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956987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实验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实验探究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仔细观察) 1)蜡烛的颜色、状态、 气味。 2)用小刀切割观察硬度。 3)将蜡烛放入水中 观察蜡烛的密度、水溶性。,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溶于水,固态,较小,组成: 颜色: 状态: 气味: 硬度: 密度: 水溶性:,石蜡和棉线,白色,比水小,稍有气味,什么性质?,物理性质,2燃着时现象: 观察: 1)焟烛有何变化? 2)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 3)将木条横放在火焰上约2秒后取出,观

2、察现象; 4)将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5)迅速将烧杯倒转,并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或先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烧杯的内壁,再将烧杯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燃烧产物检验,1)焟烛有何变化: 2)火焰分几层: 哪一层明亮: 哪一层最暗: 哪一层的温度高: 哪一层的温度低:,外焰 内焰 焰心,外焰,焰心,外焰,焰心,先熔化,结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迅速将烧杯倒转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观察现象。,3)将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观察现象;,4)将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在外焰部分的火柴梗被烧黑,烧杯内壁有小水珠,3熄灭时现象: (仔细观察),有白烟,白烟

3、被点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物质?,石蜡的固体小颗粒,1、用嘴轻轻的吹灭蜡烛,观察现象; 2、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观察现象。,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提出问题:,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到哪里去了?是什么?,进行猜想:,背景知识: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时可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设计实验步骤:,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看到现象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哪些物质?,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将烧杯取

4、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你会了吗? 1. 如何检验产物中水蒸气? 2. 如何检验气体二氧化碳?,1.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如果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则生成水。,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壁有白色斑点),则生成二氧化碳。,讨论:通过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 你认为化学学习有什么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 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等 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受热时,石蜡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是否发光、 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等化学变化。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要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

5、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二课时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1、猜想:,(从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含量多少提出猜想),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 中氧气(O2)的含量,多,少,相等,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CO2)的含量,多,少,相等,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 H2O)的含量,其中之一,多,少,相等,其中之一,其中之一,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2、探究:,1)探究活动参考的信息 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

6、明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准备收集气体,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的呼出气体,2)收集呼出气体 (两瓶),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右手按住玻璃片,左手按住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用嘴向瓶中吹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思考: 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排水集气法适用收集什么样的气体? 3)收集的呼出气体为何正放? 3)判断气体集满的方法?,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思考: 1.如何收集空气? 2.收集的空气能否倒放? 3.如何收集教室的空气?,3)收集空气 (两瓶),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正放,将装满水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拿到教室,

7、然后将水倒掉,再盖上玻璃片。,呼出气体,空气,探究1:两种气体中O2含量的多少?,很快熄灭,继续燃烧,空气中含O2较多,在呼出气体中的木条很快熄灭, 在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呼出气体,空气,探究2:两种气体中CO2含量的多少?,浑浊,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含CO2较多,在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空气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探究3: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 其中一块哈气有何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吸入空气,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水,现象,结论,内 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