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60197.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94154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6019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6019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6019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6019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6019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6019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860197.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时 间:100分钟 分 值:11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1、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上正前方的小桶中水平抛球,结果球划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前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则下次再水平抛球时,可能做出的调整为()A.增大初速度,提高抛出点高度B.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C.初速度大小不变,降低抛出点高度D.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2、质量为1t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图1所示.不可求( )A.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B. 前10

2、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C. 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D.15 s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建立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一般轨道卫星.关于这些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5颗同步卫星的轨道距地高度不同B.5颗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C.导航系统所有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导航系统所有卫星中,运行轨道半径越大的,周期一定越大4、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

3、A. B. C. D.5、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至停止,则()A.质量小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小 B.质量大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小C.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 D.质量大的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多6、质量m100 kg的小船静止在平静水面上,船两端载着m甲60 kg、m乙40 kg的游泳者,在同一水平线上甲向左、乙向右同时以相对于岸3 m/s的速度跃入水中,如图所示,则小船的运动速率和方向为 () A0.6 m/s,向左 B3 m/s,向左 C0.6 m/s,向右 D3 m/s,向右7、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

4、面上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势能为mghB物体在最高点处的机械能为mv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8、质量为m的物体,以v0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时的速度为v1,且v10.5v0,则()A上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比下滑时大B上滑和下滑的过程中支持力的冲量都等于零C在整个过程中合力的冲量大小为D整个过程中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为9、(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B.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 同一物体的动量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5、10、(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将小球拉至A点,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与A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的B点时,速度大小为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等于mv2B.小球由A点到B点机械能减少mghC. 小球到达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D. 小球由A点到B点克服弹力做功为mghmv211、(多选)据报道,美国计划从2021年开始每年送15 000名旅客上太空旅行。如图所示,当旅客围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时, A、B为运动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则 ( )A. 在A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

6、的角速度B. 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B点的加速度 C. 由A运动到B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D. 由A运动到B过程中引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12、(多选)如图所示,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绕固定点O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T,拉力FT与速度的平方v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象中的数据a和b包括重力加速度g都为已知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数据a与小球的质量有关B.数据b与小球的质量有关C.比值不但与小球的质量有关,还与圆周轨道半径有关D.利用数据a、b和g能够求出小球的质量和圆周轨道半径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9分)13、(13分)某同学利

7、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如图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小球质量m0.2 kg,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时刻t2t3t4t5速度(ms1)4.994.483.98(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 m/s;(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的增量Ep J,动能的减少量Ek J;(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p与Ek近似相等,即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Ep (选填“”“”或“”)Ek,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14、(6分)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

8、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 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2)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分别找到m1、m2

9、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E测量平抛射程OM、ON(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球自由下落d后,沿竖直面内的固定轨道ABC运动,AB是半径为d的光滑圆弧,BC是直径为d的粗糙半圆弧(B是轨道的最低点)小球恰好能运动到C点求:(1)小球运动到B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小球在BC上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重力加速度为g)16、(10分)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

10、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4m,mBmCm,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A与B碰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大小。17、(12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v4 m/s的速度水平匀速运动,将质量为1 kg的物块无初速地放在A端,若物块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2,A、B两端相距6 m,(1)求物块从A到B 所用的时间;(2)求物块从A到B产生的摩擦热是多少?(g取10 m/s2)18、(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没有从木块射出重力

11、加速度为g.求:(1)子弹留在物块后物块的速度v1;(2)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3)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期中考试物理答案1. C 2.B 3. D 4. A 5.B 6. C 7.B 8. C 9.AC 10. AD 11. AC 12. BCD 13.(13分) (1)3.48(3分)(2)1.24(3分)1.28(3分)(3)(2分)存在空气阻力 (2分)14. (6分)(1)C (3分) (2) m1OMm2ONm1OP (3分). (11分)(1)小球下落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MgdMv2 (2分)在B点:NMgM (2分)得:N5Mg (1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12、:NN5Mg (1分)(2)在C点,MgM (2分)小球从B运动到C的过程:MvMv2MgdWf,(2分)得WfMgd (1分)16.(分)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确定A、B间距不变的条件。设A与B碰撞后,A的速度为vA,B与C碰撞前B的速度为vB,B与C碰撞后粘在一起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对A、B木块:mAv0mAvAmBvB (分)对B、C木块:mBvB(mBmC)v(分)由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可知vAv(分)联立式,代入数据得vB4v0(分) 17、(12分)解析(1)木块与皮带间的摩擦力FfFNmg0.2110 N2 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木块加速度am/s22 m/s2.(2分)木块速度达到4 m/s时需时间t1V=a t1 得t1 =2s (2分)l m4 m6 m,(1分)即木块在到达B端之前就已达到最大速度4 m/s,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不再发生滑动.匀速时间t2LABl=v t2 得t2=0.5s (2分)t= t1t2=2.5s (1分)(2)木块滑动过程中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d相v t1l4 m. (2分)所以产生的摩擦热为Qmgd相0.21104 J8 J. (2分)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