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22-24讲:第6章知识点)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005927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控制理论(22-24讲:第6章知识点)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现代控制理论(22-24讲:第6章知识点)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现代控制理论(22-24讲:第6章知识点)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现代控制理论(22-24讲:第6章知识点)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现代控制理论(22-24讲:第6章知识点)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22-24讲:第6章知识点)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控制理论(22-24讲:第6章知识点)讲义(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6章 控制系统的综合,6-1 状态反馈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的两大问题: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构成反馈控制系统的两种方式:输出反馈与状态反馈;,输出反馈:不能任意配置极点,物理实现也有困难,校正装置往往使用PID动态环节构成;,2,状态反馈: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使极点任意配置,物理实现也非常容易,一般仅用比例环节就可实现校正。,一、状态反馈的一般形式:,3,讨论:,(1)如果D=0,则,(2)比较状态反馈前后的状态方程:,故状态反馈可以改变系统的控制特性;,4,(3)此时,系统的传递函数阵为:,(4)如果今K=HC,则,这相当于将输出反馈回来。说明输出反馈是状态反馈的一个特例。,二、状态反馈

2、对系统性能的影响:,5,(1)状态反馈保持系统的可控性,设原系统为:0=(A,B,C),其能控性判别矩阵即为:,被控系统采用状态反馈后的系统为: K= (A-BK, B, C), 其能控性判别矩阵即为:,Qcf 所有列向量都能由Qc的列向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而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故,6,即状态反馈不会改变原系统的能控性;,(2)状态反馈可能破坏系统的能观性,系统的输出方程为:,7,故说明系统的能观性被破坏了。,如果选择 ,则,6-2 极点配置问题,所谓极点配置(pole assignment)问题,就是给出一组希望极点,通过调节、校正使系统的闭环极点等于希望极点。,8,一、极点配置定理,系

3、统=(A,B,C),采用状态反馈可以任意配置闭环系统极点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系统=(A,B,C)完全能控。,证(SISO) :,(1)如果=(A,B,C)是能控的,可以将其变换为能控标准形,即,9,其中:,(2)在能控标准实现的基础上,引入状态反馈,其状态方程为:,10,其中:,则闭环系统的系统矩阵为:,此时,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11,(3)设闭环系统的期望极点为1,2, n , 则期望特征多项式,欲使闭环极点取期望值,只需比较(1),(2)式即可得到:,12,由此可以确定状态反馈增益矩阵:,从而实现了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1)若给定系统不是标准形,则可令,说明:,13,(2)引入状态反

4、馈后,闭环系统的零点保持不变。,而引入状态反馈后,系统为:,然后比较系数,即可求出增益矩阵K;,14,显然C阵不变,传递函数的分子不变。即系统的零点保持不变。,例:给定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为:,15,解:(1)首先验证系统的能控性:,试设计状态反馈阵K,使闭环系统的极点为-2、-1 j。并画出配置后的闭环系统状态变量图。,故系统的状态完全能控,极点可以任意配置。,(2)引入状态反馈后,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 式为:,16,(3)期望特征多项式为:,(4)比较上两式的系数,即得到:,K=4 3 1,(5)画出闭环系统的状态变量图如下所示:,17,注意:,(1)绘制闭环系统状态变量图最好使用:,1

5、8,习题: 4-13, 5-3,19,这三个方程绘出,则原系统与状态反馈的关系非常清楚明了;,(2)使用能控标准形或者直接求取K阵的方法各有干秋,一般说来,系统阶次较低时,宜使用直接法;在系统阶次较高时,应使用能控标准形求取K值。,二、闭环系统期望极点的选取:,即利用主导极点的概念:系统的性能主要由主导极点所决定,其余极点远离虚轴,衰减很快,对系统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20,1、由要求的超调量和调整时间决定期望闭环极点:,给定的品质指标为:;ts 。 故,从而,期望主导极点即为:,21,2、由要求的稳态误差确定L:,此时系统应该具有如下结构形式:,而其余极点离虚轴的距离应远大于主导极点离虚

6、轴的距离,即,设系统为能控标准型,故有,22,当u(t)=1(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位置误差)为,若欲使系统的位置误差为零,则,23,6-3 系统的镇定问题,在系统综合中,有时仅要求改变不稳定的闭环极点为稳定极点,这就是系统镇定(stabilization)。,镇定问题是极点配置问题的一个特殊情况,其目的是使系统的所有极点位于根平面的左半平面,而不要求它们的确切位置;,清楚地:一个完全能控的系统一定是能镇定的;但是一个能镇定的系统未必是能控的。,24,定理:线性定常系统=(A,B,C)是系统能镇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系统不能控子系统是渐近稳定的。,例:已知系统的状态方程,判断系统是否为可镇定的

