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农作ppt汇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200176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农作ppt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土壤农作ppt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土壤农作ppt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土壤农作ppt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土壤农作ppt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农作ppt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农作ppt汇总(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教师:罗春艳,能源与水利学院 二一四年 九月,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组成与分类,第一章,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土壤质地与组成,了解土壤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解土壤的形成实质上是土壤肥力的形成。掌握土壤形成的过程及土壤质地与组成,掌握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本节的教学目的:,第一章,第一章,本节的重点、难点: 1)土壤、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的概念 2)土壤的形成过程 3)土壤的质地与组成,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土壤 不同的学科的专家对于土壤有不同的认识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空气和生物所组成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人类开垦与否,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一节

2、基本概念,二、土壤肥力的概念 美国土壤学会的观点: 土壤供给植物所必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狭义 前苏联土壤学家观点: 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同时而又不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的有效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威廉姆斯),第一节 基本概念,我国土壤学家观点: 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体质和生命力,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土壤稳、匀、足、适地对植物供应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侯光炯(1982)中国农业土壤概论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给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中国土壤(1978),第一节 基本概念,我国土壤学界一般认识: 土壤肥力:土壤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水、肥、气、热生活

3、因素的能力。 小结:以上关于肥力的观点认识还不统一。 肥力与肥沃度区别:肥沃度是指土壤养分含量。,第一节 基本概念,土壤肥力的类型 按照肥力因素的有效性: 有效肥力:在当季作物生产上能够表现出来的肥力 潜在肥力:在当季作物生产中不能直接表现出来的 肥力。 按照肥力的来源: 自然肥力:在自然因素的联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肥力, 是成土过程的产物。 人为肥力:人类各种生产、管理活动作用所形成的 肥力。,第一节 基本概念,菜园土 指具有50cm厚的厚熟表层的人为土。并非种菜就是菜园土;厚熟表层是在长期施用大量动物性有机肥、灌溉耕作作用下形成的土层;该土层颜色黑棕,疏松多孔,蚯蚓粪便多,并含有砖瓦、陶瓷碎片

4、、煤渣,兽骨等人为侵入体,有机质含量高(2.5%),速效磷(P2O5)含量100mg/kg,或全磷(P205)含量0.25。,农民房前长期种菜的菜园景观层,第一节 基本概念,水稻土 指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 这种土壤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氧化亚铁,并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当土壤排水后或受稻根的影响(水稻有通气组织为根部提供氧气),氧化亚铁又被氧化成氧化铁沉淀,形成锈斑、锈线,土壤下层较为粘重。,第一节 基本概念,三、土壤生产力 土壤生产力是指在特定的耕作管理制度下,土壤生产特定的某种植物的能力。,第一节 基本概念,

5、影响产量,第一节 基本概念,判断题 1、高产的土地必定是肥沃的 2、肥沃的土地必定是高产的,提高作物产量,培肥土壤,农田基本建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一)土壤形成过程 1、岩石风化和土壤母质的形成,岩石风化:地球表面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破碎,并使岩石成分和性质等改变的过程。,风化作用,改变岩石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未改变,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北方物理风化占优,南方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占优,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2、自然土壤的形成和发展,土壤形成的实质

6、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矛盾统一。,第一章,2自然土壤的形成和发展,土壤形成过程中大小循环的关系简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土壤形成的实质,地质大循环是生物小循环的基础。 生物小循环是构成地质大循环中地表物质运动的一部分。 地质大循环:植物养分元素的释放淋失过程。 生物小循环:植物养分元素的积累过程。 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土壤肥力也得到不断发展。,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3、主要成土过程,根据土壤形成中物质、能量的交换、迁移、转化、积累的特点,可将成土过程归纳为几个类型。,原始成土、有机质积聚、黏化过程、钙积与脱钙、盐化与脱盐、碱化与脱碱、白浆化、灰

7、化、潴育化、潜育化、富铝化、熟化,1. 有机质聚积过程 在各种植被下,在土体中,特别是土体表层进行的有机质的聚积过程。 它是土壤形成中最为普遍的过程。不难理解,气候条件不同,植被类型和长势不同,环境条件和分解情况不同,有机质聚积的特点各不相同。,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一般说来,有机质聚积有以下表现形式: (1)腐殖化 主要见于草本植被下,植物残体被转化成腐殖质,聚积在土体的上部而形成暗色的腐殖层(黑土层)。腐殖化过程的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图9.3 由土壤的腐殖化过程所形成的模式土层示意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2)斑毡化 森林植被下,由于

8、环境凉湿,植物残体分解不彻底,形成腐殖化程度低的粗腐殖质,呈斑毡状。 (3)泥炭化 在低温或过高湿度条件下,植物残体呈半分解状态,大多仅有颜色的改变,植物组织仍保持原状。在低洼过湿条件下形成泥炭层,在高寒条件下形成毡状草皮层。,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2. 黏化过程 土体中粘土矿物(粘粒)的形成和聚积过程。 粘土矿物 在土壤学中,把岩石在风化过程中新生成的土壤矿物,叫作次生矿物。它包括各种次生铝硅酸盐,各种简单盐类和铁、铝氧化物。次生矿物是土壤中最细小的部分,所以一般又称作粘土矿物。,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1)土壤粘化层的形成 特别在温带,暖温带生物气候条件下,一般在土体内部(20

