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美丽的武夷山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88914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美丽的武夷山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美丽的武夷山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美丽的武夷山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美丽的武夷山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美丽的武夷山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美丽的武夷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美丽的武夷山(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青 青 的 山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武夷山的山与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的能力。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武夷山的山与水的特点,体会“入诗入画”的感觉。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美丽的武夷山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溪水随山峰弯曲回转。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这部分介绍武夷山的位置和特点。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句导读: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

2、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段导读:这段话描写武夷山“山”的特点。武夷山的溪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所以叫九曲溪。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句导读:这句话把武夷山的水比喻成一幅风景画,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段导读:这段话描写武夷山“水”的特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这部分具体描写武夷山山与水的特点。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上,在九曲溪上绕着山峰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漂行。溪水轻轻拍着竹筏,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句导读:这句话再一次描述了武夷山之美。

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这部分总结武夷山的美,给人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字 词 导 读 溪:山里的小河沟。转(zhun):也读zhun。奇(q)特:稀奇特异。奇也读j。险峻:陡峭险恶。反义词是平坦。映:映射;映照。游览:从容行走观看(名胜、风景)。古朴:古老质朴。反义词是华丽。 竹筏:用竹子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徐徐:缓缓地,慢慢地。1.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武夷山的山与水的特点。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根据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武夷山的相关资料。一播放课件,感知形象美1.播放介绍武夷山的风光片,让学生对武夷山的美景留下一个感性的认识。2.交流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学生甲:武夷山

4、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0公里。相传唐尧时代的长寿老翁彭祖,有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通河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学生乙:1999年12月1日,武夷山成为我国第四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区。3.谈话导入。同学们想身临其境去领略武夷山的风光吗?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板书课文题目:美丽的武夷山)二通读课文,感知结构美1.自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四个)2.请四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甲:第1自然段写了武夷山的位置和地貌特点。学生乙:第2自然段写了武夷山山势险峻。

5、学生丙:第3自然段写了武夷山的溪水。学生丁:第4自然段写了游览武夷山可以爬山,也可以坐竹筏。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武夷山的景色的?(两方面,武夷山的山和水。)三读想结合,领略意境美1.学习第2自然段。(1)自己轻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武夷山的山有什么特点?(山势险峻、造型奇特。)(2)播放介绍武夷山的风光片,体会武夷山的山势险峻、造型奇特的特点。(3)鼓励学生想象: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还有的像什么?学生甲:还有的像少女。学生乙:还有的像玉兔。(4)读出自己的感受。如“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自

6、己练读。指名汇报读。其他学生想象并说说听出了什么。男女生配合读。(5)小结。武夷山的每一座山峰,就像一幅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2.学习第3自然段。(1)同桌互相读第3自然段。思考:武夷山的水有什么特点?(绕着山峰转、很清、很静。)(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特点体会读。(3)逐句指名读。其他学生想象那种画面并说说听出了什么。学生甲:第一句话我听出了“九个弯”,说明武夷山的水蜿蜒流过。学生乙:第二句话重点突出了水清得怎么样,说明武夷山的水清澈见底。学生丙:第三句话重点突出了“一面镜子、水上的风景画”这些词语,说明武夷山的水波平如镜。(4)播放介绍武夷山的水的风光片,进一步体会水的特点。3.学习

7、第4自然段。(1)齐读第4自然段,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在武夷山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2)集中交流。学生甲:坐在竹筏上漂行,随波逐流,尽览秀丽的山水风光,人们有入诗入画的感觉。学生乙:坐在竹筏上漂行,抬头可览奇峰,俯首能赏秀水,侧耳可听溪流声,伸手能撩碧波,人们自然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四总结全文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我们被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深深迷住,我们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五巩固练习请学生试着当小导游,在音乐的伴奏下介绍武夷山。评选最佳小导游。1.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特别是画面与语句的有效融合,能使学生较好地体会到文章的美好意韵。例如:在教学描写九曲溪漂流的一段文字时,

8、首先播放一段九曲溪漂流的录像,并在学生的欣赏过程中进行这段文字的范读。然后请学生谈一谈,坐在这竹筏之上顺流而下,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最后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引出本段文字中的一个关键词“入诗入画”。教师说:“在九曲溪上漂流的感觉多么美妙啊,就像走进了一首诗,走进了一幅画,这就叫入诗入画!你能把这种入诗入画的感觉读出来吗?”2.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自始至终紧扣文本的一词一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例如:课文的第2自然段把武夷山山峰的山势险峻和造型奇特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谈谈对武夷山的印象。通过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武夷山的山峰造型奇特、山势险峻的特

9、点,从而引出句子“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为了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教师可把从网上找来的一些武夷山山峰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且告诉学生:如果你能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这些山峰的样子,你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好!从而教给学生一个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在学生读好句子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出示一些其他山峰的图片,让学生看着这些图片来说一说这些山峰像什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将武夷山山峰“造型奇特”的特点再一次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里。1.照样子,写句子。例:溪水平静。溪水像一面镜子一样平静。(1)树叶落下来。树叶像蝴蝶一样落下来。(2)老师

10、关心我们。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2.我国有许多名山,把你知道的或游览过的写下来。黄山泰山华山嵩山庐山衡山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生字卡片。一检查复习请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同学们一起游览武夷山。二识字、写字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接龙认读。西北部通向沙石风景爬山缓缓入诗入画2.分组交流识记字的方法。3.集中汇报。学生甲:我们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生字。讠+寺=诗,日+京=景,日+取=最,氵+少=沙。学生乙:我们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认识生字。“桶”去掉“木”加上“辶”就是“通”。学生丙:我用形象法记忆了“爬”字。“爪”子“巴”在地上,就是“爬”。4.重点指导“爬”的写法。爬

11、:第四笔“”要写得舒展些,托住“巴”。5.学生书写生字并及时反馈。三扩词练习1.分组说说每个生字还能组什么词。2.集中交流。通:通过通知通道交通沟通四通八达景:景色美景景物雪景良辰美景诗:诗人古诗散文诗诗情画意美丽的武夷山部最通沙景爬诗一堂语文课,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人文的熏陶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本课生字的环节中,设计一个拼图游戏,学生一边认读生字,一边拼出一幅小猕猴的图片,从而让学生了解这些小猕猴在武夷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引导学生领悟:保护它们的家园,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1.比一比,再组词。部(部队)陪(陪伴)沙(沙子)纱(纱布)顶(顶部)领(领导)缓(

12、缓慢)暖(暖和)景(景色)影(影子)静(静止)清(清静)2.照样子,写词语。例:弯曲(弯弯曲曲)安静(安安静静)仔细(仔仔细细)许多(许许多多)辛苦(辛辛苦苦)明白(明明白白)认真(认认真真)武夷山福建第一名山。福建省内喀斯特地貌景观集中地。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桃源洞、流香涧、卧龙潭、虎啸岩等名胜和冲佑万年宫(武夷宫)、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及历代摩崖题刻。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特产“武夷岩茶”、方竹及灵芝。真山水、纯文化是武夷山最大的特点。真山水,真就真在全无人工斧凿的痕迹,连空气都显得古老而清新。武夷山拥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武夷山山不高却有高山的气魄,水不深却集水景之大成。一条幽深清碧的九曲溪盘绕于丹崖群峰之间,如万马奔腾,气势雄伟,千姿百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