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资料之寒热证PPT课件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11060833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教学资料之寒热证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中医学教学资料之寒热证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中医学教学资料之寒热证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中医学教学资料之寒热证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中医学教学资料之寒热证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教学资料之寒热证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教学资料之寒热证PPT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 证,定义:指感受寒邪,或阴寒内盛,或阳 气虚损所表现出的一类证候。,第一节 表寒证,定义: 风邪之邪侵袭肌表所表现的症候。 常由风寒袭表,腠理闭塞,或风邪袭表, 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所致。,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一) 表实寒证: 寒证的临床表现 + 恶寒甚、无汗、身痛、 鼻塞流清涕、气喘、 脉浮紧。 (二)表虚寒证: 寒证的临床表现 + 恶风、自汗、鼻鸣 干 呕、脉浮缓。,二、治疗法则,解表散寒,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平喘,利水 应用: 1.风寒表实证 2.咳嗽 3.水肿 用量用法:1.5-10克;生用发汗力强,麻黄,桂枝,性味归经:辛、甘,

2、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阳通阳。 应用:风寒表虚证;调和营卫;温经通阳 用量用法:3-10克,紫 苏,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发表散寒,解鱼蟹毒。 应用:外感风寒表证;气滞胸闷; 用量用法:3-10克,生 姜,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风寒表证;胃脘冷痛;止呕 用量用法:3-10克,香 薷,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和中话湿,利水消肿。 应用:外感风寒加暑湿证;脾虚水肿 用量用法:3-10克,荆 芥,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止血。 应用:风寒表证;风疹瘙痒;止

3、血 用量用法:3-10克 ;止血炒炭用,防 风,性味归经: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应用: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风疹瘙痒;风痹;破伤风 用量用法:3-10克,羌 活,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用:风寒表证;痹证; 用量用法:3-10克,细 辛,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应用:风寒表证;痹证;止痛 用量用法:1-3克 反藜芦,白 芷,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解表,止痛,祛风盛湿,消肿排脓。 应用: 风寒表证 ; 头痛;鼻渊; 带下; 皮肤瘙痒

4、疮疡肿毒 用量用法:3-10克,四、常见证型治要 (一)风寒束表证,临床表现:恶寒甚、或有发热,无汗、头 身疼痛、或鼻塞留清涕、气喘 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方法:发表散寒。 代表方剂: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二)风袭表疏证,临床表现:发热、恶风 、头痛、自汗出,或 鼻鸣干呕,舌淡红,苔薄白,脉 浮缓。 治疗方法:疏散风邪,和营解表。 代表方剂: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炙甘草 生姜 大枣,第二节 里 寒 证,定义: 寒邪直中脏腑经络,阴寒内盛,或阳 气虚衰所表现的症候。 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因内伤久病, 阳气耗伤,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所 致。,一、 临床表现,恶寒喜暖,面色苍白,肢冷

5、倦卧, 口淡不渴,痰涎,涕 清稀,小便清长 , 大便稀溏,舌 清苔白面润滑,咏迟或紧。,二、治疗法则,温里散寒。,三、常用中药 附 子,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归心、肾 、脾经 功效:回阳求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 亡阳证; 脏腑阳气衰弱; 心阳虚 ; 肾阳虚; 脾阳虚; 痹证 用量用法:3-15克,干 姜,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应用:脘腹冷痛;胃寒呕吐; 亡阳证;寒饮内停 用量用法:3-10克 止血炮姜,肉 桂,性味归经: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应用: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脾肾阳虚:脘腹

6、冷痛、食少便溏、下元虚冷; 痛经闭经; 寒湿痹痛; 用量用法:2-5克,吴 茱 萸,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 归肝、脾、胃经。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 应用:脘腹冷痛 久泻与五更泻 头痛 呕吐吞酸 外用止痛 用量用法:1.5-5克,小 茴 香,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祛寒止痛,理气和胃。 应用:脘腹冷痛;痛经闭经 用量用法:3-8克,高 良 姜,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经。 功效:温中止痛。 应用: 脘腹冷痛; 呕吐泻泄 用量用法:3-10克,四、常见证型治要,(一)寒滞经脉证 临床表现:恶寒,肢体冷痛,拘急或麻木, 肤色紫暗或苍白,苔白,脉弦 紧。 治

