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170974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1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自然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自然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自然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自然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象灾害是一种发源于地球大气圈的自然灾害,全球大气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它常表现为各种波状和涡旋运动,使得大气中的动能、热能不断积累和释放,从而构成了各种气象事件,其中有些气象事件所产生的天气现象会对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和损害。 台风、暴雨、沙尘暴、干旱、冰雹、龙卷风、寒潮等,2010年5月6日,重庆部分地区遭受大风、冰雹、暴雨灾害袭击,数区县受灾严重。目前重庆范围内降水仍在持续,强度有所减弱。截至6日16时,灾害已致29人死亡、1人失踪、190人受伤。,受中高纬大环流形势的影响,重庆5日出现晴热高温天气,气温迅速回升,各地最高气温普遍升到30-34,本地不稳定能量急剧积累,同时,北方

2、冷空气达到四川盆地北部边缘。 5日夜间开始,快速南下的冷空气触发了重庆不稳定能量的强烈释放。重庆自西向东不断有强对流云团生成,部分对流云团前部形成了很强的下沉气流,这些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形成强烈的大风;部分地区由于不断有对流云团生成或移过则形成强降水。总的来看,此次过程是前期增温快,不稳定能量积累高,在冷空气的触发下形成的强雷雨大风和冰雹过程。,据国家防总指挥部最新统计,4月1日以来,全国累计有16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835千公顷,受灾人口1367万人,因灾死亡70人(不含重庆因大风倒房死亡32人),失踪21人,倒塌房屋7.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03亿元。,自4月1日南方入汛以来,受

3、冷空气活动频繁和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影响,中国东北、华北北部和江南等地降水偏多,西南地区降水偏少。与常年相比,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北部、江淮中东部、江南中部以及河南中部、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降水偏多3成至2倍,西北东南部、云南东部、贵州大部、四川南部、黑龙江西北部偏少2至6成,其余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接近常年。 广州一周降雨量440毫米冲破百年纪录;周降雨超全年降雨四分之一,一、地球的大气圈和天气系统,大气圈的平均总质量为51018kg,其中水蒸气的质量约为1.31015kg,1、地球的大气圈,大气压: 海平面上平均的大气压力约为101.3kPa,5.6km的高空大气压约为海平面的50,说

4、明5.6km以内大气质量为整个大气圈的一半; 约90大气圈的质量集中在离海平面16km的大气圈之中,普通商业飞机的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 约99.99997的大气圈质量集中在离海平面100km的大气圈之中,这个边界叫做Karman线,1963年X15型飞机曾经创下飞行高度108km的世界记录,气压随高度的变化遵循指数关系,即每上升5.6km,气压减少一半,2、全球尺度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的能量有多种来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阳能。 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吸收的能量大于向外辐射的能量;在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吸收的能量小于向外辐射的能量。引起了大气的对流,在全球年度范围内,热空气由赤道向两极运动,冷空气则

5、从高空由两极流回赤道。这个过程具有全球性和长期性。,3、季风,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着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 由于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之间,海陆气温对比最为显著,同时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剧了东亚季风的强度,因此东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作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

6、大。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过渡季节即为这两种控制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热、晴、雨多变。 雨季起迄规律性明显。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 由于受季风影响,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季风雨的多少及来临迟早均对农业生产产生深刻影响,甚至会引起大范围的水旱灾害。 中国北部冬干冷、夏湿热,温度年变化与日变化比南方大。中国南北各地温度和湿度相差大,冬季比夏季相差更大。 冬季中国东部地区比同纬度世界各地气温低,如:北京1月平均温度比同纬度美国的纽约和希腊的布尔萨气温各低410;汉口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10左右。夏季

7、的气温比较高,但不如冬季的差距大。,季风气候特征 中国气候的形成与演变受大气环流(包括季风环流)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其基本特点如下:,4、气团局部性天气系统,从地表广大区域来看,存在着水平方向上物理性质(温度、湿度、稳定度等)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它的水平范围常可达几百到几千公里,垂直范围可达几公里到十几公里,水平温度差异小,一千公里范围内的温度差异小于1015,这种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叫做气团。,锋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互作用的过渡带,因而锋两侧的温度、湿度、稳定度以及风、云、气压等气象要素具有明显差异,可以把锋看成是大气中气象要素的不连续面。 锋附近空气运动活跃,在锋中有强烈的升降运动,气

