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聚集病例调查报告及处置流程2016.1.水城(查筑红)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1090106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聚集病例调查报告及处置流程2016.1.水城(查筑红)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聚集病例调查报告及处置流程2016.1.水城(查筑红)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聚集病例调查报告及处置流程2016.1.水城(查筑红)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聚集病例调查报告及处置流程2016.1.水城(查筑红)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聚集病例调查报告及处置流程2016.1.水城(查筑红)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聚集病例调查报告及处置流程2016.1.水城(查筑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聚集病例调查报告及处置流程2016.1.水城(查筑红)(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医院感染聚集病例调查 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贵州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贵医附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查筑红 贵州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贵医附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查筑红 2015年年8月月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报告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报告 中国近30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中国近30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 检索19802009年30年问国内公开报道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共 352352起,感染人数7656人 , 病死341人,涉及全国3131个省( 地区) 共303303家医院。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1980-19891990-1999 2000-2009 夏季夏季 季节分

2、布季节分布 1 2 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分布 1 以革兰阴性菌(以革兰阴性菌(G-)感染为主)感染为主 病原体分布病原体分布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如何实施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如何实施医院感染暴发调查 同种病原体所致医院感染暴发:如MDROs感染暴 发。 同一感染部位发病率增加:感染暴发集中发 生在病人的相同部位,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可 相同也可不同:如手术切口、注射部位等。 同一医疗机构总感染发病率上升:如消 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不合格引起的 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的三种形式医院感染暴发的三种形式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临床科室医护人员 检验科、细菌室检验报告检验科、细菌室检验报告 医院

3、感染专兼职人员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 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感染管理科科 医院感染暴发的信息来源(早期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信息来源(早期发现) 随时监测院内可能发生的暴发随时监测院内可能发生的暴发 某部门或特定部位如手术 切口发生感染增加 某部门或特定部位如手术 切口发生感染增加 某种病原体引起数例感染某种病原体引起数例感染 怀疑怀疑有暴发的可能性有暴发的可能性 初步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做好组织准备工作初步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做好组织准备工作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发病地点、发病人数、目前患者的基本情 况、相关检查结果等 发病地点、发病人数、目前患者的基本情 况、相关检查结果等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组织调查人

4、员(临床医师、流行病学家、检验医师 等) 组织调查人员(临床医师、流行病学家、检验医师 等) 准备物资(采样设备、试剂;个人防护装备)准备物资(采样设备、试剂;个人防护装备)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调查步骤(1) 1、有资料提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存在的可能 2、确立感染暴发的病例 3、证实暴发的存在,除外假性暴发 4、绘制流行曲线 5、文献复习 6、与部门负责人、微生物科主任、行政领导讨论 7、未发病者与感染病人、可疑传染源或媒介隔离 8、详细记录调查内容。复习感染病例记录,列出 潜在的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调查步骤(2) 9、制定临时控制措施 10、有关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形成假设 11、采用病例对

5、照研究或队列研究证明假设 12、微生物学上证明传染源和传播方式 13、更新控制措施。如果可能,改变政策和操作方法 14、继续监测,明确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15、向有关人员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递交书面报告 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步骤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步骤 核实诊断(定义病例)核实诊断(定义病例) 证实暴发(证实暴发(P0.05) 提出初步假设,确定调查目标,初步控制措施提出初步假设,确定调查目标,初步控制措施 现场调查,寻找感染病人共性,潜在危险因素现场调查,寻找感染病人共性,潜在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分析 实验室资料分析实验室资料分析 总总 结 分 析 结 分 析 核实感染暴发的病例核实感染

6、暴发的病例 关键点:关键点:定义并确定感染病例定义并确定感染病例 感染对象感染对象:病人、医务人员、家属 感染时间段感染时间段:例如:X年X月X日之后/X年X月X日 X年X月X 日之间感染的对象 定义方法定义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根据病原体 注意:注意: 感染病例的定义可以不断修正 充分考虑典型病例和不典型病例 感染地点感染地点:具体科室 四项基本要素四项基本要素 识别暴发识别暴发计算罹患率计算罹患率 确定暴发的存在:确定暴发的存在: 罹患率(罹患率(attack rate):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 发病率。 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 发病率。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7、 罹患率罹患率=(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 计算怀疑流行阶段的罹患率,并与流行前的发病率比较,如果 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 计算怀疑流行阶段的罹患率,并与流行前的发病率比较,如果 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则应开展调查。),则应开展调查。 剖宫产手术切口罹患率:剖宫产手术切口罹患率:15/87100%=17.24%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切口月平均感染率: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切口月平均感染率:0.32%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寻找共性,潜在危险因素寻找共性,潜在危险因素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调查病例、查明感染源及感染 途径、采集标本、采取应急的治疗与控

