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重点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9970176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完美WORD格式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一、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1组织: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2行为: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3 组织行为学: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4研究方法和手段:采用系统分析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原理。5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

2、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扬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理好地实现组织目标。6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作用: 、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研究组织行为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组织行

3、为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边缘性:主要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2两重性:两重性:即有一般规律性这种自然属性,又具有特殊规律性这种社会属性。两重性主要是由多学科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3应用性。四、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文化的功能:文化是区别不同社会的标志;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社会

4、和组织的文化,能够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二、研究的基本过程1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观察和实验分析和评价预测和推断检查和验证2六个研究过程的步骤:(西拉杰、华莱士)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理论和模式形成假设提出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实地观察和实验说明研究结果。三、研究的主要方法1案例研究法: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2观察法: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来分类,可分为参与观

5、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按观察情景的差异分为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3心理测验法:应注意测验的信度(07名)和效度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测验的效度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得到的是不是所要测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是测验结果是否体现测验所预期效果的程度。第三章 个体差异与管理一、认知差异与管理1)感觉: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的特点是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2)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3)社会知觉: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人际关系、角色、因果关

6、系的知觉。4)自我知觉: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2知觉的过程和影响知觉的因素1)知觉过程:包括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反应五个阶段。2)影响知觉的因素: A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客观因素:)形状的大小、强度的高低、对比性的强弱、变化的快慢、重复次数的多少;(主观因素:观察者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个性和经验)B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对象与背景的不同配合;知觉归类。3)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A知觉防御: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B首因效应: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C晕轮效应: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D投射:以己度人的思想

7、方法。3知觉差异与管理Y理论的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方式; A人并非生来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人们从事工作如休息一样自然;B在合适的条件下,人们不仅愿意承担一窍不通的责任,而且还追求责任;C人的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与组织的需要是可以结合的,只要领导上安排得当,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是能够相统一的;D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E人们把工作取得成就看做是一种大的奖酬,他们从完成工作任务中得到极大的满足;F大多数人均具有较高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够妥善解决组织的各种问题,并且潜能只是部分发挥。相应的领导方式与领导行为:A领导者的任务是给职工安排具有吸引力和富有意义的工作;B重视个

8、性特征和需要,鼓励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获得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C实现职工的参与管理,把责任最大限度交给他们,相信他们能自觉地完成任务;D鼓励职工进行自我工作成绩的评价;E“启发与诱导”代替“命令与服从”,信任代替监,“分权与授权”代替“集权” 2)归因理论:(美)海德。归因论是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一般人可作出四种归因: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运气与机会。 归因论的依据:良好的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发动和维持其成就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实践证明,归因原理在激发成就动力,促进坚持努力的行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归因论的应用:坚持是成就行为的主要特征,

9、对于前一段行为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结论,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以后的行为,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成功或失败的不同归因。总之,运用归因论原理来增强人们的坚持性,对取得成就行为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学生和科研人员的作用更为显著。二、价值观、态度差异与管理1、价值观与管理 1)价值观: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2)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取决于世界观。受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舆论,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英雄人物的观点与行动影响。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 4)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A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

10、准则;B管理者在了解每个员工价值观差异的基础上,就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绩效;C价值观是形成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基础;D价值观还可作为招聘录用新员工、提升新的管理者的标准。2、态度差异与管理 1)态度: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态度构成因素:认知;情感;意向。(多) 3)态度的特性:社会性;针对性;协调性;稳定性;两极性;间接性。(多)3、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对工作的参与度 1)组织认同感包括三部分:A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B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C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2)管理者怎样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论

11、) A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 B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 C改善工作,使许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 D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E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其中包括对员工有重要意义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三、个性差异与管理1、个性的概念、性质和结构1)个性: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2)个性的性质: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 3)个性的结构: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构成。 A个性倾向特征: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倾向特征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以及动力的大小,是个性中最活跃的成为

12、,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B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2、气质及其差异与类型 1)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单) 2)气质类型:(单、多) A多血质(活泼型):行为精力充足、反应灵活、行为外倾明显及易改造。适合从事公关、销售、开发,善于管理夕阳企业。 B胆汁质(兴奋型):精力充足,胆量大、情绪抑制较难,对兴奋性行为难改造。适合从事外贸、信息、管理,善于管理逆境企业。C粘液质(安静型):沉着平稳、行为迟缓、不灵活、内倾性,对兴奋性行为易改造。适合从事科研、金融、保险、会计等,善于管理顺境企业。D抑郁质(抑制型):感受性强、敏感多疑、精力不足,细心

13、谨慎、行为改造难。适合从事制造业,善于管理朝阳企业。3、能力及其差异与类型 1)能力: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2)分类:按其适应性,可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创造力三类。一般是用工作绩效来衡量能力的强弱。 智力是一般人所共有的,是人的最基本的或最一般的能力。6、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 1)个性差异与工作成就:自我意识、气质、性格、情感特征方面; 2)个性差异与健康;3)个性差异与管理:知人善任、配合合理的领导结构、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 控制文化论与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05简) 内因控制论者更喜欢利用取得工作成就的工作场所。他们充满自信,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信绩效靠的是自己

14、的技能而不是运气。表现积极、出色。他们会在做决定前尽可能收集相关信息。在工作中遇到疑问时更快更主动地采取行动。 外因控制论者更容易失去自信、沮丧,对同事产生敌对情绪,特别是对上级,因为上级经常给他们工作压力。第四章 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创造力是企业活力和整个国家实力的源泉。一、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和类型1创造性行为: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2创造性行为的特点:A首创性;B有用性;C适应性;D主动性。二、创造性行为应成为新世纪组织行为的主规律1创造性行为的意义和作用: 1)组织生存和发展

15、需要创造性行为;(创造性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最充分的发挥)(单) 2)改革开放需要创造性行为; 3)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以及人类历史的发展需要创造性行为。 创造性行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三、创造性行为人员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和测定1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 1)有明确的目标和宏伟的志向;2)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创造性行为的起点)3)勤于思考;4)富于灵活性;5)善于应用;6)怀有好奇心;7)充满自信;8)坚持独立思考;9)勇于坚持到底。四、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1家庭环境:在家庭人际关系中,夫妻关系对创造性的影响最大。 产生创造性行为的家庭条件:夫妻合作、互相支持、关怀、体贴。2学校环境:3组织环境:1)要有一种激励人们勇于创新的机制和组织气氛;2)要有全力支持创新的领导;3)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从事创造性活动时,“异质结构”效率高,成果多)5)要有良好的信息沟通;(信息沟通是是创造性行为产生的源泉)6)要有相对分权和弹性的组织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