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案_大学语文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992957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案_大学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案_大学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案_大学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案_大学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案_大学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案_大学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案_大学语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一)参赛教案参赛课程: 大 学 语 文 参赛内容: 吟咏经典 感悟情怀 古典诗歌单元教学 授课时数: 4 学 时 完美WORD格式编辑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吟咏经典 感悟情怀 古典诗歌单元教学课 程大学语文教学章节古典诗歌学 时4授课班级选修1班授课时间2014.2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参考教材大学语文(高职高专本)王步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大学语文教程伊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设计依据依据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从学情和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

2、诗歌鉴赏网络学习平台,将古典诗歌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他们喜欢上网,喜欢感受,喜欢看课,喜欢参与;对古典诗歌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普遍不高,缺少方法,缺乏整体理解,有畏难情绪。教材处理与教学内容说明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无统编教材,课时少,篇目多,我们认为,与中学应试教育背景下偏重语文训练不同,高职古典诗歌教学应将重点放在诗歌鉴赏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上,兼顾诗歌常识的总体把握。为此,我们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古典诗歌教学内容整合为:诗歌知识梳理、诗歌鉴赏示例、诗歌创作指导,按4学时,两次课组织教学。诗歌知识:主要包含诗歌特点、古典诗歌发展脉络

3、、诗歌欣赏方法等,为诗歌鉴赏、诗歌写作奠定必要的基础。诗歌鉴赏:围绕“爱”的情感主线精心挑选了三首经典诗歌: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国殇;被誉为唐诗“巅峰之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陆游的宋词钗头凤,选取这一首是考虑到陆游是文学史上写诗最多的人,且本词情感特征强烈,便于理解“诗缘情”。诗歌创作:是对诗歌写作介绍和分享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传承诗歌文化。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诗歌抒情性等特征,了解古典诗歌发展脉络。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国殇,并能有感情地诵读古典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国殇春江花月夜钗头凤等经典篇目学习,体悟多种类型情感的表达。教学重点1、国殇赏析,体悟强烈的爱国主

4、义情感。(第一次课)2、学会情读诗歌,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第二次课)教学难点1、国殇字词理解。 (第一次课)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第二次课)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按“走近诗歌感知诗歌情读诗歌创作诗歌”开展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影视播放、朗诵软件、flash动画多种教学手段打造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教学课堂。通过在线调查、课程通知、我的课堂、教学资源、视听资源等组织形式完成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诵读鉴赏、小组合作、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流程任务驱动成果展示走近屈原知人论世常识梳理思维导图网络互评疏通文意诗意初探学生试读名家范读问题研究把握内容学生试读名

5、家范读技巧训练真情吟诵品味意蕴领悟情感重温唐诗展示意境创设情境赏析宋词体味情感写作指导微 课分享作品诗歌朗诵Flash动画知识测试 完美WORD格式编辑 第一次课教学过程(1、2课时)课前准备借助“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布置课前任务:各小组成员合作,在诗歌鉴赏网络学习平台上搜集诗歌的基本知识,按照小组完成某一诗歌知识专题课件,并做好课堂展示、讲演的准备。课件形式不限,尽可创新,例如:PPT、Flash、电子杂志等。(一)走近诗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媒体资源课件展示设计意图教学方法展示预习成果18分钟【教师活动】根据课前任务,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所完成的任务,注意看、听,适当作些记录。【学

6、生活动】分组上台展示、讲演所完成的诗歌专题知识课件。学生作品中音频、图片等【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表达。【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梳理诗歌常识7分钟诗歌知识:概念、分类、特点、发展脉络、欣赏诗歌的基本要求等。 【教师活动】同学们任务完成的如何?我们一起通过学习平台来对照学习。概念: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特点:第一,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精练、

7、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具有音乐美。发展脉络:诗经离骚到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是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样式在文化史上熠熠生辉。诗歌赏析基本要求:疏通字义,掌握诗歌语言表达的特色;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入诗歌意境,体味诗人感情。课程平台上教学资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对诗歌知识有较为系统的把握,为诗歌鉴赏、诗歌写作奠定必要的基础。网络互评5分钟【学生活动】通过投票中心,评出最优秀的一组评优标准:指相对于其他组内容较全面、形式有创新、讲演较精彩。投票中心【设计意图】通过投票评优,鼓励自主学习。(二)感知诗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媒体资源课件展示设计意图教学方法走近屈原 7分钟知