8、流极不稳定,常造成剧烈的天气变化。因此,锋是重要的天气系统之一。,我国境内的锋面活动有五大特点: (1)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是冷暖气流交汇的重要场所,所以我国锋面活动非常活跃,并且它与气旋结合一体,以锋面气旋的形式影响着我国广大地区。 (2)我国锋面活动以冷锋最为显著,特别是在冬季更为突出,势力强,范围广。 (3)我国地域广大,地形复杂,锋面特点和锋面天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4)我国锋面活动主要集中在南、北两带,与气旋活动分布相一致。 (5)冬季南北两个锋带基本上是发生在极地大陆气团与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之间(昆明准静止锋和华南准静止锋除外),夏季锋带主要发生在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

9、团之间。,二、台风,热带气旋是地球上破坏力最大的天气系统。世界上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受到过热带气旋的影响。 台风和飓风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风速在32.6m/s以上)的热带气旋,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的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漩涡,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海域的不同称谓有别,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地区和东太平洋称为飓风(hurricane),西太平洋地区称为台风(typhoon),在印度洋地区称为旋风(cyclone),17级风速表,1、台风的起源,台风起源于热带的海洋。 在温度高的热带海域内,如果大气里发生一些扰动,热空气开始上升,地面

10、气压降低,外围的空气就源源不断的流入上升区,又因地球转动的关系,流入的空气便像车轮那样旋转起来。使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这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地面气压下降的更低,空气旋转的更加强烈,在这一种不断增强的失稳过程中,就形成了台风。,形成台风需要具备的条件: (1)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 (2)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11、; (3)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4)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2、台风的能量,1966年亚洲东南部出现HERB台风,台湾地区平均降雨量为30004000mm,此雨量乘以凝结潜热及台湾面积后,可得到总能量约为1020J,在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中,每天释放出的能量约为2101961019J,一个台风能量相当于几颗原子弹的能量,3、台风灾害20

12、05年8月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里娜以233km/h的速度在美国新奥尔良外海岸登陆,洪水吞没了80的城区,机场和高速公路都浸在水中,很多屋顶被掀翻,全城停电、停水,移动电话系统陷入瘫痪状态。官方统计死亡总人数710人。美国下半年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4、中国的台风,全世界每年平均有80100个台风发生,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和大西洋上,西太平洋台风发生的源区主要集中在四个地区: (1)菲律宾群岛以东、和琉球群岛附近海面; (2)南海中北部的海面; (3)关岛以东的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 (4)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西北太平洋是全世界最适合台风生成的地区,台风生

13、成频率占全球的36。中国是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据50年的统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每年平均有2728个台风生成,其中每年约有78个登陆我国。,台风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据中国气象局网站,三、沙尘暴,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分布广泛、影响范围大、频次较高。,气象学将沙尘天气分为四个等级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其特点是没有风,沙、尘从高空漂浮而至; 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km至10km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

14、小于1km的天气现象; 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m的天气现象。,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沙漠及其临近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世界范围内沙尘暴多发生在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北地区,属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在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这里一直是沙尘暴的主要成灾地区和“土雨”的释放原地。其分布规律是:西北多于东北地区,平原(和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多于其他地区。,从沙尘暴发生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1)由于境外、境内沙尘源的存在,中国不可能完全消灭沙尘暴。从2000年到2004年,发生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有40次,其中29次都是

15、境外入侵的 (2)通过防沙治沙,增加地表覆盖,减少沙尘源,可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轻危害,减少损失 (3)防治土地沙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艰巨任务,需要加大治理力度,持之以恒地长期努力 (4)防治土地沙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

16、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3、生命财产损失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年4月12日,永昌、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威武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4、交通安全(飞机、汽车等交通事故) 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