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医学院官方介绍2011年11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005378 上传时间:2017-09-02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8.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医学院官方介绍2011年11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中山大学医学院官方介绍2011年11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中山大学医学院官方介绍2011年11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中山大学医学院官方介绍2011年11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中山大学医学院官方介绍2011年11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医学院官方介绍2011年11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医学院官方介绍2011年11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UN YAT-S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关于我们医科简介03历史沿革04组织机构05医科单位分布图06医学部08医学教育10医学科研12医疗工作14医科学院中山医学院16公共卫生学院20光华口腔医学院24护理学院28药学院32附属医院附属第一医院36孙逸仙纪念医院40附属第三医院44中山眼科中心48肿瘤防治中心52附属口腔医院56附属第五医院60附属第六医院64目录CONTENTSSUN YAT-S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 医科简介中山大学医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

2、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它是我国最早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1886年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经过一百四十多年的薪火相传,我校的医学教育形成了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三严”的优良教学传统。近年来,我校医科教学探索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新模式,逐步形成了我校医学教育“三基三严三早”的特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博济医院仁济街前门外景1935年在博济医学堂原址建造“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落成典礼由孙科主持。1918年3月竣工的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附属医院,现为北

3、校区办公楼。1912年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外景1963年,柯麟院长(前排左三)与30年以上教龄的教授合影。前排:陈心陶(左一)梁伯强(左二)谢志光(左四)林树模(左五)陈耀真(左六)后排:钟世藩(左二)秦光煜(左三)叶鹿鸣(左五)冯子章(左七)。SUN YAT-S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历史沿革中山大学医科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它是我国最早的西医学府,后发展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08年春,广东光华医学堂成立,后发展为广东光华医学院。1909年春,广东公医学堂成立,后发展为中山大学医学院。1886年孙中山以“逸仙”之

4、名进南华学堂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1953年至1954年期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和广东光华医学院合并组成华南医学院。1956年华南医学院改名为广州医学院,是年我校拥有8位一级教授、15位二级教授,师资实力时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之首。1957年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61年被定为卫生部属全国重点高等医科院校。1985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中山医学院改称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强强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医科继续发展。2010年11月,中山大学医学部成为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共建高校医学院(部、中心)。广东公医学堂1909

5、 1915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1915 1924广东公立医科大学1924 1925国立广东大学医科1925 1926国立中山大学医科1926 1931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1931 1953博济医学堂1866 1879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学堂1879 1904南华医学校1904 1930岭南大学医学院1930 1936孙逸仙博士纪念医学院(私立夏葛医学院1936年并入)1936岭南大学医学院1936 1953华南医学院1953 1956广州医学院1956 1957中山医学院1957 1985中山医科大学1985 2001中山大学医科2001现在广东光华医学堂1908 1912私立广东光华医学专门学校1

6、912 1928广东光华医科大学1928 1929私立广东光华医学院1929 1952公立广东光华医学院1952 1954资料来源:1.中山大学医科大事记1835-2001(中山大学医学档案室编印)2.私立岭南大学医学院简史(中山大学档案馆)SUN YAT-S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 办公室组织机构行政组织机构 医学部医科学院 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附属医院 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六医院中山眼科中心肿瘤防治中心附属口腔医院医学教务处医学科学处医院管理处SUN YAT-S

7、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医科单位分布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本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本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广州北校区中山大学北校区,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医学部、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坐落于此。DBAADCCBHEEFFGGHISUN YAT-S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 中山大学药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天河院区中山大学

8、孙逸仙纪念医院增城院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萝岗院区广州市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I JJKLLMNNOOMSUN YAT-S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中山大学于2003年7月成立医学部。医学部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履行北校区管委会的职能,负责医学科研、医院管理和医学教学宏观管理工作,协调医学各院系、各医院及学校在北校区的各延伸部门的工作。医学部下设医学部办公室,协调、统筹医学教务处、医学科学处、医院管理处。医学部办公室承担学校党办、校办对北校区的延伸管理职能,接受学校党办、校办的工

9、作指导;授权协调学校各部处在北校区延伸机构的有关工作;负责医学部的行政、党务、信息、信访等日常事务工作及各处室之间的协调工作。医学教务处负责在医科各学院、附属医院组织落实学校部署的各项教学工作;负责全校医科各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及与医学教学相关的工作。医学科学处负责组织落实学校在医科各学院、医院科研的各项工作部署,统一协调医科科研工作的规划、政策等有关工作;负责学校医科科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医科研究课题的组织与申报工作;负责医学各类基金的管理、督促与检查。医院管理处负责校属医疗机构的各类医政管理事务,对学校附属医疗机构实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服务;负责做好卫生系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业务考

10、核工作。中山大学医学部图书馆SUN YAT-S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 何母刘太夫人楼北校区校园一角 医学博物馆北校区学生宿舍SUN YAT-S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10医学教育至2011年9月,中山大学医科各学院及附属医院现有专任教师约15000人,其中高级职称约1600人,90%以上拥有中级或以上的职称,博士生导师400余人,硕士生导师1000余人。目前医科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科学家5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

11、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在医科必修课程中,已获国家精品课程12门。我校医科有22本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31本医科教材列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我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从而成为同时拥有医学基础类和临床技能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4所高校之一。我校医学临床教学资源丰富,在8所直属附属医院的基础上,新增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基地医院达26所。我校医科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已与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UCSF)、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IUPUI)、英国牛津大学医学院、加拿大多伦

12、多大学、瑞典Linkoping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澳台高校,以及国内的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交换生合作关系。同时还邀请外籍教授走上我校的本科医科课程讲坛,逐步建立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对接的教学体系。我校医学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2011年5月,我校喜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特等奖。这是我校医科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级别最高、成绩最好的一次奖项。美国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UCSF)交换生和我校师生一起进行PBL教学示范观摩与交流。SUN YAT-S

13、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 11进,重视课程创新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坚持“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医学教育模式,定期组织面向临床医学教学基地的“三新” (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医学教育培训,每年组织富有医学特色、统称“三赛”的教学比赛,即中山大学医科中青年教师中英文授课大赛、临床教师床边教学技能大比武、实习生技能大比武。开展临床考试三段考,严格控制出口。我校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高校之一,至今己获五十多项资助,该项目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通过各种措施逐渐形成了“早、正

14、、严、实”的临床教学指导原则,确保教学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我校医学教育成果显著。2008年,教育部本科评估专家组对我校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认为我校医学生“综合素质高、临床能力强”。我校医学生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两届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共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2011年我校医学生队伍在由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近五年来,经我校本科毕业的学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成绩连续五年名列全国前三甲,通过率超过90%,高出全国通过率约30%。近六届医科毕业生就业率也相当喜人,总体就业率超过98。至今我校共有七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为临床教学提供更充足的教学资源。图为我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挂牌仪式。2009年11月,第六届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在我校召开。SUN YAT-SEN UNIVERSITY Prospectus of medical sciences1医科科研“十一五”时期是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五年,也是我校科研发展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的五年。在 “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发展契机之下,学校以学科建设为主题,开拓进取,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