8、人论世8分钟【教师活动】运用思维导图,围绕屈原、国殇,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是诗的国度,源于屈原。屈原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况下写国殇的?国殇属于哪一类作品?【学生活动】完成思维导图:搜集屈原生平、诗歌特点、情感世界等;国殇写作背景、艺术特色、作品评述等。【师生活动】共同阅读屈原电子杂志。通过阅读屈原的生平、作品、“风骚”传统、端午习俗等栏目,了解屈原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其高绝的文采、高洁的品行、高远的志向,成为浪漫文学始祖、知识分子典范、民族精神DNA。思维导图屈原电子杂志【设计意图】走近屈原知人论世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实现知识可视化。学

9、生进一步了解屈原。激发学生内在的良知及爱国情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疏通字义 诗意初探18分钟【教学难点】【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疏通字义【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师生活动】播放注释版国殇,完成“疏通字义,掌握诗歌语言表达的特色”。翻译: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知识竞赛字词音义:殇:(shng) 指夭折或在外而死。楚国的年轻战土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 小组合作播放注释版国殇网络平台知识竞赛【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赏析国殇来感受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1、遵循诗歌鉴赏的认识规律和逻辑思维规律。体会诗歌

10、所反映社会生活。2、培养合作精神。【教学方法】小组合作问题探究把握内容10分钟【师生活动】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战斗场面?如何描写的?将战场上的静物如“吴戈”、“犀甲”等,都进行了动态的描写。诗人运用富有特色的“操”、“被”(披)等单音动词,分别描摹士兵的装束、动作、士气和战斗的进程,传神地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本色,渲染了战争的残酷。首句“操吴戈兮被犀甲”。“吴戈”、“犀甲”二词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为下文描写他们牺牲之壮烈打下了基础,对全诗悲壮气氛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接着展开了对战场情景的描写。“车锗毅兮短兵接”三句是写初战时的情景。“旌蔽日兮敌若云”是说敌人的旌旗遮天蔽日,他们人数众多,像是被狂风

11、驱赶的满天乌云,黑压压地向我方阵地涌了过来。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敌人的强大、声势的凶猛,以反衬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同时也是用浓笔重墨,描绘出了浓烈的战场气氛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在全篇整齐的“兮”字的句式中,有些句内采用对照映衬的手法,从两方面把意思表达得完整而深刻:“左骖殪兮右刃伤”,表现了在敌众我寡形势下,我方付出惨重代价播放情景视频【设计意图】把握国殇所描写的复杂、壮阔的战斗场面,体会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播放视频,创设情境,展示场景,渲染气氛(通过形象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创设情境品味意蕴领悟情感15分钟【教学重点】【师生活动】讨 论:1、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技巧?2、表

12、达了怎样的情感?写作特色:1、本诗战斗场面的描写很出色。2、叙和赞相结合。3、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来形容敌方人多势盛,渲染战斗气氛。领悟本诗作者情感:祭奠烈士、颂扬英雄,爱国赞歌师:还有什么我们不能忘怀的“国殇”?我们该如何面对? 小组合作播放影视作品【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思考学习国殇的现实意义,使鉴赏活动向深度、广度拓展,实现对诗歌更全面、深入鉴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创设情境布置任务2分钟1、观看屈原相关视频(百家讲坛屈原2013年6月15日;端午纪录片CCTV2,2014年5月31日-6月2日)。2、朗诵国殇等诗歌,完成录制,上传课程网络平台。第二次课教学过程(第3、4课时)(三)情读诗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媒体资源课件展示设计意图教学方法学生试读5分钟名家范读10分钟【教师活动】播放学生朗诵作品,老师在听中了解学情。【学生活动】学生在听中发现相互间优缺点。【师生活动】聆听名家音频学生在聆听中,体会诗歌精炼、形象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对比,寻找自己诵读中的不足。学生朗诵作品视频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