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17—18学学年高一3月寒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17007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东阳中学17—18学学年高一3月寒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17—18学学年高一3月寒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17—18学学年高一3月寒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17—18学学年高一3月寒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17—18学学年高一3月寒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东阳中学17—18学学年高一3月寒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东阳中学17—18学学年高一3月寒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阳中学高一语文寒假检测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o) 着手(zhu) 濒临(bng) 有条不紊(wn)B戕害(qing) 夹道(ji) 召唤(zho) 椎心泣血(chu)C模型(m) 月晕(yn) 槎桠(y) 命途多舛(chun)D包扎(z) 洞穴(xu) 赭色(zh) 按捺不住(n)2下列语句中,没有出现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拜速度与力量的时代,总想把柔软的事物淘汰,因而它充满了燥动,它只能给人止痛药,却不能让人伤口愈合。B夏天里暴雨初歇,小兽在路边蹿动;秋天里枫叶斑斓,熟透的红豆杉果子在三千年的两棵

2、夫妻红豆杉树冠上星星点点。这些都还不够吸引我。C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不料这一别竟成了永决,成了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远征。D苏东坡是一个深厚、广博、恢谐的人,他有高度的智慧,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他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见。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针对丁某在该期间未提供劳动,而贸易公司未支付丁某工资也未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的双方行为,我们可认定该期间为双方劳动关系的 履行状态。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重情重义,推崇知恩图报、一诺千金、舍生取义;那种忘恩负义、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之人,

3、历来为人们所 。大楼里没有鼠患, 不养猫,不放灭鼠器,老鼠也不会上门。如果你租住在这里,不必担心会有老鼠来骚扰。对于农村还存在的一些陈规陋习,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力提倡新风尚的做法,使其 缩小范围和影响。A终止 不耻 虽然 逐步 B终止 不齿 即使 逐步C中止 不齿 即使 逐渐 D中止 不耻 虽然 逐渐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下还没有探索成功的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情况下,资本市场中的各路英雄到底谁能修成正果,尚需拭目以待。B儿童进入动画世界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对于儿童而言,不但喜形于色,而且也指向其内心深处,在心理上达到舒展和释放。C. 一些学者专家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僵

4、硬呆板,枯燥无趣,味同嚼蜡,不堪卒读,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字表述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D国足每一次铩羽而归后,到处都是反思、讨论,人人都围剿足协,到后来中国足球只是贡献了罄竹难书的文献资料。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B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C我们的战士吵个不休:“这么远的距离,冲锋枪可打不着”大家看着我们:“狙击手过来

5、了。现在就请她们打吧快打呀!姑娘们。”D常春藤传记馆丛书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长春出版社出版。全套书初步设定为100种,每本10万字左右,其选目、内容和写法都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容貌美是乐观人生态度的体现。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对此的追求已经到了不顾健康、不避风险和不计成本的程度,可以堪称登峰造极。B“抢救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由于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不少国人眼中,认为没有必要,他们主张“淘汰论”。C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都

6、会有大幅度提升。D所谓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7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 , ”,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对儿时读书情景的追念。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那种对书的迷恋则让人心生敬畏。A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B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C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8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

7、“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C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D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9.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不仅蕴含着四季更迭的奥秘,更蕴藏着生命脉动的哲学。请你仿照示例,从“二十四节气”中另选一个写一句话。(4分) 示例:(立春)大寒过后便是立春,咬一口春饼,世界顿时开朗起来了,好一

8、派鸟语花香!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6分)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整齐的步调、集中的意志。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

9、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

10、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

11、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

12、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平和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 (摘自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注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10下列句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重要功能,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能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具有深刻的意义和美。 B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C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

13、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 D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融通和谐。 B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因此,乐是人类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C人类社会的礼和乐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凝聚了社会亲爱精诚的团结精神,使中国人追求和谐的文化理念得以体现。 D与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

14、阔的人生气象的西洋艺术相比,中国艺术则呈现端庄流丽、雍穆平和的特点。(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20分)被挡住的大山俞敏洪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现在的生活变得很危险,因为我们忙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我当时觉得他很危言耸听。生活就是活在现实中,整天思考,可能会越想越糊涂的。所以我还是坚持每天把事情排得满满的,让自己得不到一点空闲,好像一闲下来心就会空了。在这样的忙碌中,2006年又快过去了。十月底的一天,在几个朋友的“逼迫”下,挤出了三天时间,由他们将我带离每天的繁忙,去丽江看看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玉龙雪山。丽江是个好地方,大研古镇里有高低错落的老房子,有被岁月踩踏得高低不平的石板街

15、道,有横穿古城弯弯曲曲清流不断的小河,还有晚上酒吧的热闹和游客信步的悠闲。但很多游客来到丽江,不仅仅因为这是一座古城,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点远离尘嚣的味道,还因为这座古城边上有着一座美丽的在北半球离赤道最近的雪山,那就是五千多米高的玉龙雪山。我们到达时已是夜晚,见不到山的影子。第二天早晨,我起床推开窗户,远处一座雪山披着霞光绕着云雾迎面扑来,她的美丽使我呆立原地,久久不能动弹,身上似有一股电流通过。玉龙雪山在清晨把她的美丽大方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此后的三天行程,我们几乎都是绕着玉龙雪山在转,丽江在雪山的这一边,虎跳峡在雪山的那一边。前两天,我们都是远远地看着雪山,体会她的庄严和神圣。最后一天,大家说要走近雪山去看一看,于是就驱车向着雪山的方向走去。汽车行驶在山路上,玉龙雪山突然消失不见,眼前出现了很多山峰,都显得高峻伟岸,但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