8、制措施等。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调查病例、查明感染源及感染 途径、采集标本、采取应急的治疗与控制措施等。 寻找感染病人的共性,列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感染病人的共性,列出潜在的危险因素 年龄年龄 基础疾病基础疾病 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 暴露于带菌者暴露于带菌者 有关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形成假设有关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形成假设 结合文献和初步调查结果,形成假设结合文献和初步调查结果,形成假设 传染源传染源 传播方式传播方式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 微生物学方法证明传染源和传播方式微生物学方法证明传染源和传播方式 对可疑感染源进行采样培养,如果检出的病 原体与暴发菌株相同,则可证实假设,不需 进行分

9、析流行病学研究,直接对感染源采取 措施可终止感染的暴发。 对可疑感染源进行采样培养,如果检出的病 原体与暴发菌株相同,则可证实假设,不需 进行分析流行病学研究,直接对感染源采取 措施可终止感染的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 加强感染源的管理加强感染源的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其他控制措施其他控制措施 应根据每次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应根据每次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对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观察。 总结分析总结分析 调查总结调查总结 一次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后,应及时对调 查结果进行总

10、结。总结报告的意义在于总结经验 教训,以防止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一次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后,应及时对调 查结果进行总结。总结报告的意义在于总结经验 教训,以防止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结案报告:本次暴发的概况、调查方法、临床资 料(个案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疾病发生方式 结案报告:本次暴发的概况、调查方法、临床资 料(个案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疾病发生方式 及三间分布、流行曲线及暴露日期的推算、传播 来源、途径等)、实验室资料(病原菌的分离与 鉴定、血清学诊断或分子生物学证据)、调查结 果(暴发原因的假设与验证分析、控制措施的实 及三间分布、流行曲线及暴露日期的推算、传播 来源、途径等)、

11、实验室资料(病原菌的分离与 鉴定、血清学诊断或分子生物学证据)、调查结 果(暴发原因的假设与验证分析、控制措施的实 施及效果评价等)及结论与整改措施等。施及效果评价等)及结论与整改措施等。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处置流程图 接到报告做好记录与调查准备 去现场听取多方面的汇报和快速调查 初次报告 ( 基本情况、诊断?原因?措施?) 初步调查确定感染病例、感染性质、三间分布 可疑感染原因 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进一步调查、分析 进程报告 完善措施 确定感染原因 分析医院感染隐患、影响因素及 措施效果评价 结论与整改 结案报告 初步报告初步报告 1、医院感染暴发科室目前情况(简述)医院感染暴发科室目前情况(简

12、述):患者收治情况、发病患者 隔离情况等。 2、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绘制调查结果一览表)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绘制调查结果一览表):出现感染病例的时 间、目前累计发病例数、首发病例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 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情况、病原 学送检情况)、所有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等。 序号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 号 住院日期 入院诊 断 基础疾病 临床症状、体 征 病原学送检结 果 3、初步调查与分析初步调查与分析: (1)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定义病例,然后通过统计分 析,确认该次事件是否为暴发(感染例数、耐药谱、临床症状)。 (2)重点分析该次事件“三间”分

13、布特点、可能的传播途径和感染 因素、病原学检测结果有无变化、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结果。 (3)推测本次事件的首发病例及理由。 4、初步调查结论初步调查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检 测结果,结合院感暴发定义,初步推断本次医院感染事件是否为暴发。 5、采取的控制措施采取的控制措施。 初步报告初步报告 进展报告进展报告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动态反映该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的主要进 展、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后所取得的效果、事件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前 期工作的总结评价和对后期工作的安排或建议。 最终报告最终报告 在整个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对整个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进行全 面地回顾与总结。对事件的发现

14、、患者的救治、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 情况及其结果、采取的防控措施及其效果、事件发生和调查处理过程 中所暴露的问题予以分析和评论,总结经验教训。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简述整个事件的发生、处置过程、采取措施及目前事件发展情况简述整个事件的发生、处置过程、采取措施及目前事件发展情况 (是否控制)。 2、分别描述所有病例的基本情况分别描述所有病例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 院诊断、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 3、查找传染源查找传染源: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结果。 4、暴发原因分析暴发原因分析:传染源、传播途径。 5、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6、控制

15、效果控制效果。 7、经验教训经验教训。 8、结论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结 合院感暴发定义,推断本次医院感染事件是否为暴发。 案例案例 10月月6日至日至10月月16日该病区共发生日该病区共发生7例患者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例患者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爱婴病房七例疑似切口感染的调查爱婴病房七例疑似切口感染的调查爱婴病房爱婴病房 七例伤口愈合不良患者的调查七例伤口愈合不良患者的调查.doc 关于爱婴病房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 结案报告 关于爱婴病房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 结案报告关于我院爱婴病房剖宫产术后切关于我院爱婴病房剖宫产术后切 口愈合不良的结案报告口愈合不良的结案报告.doc 医院感染暴发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上报 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上报工作平台 ( 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上报工作平台 (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2015年年1月月26日日 医疗机构医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