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大人们都这样说教学设计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06486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大人们都这样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大人们都这样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大人们都这样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大人们都这样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大人们都这样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大人们都这样说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内容 大人们这样说 总 2 课时课 型新 授课 时第一课时导学策略“136”自主导学型有效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用诗歌的形式,通过爷爷、奶奶之口,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民族的龙文化;又借爸爸、妈妈之言,向我们介绍了当今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层层递进,让人既感到古代龙的神奇,又让人体味到现代龙的腾飞与发展,读了给人以自豪与振奋之感并赋予它深刻的含义:龙象征着腾飞的中华民族,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理解龙的含义并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感、读中悟,让学生在充

2、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学目标1.熟练地朗读诗歌。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理清诗歌的层次和各部分的内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流利地朗读诗歌。教学难点:理清诗歌的层次和各部分的内容。导学过程教学环节学 案导 案一、目标导航1.熟练地朗读诗歌。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理清诗歌的层次和各部分的内容。出示目标 自学生字词二、自学探究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2.这首诗歌一共有几个小节?3.诗歌中提到了几个大人,他们分别说的是什么?初读诗歌了解课文内容三、交流展示1.默读课文,想想龙在大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互相交流:

3、汇报大人们是怎样说的。 奶奶是怎样说的?爷爷是怎样说的? 爸爸是怎样说的?妈妈时怎样说的? 老师是怎样说的?3.全班交流。默读课文 理清课文脉络四、精讲点拨1.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2.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3.带着这种自豪感一起读读诗歌。再读诗歌升华感受指导朗读五、达标测试练写本课生字巡视指导大人们这样说 第二课时教学基本建议:多读多想,体会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2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3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过程与方法以疑导读,读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

4、,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理解“龙”的深刻含义。学习难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环节一、目标导航1.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2.续编诗歌。3.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1.检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2.继续学习课文,出示目标。二、自学探究1.自由读诗歌第一小节,明确这一节是以“我”的口吻提出了“龙”是什么的疑问。2.自由读第二小节,联系具体诗句理解“显露”“隐形”,明确这一小节是以奶奶的口吻讲述他们对龙的理解。3.自由读第三小节,联系具体诗句理解“腾空而去”“气魄”,想象“龙从九州大地上腾空而去”

5、的景象,体会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自读诗歌体会理解“龙”的精神,“龙”的气魄三、交流展示1.通过读前三小节,你们感受到了什么?2.交流:你认为龙的精神和气魄是什么?3.指名汇报。交流自读感悟四、精讲点拨1.读诗歌第四小节:(1)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2)爸爸说龙和长城是什么关系?2.读第五小节:(1)妈妈是怎么说的?(2)作者抓住哪些具体事物做了形象的比喻?(3)从这些形象的比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你还知道祖国建设的其他成就吗?学着课文,用一些具体的事物作比喻,来歌颂祖国的飞速发展。(5)在今天人们赋予龙什么新的含义?(6)读诗歌第六小节,练习具体诗句理解“搏击万里长空”,“迎接旭日东升”的含义。明确这一小节点明主题,赞美中国这一东方腾飞的巨龙。理解诗歌主题,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练习续写五、板书设计大人们这样说 奶奶说 爷爷说 爸爸说 龙象征着正在腾飞崛起的伟大的祖国 妈妈说 老师说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