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0电路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0448111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0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0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0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0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0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0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0电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目录目录 I 考查目标考查目标 . 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 2 III 考查内容考查内容与参考书与参考书 . 2 IV. 题型示例题型示例 . 3 2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电路电路考试大纲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考查目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的“电路”是为我校招收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 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控 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 程、 控制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等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

2、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以上各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 般能力和培养潜能, 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 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 究以及开拓性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

3、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1. 试卷内容:电路原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方法; 2. 题型:全部为计算与分析题。 III 考查内容考查内容与参考书与参考书 1. 考查内容: 第 1 章 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 :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功率的 计算; 熟练掌握电阻、 电压源、 电流源等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了解受控源元件的特点; 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第 2 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计算;了解电阻的 丫形联接和形联接等效变换的方法; 掌握电压源、 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以及电源的等效变 换的计算方法。 第 3 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理解电路的图

4、的概念;掌握确定 KCL 和 KVL 的独立 方程数;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的计算方法。 第 4 章 电路定理: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的计算方 法;了解替代定理、诺顿定理、对偶定理的分析方法。 第 5 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熟练掌握电容、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解动态电 路基本的概念; 熟练掌握电路的初始条件的确定; 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全响应和阶跃响应的计算;熟练掌握一阶的三要素法;了解一阶电路冲激响应;掌握二阶电 3 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和阶跃响应的计算;了解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的计算。 第 6 章 正弦

5、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理解正弦量的表示方法;掌握相量法的基本概念和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掌握阻抗和导纳的计算方法;掌握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的计算 方法;理解相量图作图的方法;熟练掌握正弦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及各个功率表示的特性; 熟练掌握运用相量法分析计算正弦电流电路; 掌 握最大功率传输的计算方法。 第 7 章 谐振电路: 掌握正弦电流电路的串联谐振, 并联谐振特点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第 8 章 互感电路:理解互感现象;熟练掌握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的计算;掌握空心变 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的计算方法。 第 9 章 三相电路:熟练掌握三相电路的特性以及两种联接

6、(丫形联接和与形联接) 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了解不对 称三相电路的概念;熟练掌握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以及功率测量方法。 第 10 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的概念;了解周期函数分解为傅 里叶级数的方法;熟练掌握非正弦电流、电压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了解非正弦电流、 电压的平均值的计算;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方法。 第 11 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理解拉普拉斯的定义;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 质;掌握拉普拉斯的反变换;熟练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电路;理解网络函数的定义及 其性质;掌握复频率平面上的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

7、与冲激响应、频率响应的关系。 第 12 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理解割集的概念;掌握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 阵的列写;熟练掌握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割集电压方程的 矩阵形式的列写;熟练掌握状态方程的列写。 第 13 章 二端口网络: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熟练掌握二端口网络方程和参数的列 写;掌握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等效电路以及二端口连接的方法;理解回转器和负阻抗变 换器的计算方法。 2. 参考书: 【1】 孙玉坤 陈晓平 主编. 电路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年 8 月 【2】 邱关源 主编. 电路(第 4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6

8、月 IV. 题型示例题型示例 一 (8 分)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分别将图 1(a) 、 (b)所示各电路等效为最简单的形 式。 (注意:解题时必须分别画出反映电源等效变换过程的电路) 。 a b 2V 3A 4 8V a b 4V 2A 4 2 图 1(a) 图 1(b) 4 二 (20 分)在图 2 所示电路中,各结点及 回路编号均已指定。试分别列写其结 点电压方程和回路电流方程。 us4 R2 R4 us5 R3 R1 R6 is1 1 2 3 2 i 2 ri 1l i 2l i 3l i R7 图 2 三. (12 分)利用叠加定理,求图 3 所示电 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 8V 4 1

9、 4 I U 6A 2I 图 3 四 (12 分)在图 4 所示的电路中, L R的 值可以任意改变,试问 L R等于何值时 可以吸收最大功率?并求出此最大功 率。 2 2V 2I a b L R 2 4V 2 I 图 4 五. (16 分) 电路如图 5 所示,0t 时 电路已处于稳态。当0t =时,开 关S闭合,求0t 的电感电流 L( ) it、电感电压 L( ) ut、电容电压 )( C tu及电容电流)( C ti。 8V 1 11 2F )( C tu )( C ti 0S t =() L( ) ut 0.5H L( ) i t 4A 图 5 六 (16 分)在图 6 所示正弦稳态

10、电路中,已 知 2 30AI =, 3 20AI =,10R =, 1 100 2VU =,500 2VU =。 1以 2 U 为参考相量,分别画出该电路的 电流、电压相量图; 2. 求 1 I、 R U、 L U、 2 U、 1 X、 2 X、 3 X。 U 3 I 1 I 2 I 2 jX 3 jX 2 U R U L U R 1 jX 1 U 图 6 5 七 (12 分)R、L、C并联电路如图 7 所示, 已 知 S 2 30 AI = ,2500rad/s=, 当 16FC =时,电流源发出的有功功率最大, 即 max 200WP=。求: 1. 电阻R、电感L及电路的品质因数Q; 2.

11、 电压U;3. 电容电流 C I及电容发出的无功 功率 C Q。 S I R j L 1 j C U C I R I L I 图 7 八 (14 分)在图 8 所示的耦合电感电路中,已知 S( ) 100 2cos(100 )Vu tt=, 1 30R =, 2 20R =, 1 1.4HL =, 2 1.2HL =,1HM =,100FC =。 1. 画出该电路的去耦等效电路; 2. 求电流 1( ) i t、 2( ) i t及 C( ) it; 3. 计算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P及无功功率 Q。 )( S tu )( 1 ti 1 R1 L 2 L 2 R C * M 2( ) i t C(

12、 ) it 图 8 九 (14 分)图 9 所示为对称三相电路,已知 A 100 0 VU= ,100rad/s=,60R =, 对称三相电路负载的无功功率为 1500varQ = 。求: 1电容C; 2. 线电流 A1 I、 A2 I、 A I、 B I以及相电流 AB I; 3. 对称三相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P。 A U C U B U R A I B I C I N N 1 j C 1 j C 1 j C R R AB I A1 I A2 I A B C 图 9 6 十 (14 分)电路如图 10 所示,开关S在位置 1 已经很久了,若在0t =时开关S由位置 1 打向位置 2 。 1计算开关动作前的 C(0 ) u 及 L(0 ) i ; 2. 画出开关动作后的运算电路; 3. 用运算法求开关S动作后的 C( ) Us以及 C( ) ut。 1 2 50 50V100V0.5H100F S(t=0) L( ) i t C( ) ut 图 10 十一 (12 分)求图 11 所示二端口网络的Y参数矩阵。 1 u 1 i 2 i 2 u 1 2 2u 1 1 u 2 图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