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练)(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00828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练)(含解析)(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基础训练】1、(17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

2、荣擒葛荣于滏口。 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率众二万攻颍。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诸将成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尧雄等必以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愿勿疑也”遂入颍川。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士众用命,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师还。魏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武成初,与贺兰祥讨

3、土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 (选自周书,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B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C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D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宇文贵字永贵”,古人幼时命

4、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B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魏废帝,谥号。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或褒或贬的评价。秦穆公、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谥号。D“邑万户”指食邑万户。邑万户之人被称“万户侯”,泛指高官贵爵,作为封建社会一个特殊阶层,拥有很高社会地位。【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B项,表述错误,唐太宗、宋太祖为庙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表

5、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宇文贵的出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母亲怀孕时曾梦见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并对她说这个孩子能带来长寿和富贵。B宇文贵面对危急局势能从容应对。援救颍川时,面对比己方强大的敌人,他力排众议,最终以少胜多,击败强敌。C宇文贵有为政之能。镇蜀期间,他曾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的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使蜀地的治安状况得到好转。D宇文贵在小的时候就意欲从戎。他勇谋兼具,一生遇到的大小战事都未曾遭过败绩,并且凭借显赫的战功而封侯晋爵。【答案】D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

6、,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击,贵每奋击,辄破之。(2)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答案】(1)后来,宇文贵护送源子雍返回,贼军又到处聚合,出兵半路阻击(宇文贵等人),宇文贵每次奋力反击,总是击败贼军。( “屯聚”、“邀截”、“辄”)(2)宇文贵的部将都认为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不可与敌兵争胜。宇文贵说:“兵势变化,本来就不可以按照常理来讨论。( “争锋”、

7、“固”、“可以”)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

8、。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宇文贵字永贵,他的祖先是昌黎大棘人。他的母亲在刚怀孕时,梦见有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说: “赐给你这个孩子,会使你长寿和富贵。”等到生下来之后样子和梦中的孩子长得很像,所以就用永贵作他的字。他小时候跟着老师读书,曾放下书本感叹说:“男儿应当提着宝剑、骑着骏马纵横疆场来博取公侯的封爵,怎么能像先生一样做一个文学博士啊!”魏正光末年,贼军围攻夏州,刺史源子雍据城坚守,命宇文贵为统军。宇文贵前后经历数十次战斗,军中将士都佩服他的勇敢。后来,宇文贵护送源子雍返回,贼军到处聚合,出兵半路阻击(宇文贵等人),宇文贵每次奋力反击,总是击败贼军。宇文贵

9、后来跟从源子雍讨伐葛荣,兵败逃奔邺城,遭到葛荣包围。贼军多次前来进攻,宇文贵总是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出战,贼军不敢抵挡他的锋芒。但是贼军实在众多,包围久久不能解除。于是,宇文贵就从地道悄悄出来,北上面见尔朱荣,陈述贼军兵势,尔朱荣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宇文贵跟随尔朱荣在滏口活捉葛荣。大统初年,他与独孤信进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献出颍川投降,东魏派遣将领尧雄、赵育率领两万士兵来攻打颍川。宇文贵从洛阳率二千人马前去救援,大军驻扎在阳翟。宇文贵的部将都认为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不可与敌兵争胜。宇文贵说:“兵势变化,本来就不可以按照常理来讨论。尧雄等人必定认为颍川孤立危急,力量不能与他们匹敌,而且认为

10、我们兵少力弱,孤军冒进,如果全力进攻颍川,一定会很容易就能攻破。如果颍川沦陷,我们在这里还能干什么?如果前进据守颍川,有城池可以据守。尧雄见我们入城,出乎他的预料, (那么他们)进攻就会犹豫不决,退兵就会没有可能。然后(我们)与各军全力进击,即可所向披靡。希望各位不要迟疑。”于是便进入颍川。尧雄等人率领军队逐渐向前推进,宇文贵率领上千士兵背靠城池,摆下阵势,与尧雄交战,他的马被流矢射中,便持短兵器步行着与敌人战斗。士兵都非常遵奉命令,尧雄大败,迅疾逃跑,赵育于是投降。军队回师。魏废帝三年,朝廷下诏命宇文贵代替尉迟镇守蜀地。原先,蜀地劫犯盗贼很多,宇文贵便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的勇士,命他们督责

11、搜捕,蜀地因此平静。武成初年,他与贺兰祥一起进讨吐谷浑。大军返回后,他又被晋封为许国公、食邑万户。2、(17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时有旱蝗、日食、地震之变,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

12、悚然。擢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襄益任职论事,无所回挠。吕夷简平章国事,宰相以下就其第议政事,襄奏请废止之。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复修起居注。唐介击宰相,解盛怒,襄趋进曰:“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既贬春州,又上疏以为此必死之谪,得改英州。进知制诰,三御史以论梁适解职,襄不草制。后每除授非当职,辄封还之。帝遇之益厚,赐其母冠帔以示宠,又亲书“君谟”两字,遣使持诏予之。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襄精吏事,谈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敢欺。治平三年,丁母忧。明年卒,年五十六。赠吏部侍郎。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于

13、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尝饮会灵东园,坐客误射矢伤人,遽指襄。他日帝问之,再拜愧谢,终不自辨。(节选自宋史蔡襄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B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C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D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

14、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答案】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称号,如“仁宗”。B“擢”表示官职提拔、提升,同样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右迁、升、拔、陟、徙等。C“制诰”指皇帝的诏令。“知制诰”本意指掌管为皇帝起草诏令事务,后用作官名。D古代官员在“丁忧”其间不得为官。若有特殊原因,国家也可丁忧者为官,称为“夺情”。【答案】B【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在课文和课文注释中出现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文本中该词的含义进行认证分析,来确定正误。题中D项错误,“徙”只是

15、一般的调动官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宾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蔡襄心怀正义。范仲淹、余靖、九洙、欧阳修遭贬,他作诗讥讽高若讷;余靖、欧阳修、王素重获重用,他又作诗称贺。B蔡襄不畏权贵。吕夷简执政期间,宰相以下的官员到他的府中商议政事,蔡襄得知后,上奏请求废止此事。C蔡襄敢于直言。唐介因攻击宰相而触怒皇帝,蔡襄进言为其求情,结果先后被贬至春州、英州。D蔡襄精明强干。在任开封知府期间,蔡襄轻松处理各种事务,侦破奸恶揭发隐秘,下属官吏心怀敬畏。【答案】C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

16、,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襄趋进曰:“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2)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答案】(1)蔡襄急速进言说:“唐介实在狂妄愚蠢,但念他出于进忠,希望(皇上)保全宽恕(他)。”(2)他对朋友崇尚信义,听说朋友去世,就不喝酒吃肉,设置灵位哭泣。【解析】翻译文言文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析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句式,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