7、疗方法:温经散寒,通阳止痛。 代表方剂:乌头汤 乌头 麻黄 芍药 黄芪 炙甘草 白蜜,(二)寒滞胃脘证,临床表现:胃脘冷痛,痛势急剧,喜温, 呕吐清水,恶寒肢冷,苔白, 脉弦紧。 治疗方法:温胃散寒。 代表方剂:良附丸 高良姜 附子,(三)寒滞心脉证,临床表现:恶寒畏冷,心胸闷痛,遇冷痛 增,得温痛减,苔白,脉沉迟 或沉紧等。 治疗方法:行气散寒,通阳宣痹。 代表方剂: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 厚朴 薤白 桂枝 瓜蒌,(四)寒滞肝脉证,临产表现:少腹冷痛,或阴器收引疼痛, 或巅顶疼痛,遇寒痛增,得温 痛缓,恶寒肢冷,呕吐清涎, 苔白 ,脉弦紧。 治疗方法 :暖肝散寒,温阳行气。,代表方剂:1.天台

8、乌药散 乌药 木香 小茴香 青皮 高良姜 槟榔 川楝子 巴豆 2.吴茱萸汤 吴茱萸 人参 大枣 生姜,复习思考题,麻黄、桂枝、干姜、附子的临床功效? 小茴香、吴茱萸的临床功效? 风寒束表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风袭表疏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热 证,定义:指感受火热阳邪,或阳热亢盛, 或阴虚阳亢所表现出的一类证候。,第一节 表 热 证,定义:指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卫表的一类 证候。 多由风热之邪犯表,热郁肌凑, 卫表失和所致。,一、临 床 表 现,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少汗或无汗, 或见头痛,咽痛,咳嗽等症,舌质边 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二、治疗法则,清热解表,三、常用中药 薄 荷,性

9、味归经:辛,凉。入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应用: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 咽喉肿痛等风热壅盛之证; 头痛、目赤等风热上攻头目之证; 麻疹不透。 用量用法:3-6克,牛 蒡 子,性味归经:辛、苦,寒。入肺、胃经。 功效:疏风散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应用:外感风热证; 麻疹初期; 热毒疮肿及痄腮。 用量用法:3-10克,桑 叶,性味归经:苦、甘,寒。入肝、肺经。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应用:外感风热证; 肝经实热证; 血热吐血轻证 用量用法:6-12克,菊 花,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入肺、肝经。 功效:散风清热,清肝明目。 应用: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证; 目赤肿痛;

10、 头痛、眩晕。 用量用法:10-15克,柴 胡,性味归经:苦,微寒。入肝、胆经。 功效: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应用:少阳证; 项强头痛; 胁肋胀痛; 下痢,脱肛,子宫下垂,倦怠,短气。 用量用法:3-10克,葛 根,性味归经:甘、辛,凉。入脾、胃经。 功效: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升津。 应用: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 麻疹初起; 腹泻; 消渴。 用量用法:9-15克,蝉 蜕,性味归经:甘,寒。入肝、肺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息风解痉, 退翳明目 应用:外感风热及温病初期; 麻疹初期; 风疹,皮肤瘙痒; 小儿惊风,痉挛,夜啼,破伤风; 目赤翳障,羞明涩痛,多泪。 用量用法:3-

