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215696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2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一定想知道黄山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请同学把收集到的有关黄山的图片诗句或传说在班上交流

2、。(投影仪展出学生收集的资料)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3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介绍作者情况。教师补充: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二、设置问题,讨论探究1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理清课文的线索和层次。教师提示:课文设置了三条线索一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逻辑线索。等学生思考后,点名让一两位学生回答。2补充:逻辑线索如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奇峰、古松、怪石等是逐一带出的,彼此间相互独立。课文第二部分还可以分为五层,分别写黄山奇峰、黄山松、莲花峰、黄山烟云、黄山日出,请找出它们的起始段落。3讲解:课文是电视解说词,因此课文写作角度就像电视镜头一样变化很多,并且

3、是在一步步的转换。请在课文中找出角度转换的地方,并说说它们是怎样转换的。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多媒体播放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4对学生回答给予鼓励,并适当补充:“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是仰视;“清晨神奇的仙山琼阁。”是远视。5讲解: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深奥,需要同学们仔细体会,比如“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这一句中的“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内在美”、“外在美”都不太好理解,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呢?6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这种主动精神,不放过学习中

4、遇到的任何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深人理解课文。7提示: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只要大家认真诵读体会,就能够理解它的意思。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教室。都峰。”是仰望;“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登山的集体。”先是在攀登的旅人中边攀登边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是从峰顶俯视。三、归纳小结1讲解: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比较起来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些不同的地方吗?2给予鼓励: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基本概括出了本文作为解说词的特点。并做适当补充。3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既体会到了黄山的美景,又学到了对景物进行变换角度从多

5、方面描写的方法。4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本课总结本文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板书设计总写分写(山上)奇峰,怪石,古松,云烟,日出温泉(山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本文写作角度变化很多,有悬想历史的,有从空中俯视山景的,有让你身临山中边攀缘、边观赏的,也有如听导游解说的。请你说说文章写作角度是怎样转换的。(PPT课件展出黄山景色图片)三、品味赏析1、你认为描写的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点?2、放声阅读课文,沉浸在文章所描绘的黄山仙境之中。四、思考:本文着力赞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请说说作者是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五、布置作业六、教学探讨与反思本文在教学过程中先从让学生熟悉解说词的一般写法人手,学习对景物或事物进行解说。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的对疑难问题给予点拨。重点解决课文整体组合上的三条线索和课文中描述角度的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