9、50 cm)发生着强烈的原生矿物(岩浆冷凝形成的矿物)的分解和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过程,或者上层粘粒向下机械淋洗过程。因此,在心土层粘粒明显聚积,形成相对粘重的层次,叫做粘化层(下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由土壤粘化过程所形成的模式土层示意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2)粘化过程的类型 残积粘化 粘粒未经移动,原地发生的粘化(残积母质). 淋淀粘化 上部形成的粘粒经机械淋洗聚积在下部土层。 请注意:由粘化过程形成的粘化层,是一些土类(棕壤,褐土,黄棕壤)的重要诊断层,在土壤发生分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3. 脱硅富铝化过程 脱硅富铝化过程是在湿热条件下的

10、主要成土过程,形成具有富铝化特征的土壤(红、黄壤,砖红壤等)。,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1)脱硅富铝化过程 在土体中进行的脱硅富铁铝过程(简称富铝化过程)。 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并有一定的干湿季节条件下,铝硅酸盐类发生强烈分解,释放出大量盐基物质,风化液呈中性或碱性反应,硅大量淋失(硅的溶解度大),盐基离子大量淋失,铁铝沉积(溶解度小),滞于原土层而相对富积,使土体呈现鲜红色,甚至形成铁盘。,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由土壤的富铝化过程所形成的模式土层示意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程度弱,比值小 :,分子小,分母大,脱硅多、铁铝相对富积多,程度强,(2)富铝化过程强度的度量指

11、标 硅铝铁率,土体或粘粒部分的SiO2/R2O(Fe2O3,Al2O3)摩尔比值,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4.钙化过程 指碳酸盐在土体中的淋溶淀积过程。 碳酸盐的淋溶过程,叫做脱钙过程。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形成的水分条件是季节性淋溶,矿物风化过程中释放的易溶性盐类大部分被淋失,而硅铁铝等氧化物基本不移动,最活跃的标型元素钙、镁则在土体中发生淋溶。当上部土层的碳酸盐向下淋溶至一定深度便积淀,形成钙积层,叫积钙过程(下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由土壤的钙化过程所形成的模式土层示意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5、灰化过程 在土体亚表层(A2)SiO2残留,R2O3淋溶、

12、淀积的过程。 这种过程主要发生在寒湿、郁闭的针叶林植被下,真菌分解凋落物,产生酸性很强的有机酸(富里酸),有机酸溶液在下渗过程中,使上部土体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淋失。由于酸性很强, 便破坏矿物晶格,土壤矿物中的硅、铝、铁发生分离。Fe、Al随溶液淋溶淀积于土层下部(B层),而SiO2则残留在土体亚表层(SiO2溶解度小),从而在亚表层形成灰白色淋溶层次,称灰化层。其下是红棕色的铁铝淀积层。,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由土壤的灰化过程所形成的模式土层示意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1)潜育化过程 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在长期滞水条件下,有机质嫌气分解,Fe、Mn呈还原态,从而形成蓝灰色或

13、青灰色的还原层次,称作潜育层 强烈还原的土层(注意:Fe、Al、Mn并未移动)。(如下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由土壤的潜育化过程所形成的模式土层示意图 底潜:由地下水引起,发生在土体下部。 表潜:土体表层渍水。 通潜:地下水位较高,接近地表,造成整个土体潜 育化。,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2)潴育化和白浆化过程 潴育化和白浆化过程是土壤季节性滞水,在干湿交替环境中发生的氧化还原过程。 潴育化 受地下水消涨影响的成土过程。 地下水上升,土壤渍水,Fe 、Mn还原移动;地下水下降,Fe 、Mn 氧化淀积。于是,在结构面上,孔道壁上形成黄棕色的铁质锈斑或黑色锰斑 潴育层(如下图)。,

14、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由土壤的潴育化过程所形成的模式土层示意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 白浆化 土壤表层季节性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如下图),由土壤的白浆化过程所形成的模式土层示意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4、土壤剖面 (1)典型自然土壤剖面构造 随着土壤形成过程的进行,土体逐渐发生分异,形成各种不同的土体构型。各种土壤的剖面都是由特定的,并有内在联系的发生土层所组成,从而形成一定的土体构型。,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土壤剖面 从地面向下挖掘的一段垂直切面。土壤剖面的构造(或土体构型),是指从上到下不同土层的排列方式(如下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土壤层次

15、,(1) 大致与地表平行的土壤层次土层。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土层叫发生学土层(河滩地的土壤层次只叫土层,流水携带因重力分离沉积下来)。可用下列基本图示予以说明 。,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土壤层次划分 以国际代号为例,土壤层次总体可分为以下层次(如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2)典型农业土壤剖面构造,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农业土壤是自然土壤经过人类开垦耕种演变而成的。 农业土壤不是自然土壤某一肥力因素的改造和调节, 而是肥力因素的综合控制 为提高土壤生产力,人类积极地控制自然因素,使 之向对生产有利的方向发展。如通过精耕细作、合 理施肥、灌溉排水等各种土壤改良措施,来改

16、善土 壤的肥力性状。,农业土壤土体构型:,农业土壤的土体构型,旱田土壤的土体结构,水田土壤的土体结构,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农业土壤的土体构型,自然土壤的土体构型,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二)土壤形成的因素,自然土壤:自然条件下,未经人类开垦耕作的土壤。 自然成土因素有: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二)土壤形成的因素,1、母质,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自然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它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极为明显。,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二)土壤形成的因素,2、气候,直接影响土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水分和热量条件,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从而影响土壤矿物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二)土壤形成的因素,3、地形,影响热量的重新分配。 影响土壤水分、养分和机械组成的分配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