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同名11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同名1109)(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程标准学法指导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利用地图,识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2.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史实,理解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3.运用对比法,理解近代中国的“开放”和当代中国的开放的区别,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4.联系现实生活,体会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创办(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
2、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2.特点(1)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2)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3)特区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3.意义(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2)深圳成为“一夜崛起的城市”。(3)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4)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知识点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概况:有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概况:1985年
3、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2)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带动了内地开发。3.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1)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2)特点: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3)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知识点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浦东的开发(1)时间:1990年。(2)目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3)条件:依靠上海长
4、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4)意义: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2.开放格局的形成(1)表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名师点拨】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为了适应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结果。【名师点拨】 经济特区的“特”是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
5、济政策。特别行政区的“特”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图画语言】 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纵横】 (教材第60页)本段材料主要概括了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地域、面积及经济发展情况,同时着重介绍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优越条件,如交通、资源、工业基础、科技等。这些优势正是开放地带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的决定因素。【历史纵横】 (教材第60页)本段材料概述了浦东的地理位置、历史现状,说明浦东具备开发的优势和条件,凸显了开发开放浦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图示巧记】 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主题经济特区的设立史料探究1.经济特区的创办史料注:图片显示经济特区创办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两省。
6、思考依据“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示意图,分析我国经济特区创办于广东、福建两省的原因。提示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地处沿海,交通便利;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2.经济特区的特点史料深圳敲响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发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张股票,率先引进外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率先推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率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走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条新路。改革开放三十年注:“引进外资”、“混合所有制”和“市场”,分别从“资金”“所有制形式”和“市场调节”体现了经济特区与内地经济管理权限的不同。思考依据史料归纳经济特区“特”
7、的含义。提示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3.经济特区的意义史料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注:“技术”、“管理”、“知识”和“对外政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经济特区创办的意义。思考依据史料分析经济特区创办的意义。提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人才;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对外影响,提高国际地位。
8、史论形成 经济特区的四个“特”点(1)经济结构: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外商投资经济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2)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采取市场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优惠政策:对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企业的所得税率按优惠政策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4)管理权限:特区政府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定专项管理办法。拓展延伸 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1)区域范围不同:前者限于内地,
9、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2)政策范围不同:前者只是在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在别的方面与其他地区相同;后者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主题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史料探究1.原因史料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注:“开放的世界”、“落后”、“搞建设”依次反映了对外开放的原因。思考史料表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开放是世界潮流;闭关自守就会落后
10、;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特点史料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注:“各国”体现了对所有国家开放。“更加广阔”体现了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思考依据图片和史料分析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提示全方位;宽领域。3.意义史料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危险
11、有一点,不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注:“重要补充”体现了对外开放的意义。“危险有一点,不大”说明意义重大。思考依据史料分析对外开放的意义。提示吸引利用外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拓展延伸 旧中国的“开放”与当今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旧中国当今中国背景鸦片战争中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后被迫开放是在独立自主、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实行的对外开放性质是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和掠夺的产物是党和政府为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内容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结果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
12、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史论形成 对外开放的特点(1)全方位。指向世界所有国家开放。我们在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2)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3)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一、学思之窗(教材P58)国家为什么决
13、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提示原因: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所以国家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实行对外开放。意义:这一举措使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二、本课测评(教材P6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提示(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在深圳、珠海等设立经济特区,起到了示范作用。(2)1984年5月,国家决定开放天津、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其宗旨在于加快利用外部资金、引进技术的步伐。(3)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
14、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4)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三、学习延伸(教材P6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个经济开放区发展情况的图片,配上解说词,举办小型展览,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提示可以以本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对外经济开放区为取材对象,通过实地拍摄照片、采访管委会人员、调查某个工厂的经营管理及对外经济交流情况等方式搜集素材,归类整理后,可以通过撰写考察报告、举办小型展览等方式,以小见大地展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成就。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我国
15、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以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放沿海地区,再到内地。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3.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1.(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建立环渤海经济开放区C.开发上海浦东新区D.开发河北雄安新区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在中国的南海边”可以直接选出答案为A项。答案A2.(2017唐山高一检测)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