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做人当如苏东坡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073072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做人当如苏东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做人当如苏东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做人当如苏东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做人当如苏东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做人当如苏东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做人当如苏东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做人当如苏东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人当如苏东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朗读、品析词句,解读词作。2、读词识人,感悟苏轼的思想情怀,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活动方案】一、导入 :猜一猜 古有一人 少年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面对不堪的命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二、 初读江城子 密州出猎,读词知意。要求:1、读通、读顺词作; 2、做到字正腔圆,注意停顿。 再读词作,疏通词意,感悟词境。 思考: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三读词作,品词识人 感悟情怀。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结合具体词句进

2、行品析。 (可从修辞、字词、画面、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三、 自主阅读定风波 思考:1、 词中的“风雨”是否有言外之意? 2、你在词中读出了怎样的苏轼?请结合相关词句品析。四、课堂练笔 本周我校将举行“走近名家”活动,请你为苏轼写一段介绍词。(50字左右)五、问题梳理,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先用一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分享。 (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注释: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3、 聊:姑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驾着苍鹰。 锦帽貂裘: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形容从骑很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 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

4、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会当,将要。 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二)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

5、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三) 定风波 北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注释:(1) 已而:过了一会儿。(2)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3) 吟啸:放声吟咏。(4) 芒鞋:草鞋。(5)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6) 料峭:微寒的样

6、子。(7) 斜照:偏西的阳光。(8) 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9)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写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4) 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

7、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初露锋芒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坎坷人生 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容于朝廷。于是时年36岁的苏轼自求外放,调

8、任杭州通判。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江城子 密州出猎即写于此时期。 元丰二年,苏轼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宋神宗决定不杀苏轼,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生活了七年,定风波即写于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 宋哲宗即位后,高太后执政,废除新法。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官至礼部尚书,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和,再次请求出任地方官。太后去世,宋哲宗执政,支持新党,苏轼被贬英州,未至而又贬惠州,三年后又贬至琼州、儋州,直到宋徽宗即位,大赦天

9、下,苏轼得以被归,但不久病死于常州,时年六十六岁。政绩杭州:他监督捕蝗, 赈济灾荒,筹款创建“病坊”,组织人员疏浚西湖,修筑长堤,使杭州人民世代受惠。密州:蝗灾严重,他上奏朝廷要求免除秋税,治理灾害,亲自沿城捡收弃婴 。徐州:黄河决堤,他全力组织抗灾,召军队与人民筑堤护城。 颖州:冬天久雪人饥,苏轼开放“义合”外调炭薪,分发人民。 扬州:他为民请命,恳求朝廷宽免贫民的欠债。定州:他严惩贪污,禁止赌博,整编、检阅、操练官军。贬官惠州:他虽为“罪人”之身,又老又穷,但仍忧患民生, 热心推广新式农具,建议兴修水利,设法修建桥梁,解决当地人民生活困难。海南儋州:他鼓励黎族人民从事农耕,身体力行,教化人民。 他每次离任之时,州民常拜于马前,缺酒送其远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