11、6克,四、常见证型治要 (一)风热犯表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全身 不适,头痛,口微渴,或有咽 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疗方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剂:银翘散 连翘 银花 桔梗 薄荷 竹叶 生甘草 荆芥穗 淡豆豉 牛蒡子 鲜芦根,(二)风热犯肺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身痛或咽痛, 咳嗽,气喘,舌尖红,苔薄黄, 脉浮数。 治疗方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代表方剂;桑菊饮 桑叶 菊花 杏仁 连翘 薄荷 桔梗 甘草 芦根,第二节 里热证,定义:指邪热在里所表现出的证候。 常因热邪由表传里; 寒、湿等阴邪化热入里; 热邪直入脏腑等所致。,一、临床表现,身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喜冷饮,

12、 心烦或躁扰多言,面红目赤,小便色黄, 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甚则焦燥干黑, 脉滑数或洪数。,二、治疗法则,以解热为主,辅以燥湿、凉血、 息风、解毒等法。,(三)常见中药 石 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应用:气分证; 咳嗽痰稠,发热; 头痛,牙龈肿痛等胃火上炎证; 消渴; 疮疡多脓之证。 用量用法:15-60克,知 母,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解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温热证; 阴虚火旺; 咳嗽、痰黄或燥咳、痰稠之肺热, 肺阴虚, 消渴。 用量用法:6-12克,栀 子,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心除烦,清热利湿,凉

13、血解毒。 应用:烦热郁闷,躁扰不宁,虚烦不得眠; 黄疸等肝胆湿热郁结; 热淋等下焦湿热; 吐血,纽血,尿血等血热妄行。 用量用法:6-9克,黄 芩,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脾、 大肠、小肠。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热病壮热不退 ;肺热咳嗽;湿热下痢; 热淋;肿痛诸疮;胎热不安; 吐血,咳血,纽血,便血,血崩。 用量用法:3-9 克 清热生用 安胎炒用 清上焦热酒芩 止血炒炭用,黄 连,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肝、大肠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呕吐; 泻痢; 壮热,烦躁,神昏谵语。 火毒痈疡; 吐血,纽血。 用量用法:1.5-4.5克,黄 柏,性味归经:

14、苦,寒。归肾、膀胱、大 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应用:湿热痢疾; 湿热黄疸; 湿热带下; 骨蒸盗汗 痈肿疮疡,湿疹。 用量用法:3-12克,大 黄,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 肝、心经。 功效:泻火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应用:腹满疼痛,热结便秘; 吐血,纽血 ,目赤,咽痛,牙龈肿痛; 产后腹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 用量用法:3-12克 泻下生用 化瘀酒制 止血炒炭,龙 胆 草,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胃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火。 应用:湿热黄疸; 阴肿阴痒; 目赤肿痛,胸胁刺痛,耳聋耳鸣等肝 经实热证。 用量用法:3-6克,连 翘,性味归经:苦,微寒

15、。归肺、心、胆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应用: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高热,烦躁,神昏等热邪陷入心包证; 痈疮肿毒。 用量用法:6-15克,蒲 公 英,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应用:痈肿疮疡; 目赤肿痛; 湿热黄疸。 用量用法:10-30克,金 银 花,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 应用;热毒疮痈初发;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期。 用量用法: 10-15克,板 蓝 根,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应用:喉痹肿痛,温毒斑疹,大头瘟疫,丹 毒,疮毒,痄腮等温热疫毒; 外感风热。 用量用法;10-15克

16、,白 头 翁,性味归经:苦,寒。归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应用:痢疾(要药) 用量用法:6-15克,生 地 黄,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热入营血; 阴虚 内热; 吐血,纽血,便血,妇女崩漏等; 热病伤阴; 消渴。 用量用法:10-30克,玄 参,性味归经;甘、苦,咸。归肺、胃、 肾经。 功效;凉血滋阴,泻火解毒。 应用:温热病热入营分; 咽喉肿痛; 阴虚便秘。 用量用法:10-15克,牡 丹 皮,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甘、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应用:热入血分证; 阴虚发热; 吐血,纽血等; 血滞经闭及恶血积聚作痛等证。 创伤跌损; 外痈。 用量用法:6-12克,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