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17—18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43315.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69672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17—18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433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17—18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433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17—18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433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17—18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4331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17—18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4331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17—18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433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17—18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43315.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口中英文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考试范围:必修三(第一、二、三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侯绍斌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6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山地派。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是()A颁布“解负令” B划分四个选区C划分公民等级 D设四百人会议 2王觉非等译著

2、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组成“四百人会议”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ABCD3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4如图展示的是古代雅典的轻装步兵,该兵种是当时雅典军队的三大兵种

3、之一。轻装步兵装束简单,手持简易的武器。在梭伦执政时期,轻装步兵主要来源于第四等级,主要是因为该等级()A政治地位较高,很少参与作战B交纳赋税太多,无力参与作战C拥有财产较少,所尽义务较小D拥有财产较多,所尽义务较小5下列关于四百人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元老院长老会议的常设机构,具有预审提案、准备决议等职责B实际上掌握了全国的最高司法权C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统治权D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并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6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指出,在梭伦的宪法中,第一而且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院申诉的权利。这些举

4、措()A避免了专制独裁政治的出现B确立了雅典的司法制度C开辟了主权在民的新路 D促进了雅典精神文化的繁荣7观察下图,图示中的、应分别填写的内容是()A贵族、奴隶B平民、君主C贵族、平民D贵族、君主8梭伦改革带有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因为()A改革措施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梭伦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不足C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 D梭伦改革触犯了贵族利益9 “大变革时代”是指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社会生活方式巨变的时期。最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历史事件是()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民族融合10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与中原各国变法相比,商鞅变法虽晚但后来居上,成为影响最深远

5、、变革最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这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列不属于“众多因素”的是()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吸取各国变法的经验和教训C以民为本、缓和了阶级矛盾 D顺应时代发展潮流11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改革史时做了如下总结,符合史实的是()A李悝和商鞅都提倡“赏罚分明”B管仲和商鞅都鼓励商业的发展C管仲和李悝都废除了井田制D商鞅和李悝都致力于维护贵族的利益12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主要针对旧贵族,认为楚国的弊端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必须清除。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旧

6、贵族C实行以法治国D废除分封制13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吴子料敌:“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够起到鼓舞上述风气形成与发展的是()A奖励军功,实行军功授爵制B “废井田,开阡陌”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D普遍推行县制14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对“轻罪重罚”评价错误的是()A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国家的稳定B树立了变法的权威C给

7、了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借口D刑法严酷,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15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的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16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以上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A个人品质B客观效果C为尊者讳D生产力17陈寅恪先生指出

8、:“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B促进民族融合C提高鲜卑族的地位D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18叶适旧学纪言卷十三称:“刘、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材料反映了鲜卑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A如何解决民族问题B如何统治汉人C如何缓和阶级矛盾D如何发展封建经济19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

9、有开创性的是()A颁布均田令B实行府兵制C汉化政策D整顿吏治20北魏时期,孝文帝始颁俸禄制,并建立了考绩制度。北魏以至齐、周执行均颇为严格,而南朝几无定制,造成了上下相率、肆意搜刮百姓的后果。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全面的是()A孝文帝改革对北朝历史影响深远 B俸禄制与考绩制度形成相互配合C南朝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 D制度是影响吏治状况的重要因素21“(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A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大B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10、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22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臣旧将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A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B黄帝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D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23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明帝”“孝武帝”等。这充分反映出()A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B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C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2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

11、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25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梭伦十年不回的主要原因是他() A认为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无法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 D想漫游外国考察政治26“梭伦的改革很受欢迎,但没有完全解决雅典的问题。”改革后,雅典的状况是 取消债务

12、奴隶制 公民按照财产分为四个等级 设立五百人会议部分公民无法获得“观剧津贴” A BC D27“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主要是因为()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改革成效显著C取信于民D贵族的势力被铲除28、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重农抑商的实施B商品经济的发展C农耕经济的繁荣 D争霸战略的实现29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

13、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30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民族融合的潮流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ABCD第 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君书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梭伦材料三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据材料一,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