7、,若是可镇定的,试用状态反馈使闭环系统为渐近稳定。,25,解: (1)判定系统的能控性,有,故系统状态不完全可控;,(2)按能控性进行结构分解,构造Rc :,26,其中不能控子空间为:,是渐近稳定的,所以系统是能镇定的。,(3)对能控子系统进行状态反馈,使之成为渐近稳定的。故设,27,能控子空间的闭环特征多项式即为:,由Routh判据,有,(4)求对应分解前的K:,28,6-4 输出反馈,一、从输出到 处的反馈,此时,系统结构图如下:,原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29,而输出反馈后的闭环系统为,定理1:,对受控系统=(A,B,C)采用从输出到 的线性反馈实现闭环极点任意配置的充要条件是原受控系统

8、=(A,B,C)状态完全能观测。,说明:,1. 反馈前后系统的能观性保持不变,而系统的能控性可能发生改变;,30,2. 输出反馈阵H的算法与状态反馈阵K的算法相似。,二、从输出反馈至参考输入,此时,系统结构图如下:,31,定理2:,对完全能控的SISO系统=(A,B,C),不能采用输出线性反馈来实现闭环系统的极点任意配置。,6-5 状态观测器,状态观测器(state observer)又称为状态估计器、状态重构器。由于实际系统的状态并非实际可测,因而状态反馈难于实现,通过状态观测器重构状态,使状态反馈成为可能。,32,习题: 5-7,33,一、全维状态观测器,1、模型的建立,设有完全能观测的定

9、常系统,又取观测器的动态方程为,34,由于初始状态的不同、模型的差异和噪音的存在,重构状态与原状态肯定存在差异,因而输出也必然存在差异。故可利用输出的差异对观测器进行校正,强迫 , 故,观测器模型:,若经过一段时间的校正,使得,35,则上述模型就可作为系统的状态观测器。,2、Ke存在的条件,条件1:,36,条件2:由极点配置定理知,欲使(A-BK)任意配置的充要条件是系统能控;利用对偶原理,欲使(A-KeC)任意配置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完全能观。,即原受控系统必须是状态可观的。,3、Ke的计算,Ke的求法与极点配置完全一样,只是注意 的模型是不同的。,37,配置Ke常用的观测器模型是:,其结构图如

10、下所示:,38,解:,(1)判断系统的能观性,因为G(s)没有零、极点对消,所以原系统是能观的,观测器极点可以任意配置;,(2)列写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39,(3)设Ke=ke1 ke2 T,故观测器的特征多项式为:,(4)期望特征多项式为:,比较上两式,可得,40,(5)由观测器的状态方程,故有,从而可得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41,状态观测器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可由下式绘出:,42,二、降维状态观测器,因为一方面观测器的输出可直接提供一部分状态;另一方面原系统的某些状态也能够直接测量。因而观测器的阶数是可以降价的,即降维状态观测器。,三、带观测器的闭环控制系统,有了观测器,重构了系统的状态,就

11、可应用状态反馈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此时,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43,1、系统的设计,如图所示带有全维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设给定系统是能观、能控的,其动态方程为,44,观测器的状态方程为,而,将上三式合并在一起,构成一个2n阶系统。,说明:,45,c. 使用状态观测器闭环后,系统的传递函数阵不变。,b. 如果=(A,B,C)是完全能控、能观的,则K、Ke存在,可按以前介绍的方法分别求取;,a. 带观测器的闭环系统的特征值,由状态反馈的极点和观测器的极点构成,两者之间互不相干,可独立选取,分别配置,这就是分离原理;,46,e. 为了让重构状态迅速跟踪原状态,故选取观测器极点时,应该比配置

12、的闭环极点更远离虚轴些,这样就可使重构状态更快地跟踪原状态x。,d. 观测器对系统动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系统工作的初始阶段,此时重构状态还未完全跟踪x,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观测器对系统的特性就无影响了,因而采用重构状态反馈对系统的动、稳态特性均无影响;,47,解:,(1)系统完全能控、能观,故K、Ke存在。由于采用状态观测器反馈,因而系统阶数为2n;,(2)利用分离原理,分别配置状态反馈极点和观测器极点:,48,a、配置状态反馈极点,而,故,49,b、配置观测器极点,而,故观测器模型即为:,50,可绘出闭环系统结构图为:,(3)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51,6-6 系统解耦,一、解耦(deco

13、upling)的定义,若一个m维输入,m维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52,其传递函数阵:,是一对角线有理多项式矩阵,则称该多变量系统是解耦的。,二、串联解耦,系统结构如图所示。,53,G0(s)为待解耦对象的传递函数阵;,Gc(s)为解耦装置的传递函数阵;,H(s)=I,为反馈矩阵传递函数阵。,故系统闭环传递函数阵为,容易解出Gk(s),可得,上式表明,欲使系统闭环解耦,只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k(s)为对角线标准形即可。,54,如果给定(s),则,如果给定Gk(s),则,三、状态反馈解耦,此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55,1、几个量的定义,(1)di,它是满足下列不等式的最小l:,例:已知系统各矩阵如下所示,求di。,56,解:,故,(2)D、E、F,57,2、系统解耦的条件(充要条件),系统能解耦的充分必要条件是:E阵(m*m)非奇异。,3、K、H的算法,由,将上式代入系统的状态方程,则有,58,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阵为,59,习题: 5-8, 5-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