胜利后 B辽沈战役胜利后 C.渡江战役胜利后 D平津战役胜利后16、(2016届江西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下期中联考文综历史卷)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党的工作中心开始转移C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7、(2016届四川宜宾县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卷)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A人

8、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18、(2016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卷(二)历史卷)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9、19、(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港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中国1978年宪法序言写道:“我们要坚持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准备对付社会帝国主义(指苏联)和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和颠覆。”这说明1978年宪法A. 仍然未摆脱“左”倾思想的影响 B.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C. 纠正了过去有关阶级斗争的提法 D. 为后来拨乱反正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16届贵州习水县一中高三下期中历史试卷)下图是北京王府井大街“四联”理发馆的场景图。图中对联是“剪刀不留情专截牛仔裤,推子要革命去你阿飞头。横批:兴无灭资”。这说明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存在障碍

10、 B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C阶级斗争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 D“文革”期间仍存在个体私营21、(2016届福建福州市八中高三第四次质检历史试卷)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1982年宪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这典型说明A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 B中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C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22、(2016届贵州遵义高三第二次联考(期末)文综历史试卷)对以下两张照片内容理解错误的是A.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都认可“一个中国”C体现海峡两岸对实现国家统一途径的认识

11、不同D“一国两制”方针表明大陆已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2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 B. 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C. 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 D. 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24、(山东省莱芜市2017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示意图。其中20世纪九十年代建交国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

12、是A. 中苏重新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B. 重视周边外交,上海合作组织建立C. 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苏东发生剧变,许多国家宣布独立25、(吉林省长春市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四)文综历史试题)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国家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A. 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小题

13、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1分第29小题15分,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为考试官,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命于落第试卷中再择卷复阅,增录北方人。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并亲自策问,取录61名。因所录者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摘编自明初南北榜案材料二: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鸦片战争时,在

14、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中国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摘编自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材料三:1853年,杜威廉和他的助理,原商务部次长诺斯科特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构成,在这份报告中有两条重要的内容直接促成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废除个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第二,行政事务分为决策类与执行类,实行两官分途而治。 摘编自秦勃两官分途下的西方文官制度:挑战与变革(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科举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异同。(4分)(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的认识。(2分)27、2017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战场名称开始时间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