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表达技巧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00280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表达技巧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古诗表达技巧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古诗表达技巧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古诗表达技巧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古诗表达技巧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表达技巧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表达技巧汇编(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辅导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详解(上),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一、描写的技巧,描写是进行绘声绘色绘形的描画和摹写的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表达效果。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侧面烘托) 根据描写的角度和着眼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描写,使人一目了然 ; 侧面描写,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

2、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描写美丽的荷花靠向采莲女脸边,在脸两边开放,从而写出“人面荷花相映红”的采莲女子的美,其描写角度极好。,2.细节描写(工笔细描)和白描,按描写的文笔来分,描写又可以分为细节描写和白描,细描指采用工整的细腻的笔法,把描摹对象纤毫必现的绘画出来,笔法细腻,形象丰满。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

3、。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着”的效果。,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

4、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温庭筠),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灸人口的名句。它的语言结构有什么特点?它集中地表现了什么内容?怎样表现的? 这句诗的语言结构特点是纯用名词组合(即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

5、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3.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由诸葛亮的祠堂写到这位蜀汉贤相的一生事业。其颈联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之所以显得格外厚重,就是因为它所包容的内容异常丰富:前一句,抵得一

6、篇隆中对,后一句,抵得两篇出师表;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他与先主刘玄德的君臣遇合,从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他治蜀的政绩和北伐的功业;“天下计”言其宏图,“老臣心”表其忠贞;。类似这种手法,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4.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化静为动)描写景物还应该注意从远近、高低、俯仰、上下、左右、点面、正侧、动静、虚实、明暗、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描写。,1)观察角度: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

7、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2)色彩渲染,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

8、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3)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诗词如书画,既讲究虚实相生,也追求动静相谐。动即运动,静即静止,静止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运动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二者结合则能相得益彰,形成“应物象形”、“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以静衬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三句都直

9、接从动态的角度展现瀑布奔涌而下、气势磅礴的动态之美,惟第二句则从静态的角度惟妙惟肖地表现出瀑布倾泻喷涌的动态之美,尤其是动词“挂”字更为传神,偌大的瀑布,谁能有这样的伟力将它挂起呢?显然,这正是化动为静带来的奇效,远远望去,那倾泻的瀑布不正像一条巨幅的白练挂在山间吗?真可谓以静衬动,一字居要,更显瀑布之冲天直下的动感和气势。,以动衬静,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上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

10、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下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抒发一种闲情逸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 柴(唐王维),这是一首隐逸诗,作者写出了空山的宁静、幽深。作者在渲染空山的静时采用了以闹衬静的方法外,还用了以景衬静景的方法:返影(斜阳返照)宁静详和,静静地照在深林里的青苔上,更显深林的幽与静以“返影”衬空山的幽静。,二、抒情的技巧,(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即事抒怀,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喜怒的一种抒情方式,诗人在诗作

11、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尤见其豪爽与飘逸之风。,(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 (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古抒怀、用典抒情、叙事抒情等)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

12、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诗词常用意象,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代表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2、借“月”托“雁”

13、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

14、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尤侗闻鹧鸪,4、“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5、别时“长亭”“柳”依依,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何处是归程?

15、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6、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7、“乌鸦”“燕子”系兴衰,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 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16、秋思,8、“草木”仍在人事移,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诗经黍离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名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