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犬猫的传染性疾病-讲课.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90345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369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犬猫的传染性疾病-讲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9页
第六章-犬猫的传染性疾病-讲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9页
第六章-犬猫的传染性疾病-讲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9页
第六章-犬猫的传染性疾病-讲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9页
第六章-犬猫的传染性疾病-讲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犬猫的传染性疾病-讲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犬猫的传染性疾病-讲课.ppt(3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预防接种 第二节 犬猫病毒性疾病 第三节 犬猫细菌性疾病 第四节 犬、猫真菌性传染病 第五节 犬、猫的立克次氏体病与衣原体病,第六章 犬猫的传染性疾病,第一节 犬的预防接种 一、概 念 在经常发生某些犬传染病的地区,或者有某些犬传染病潜在的地区,为了预防某些传染病流行和发生,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犬注射某些免疫原,也就是菌苗、疫苗、类毒素或者注射血清,使犬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叫做犬的免疫接种(预防接种)。,用于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疫苗有活疫苗和死疫苗;用于预防细菌性传染病的有活菌苗或死菌苗及类毒素等。 免疫原如果不同,其接种方式不同,对犬通常采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法。 预防接种前

2、,应对本地区流行的犬传染病有一个较清楚调查,弄清过去曾常发生哪些传染病,发生在什么季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接种疫苗。 免疫接种后,一般经13周才产生免疫力,但维持时间可达半年,甚至数年。 在进行免疫阶段中,要注意是否有该传染病流行,以免发生该传染病的爆发。,二、影响犬免疫接种效果的因素 成年的、体质健壮或饲养管理条件好的犬,接种后会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反之,幼龄、体质弱,有慢性疾病的犬,接种后不仅产生的免疫力差,有时还可能引起明显的接种反应。 对于处于潜伏期的犬不能进行预防注射,否则会引起所要预防的疾病爆发。如必须注射,最好先注射抗血清,等21天后再注射疫苗。 对怀孕犬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等应

3、激刺激,或者由于疫苗接种反应可引起流产,甚至影响胎儿的发育。,泌乳期的犬,接种疫苗后,也可因接种而影响泌乳量。 因此,对于幼龄犬、体质弱的犬,有慢性疾病的犬,泌乳期犬,如果不是受到传染病的威胁最好暂时不接种疫苗,对饲养管理不好的犬,接种疫苗同时,必须创造条件改善饲养管理。,三、如何进行犬的免疫接种 、耐过某种传染病或经过接种的母犬所产幼犬,一般在89周龄体内有母源抗体存在,对预防接种后免疫力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对幼犬进行免疫这一定要考虑在内。 、发生传染病时,对发病地区未发病犬,最好注射抗血清,或同时注射免疫血清和疫(菌)苗。 、犬疫(菌)苗的接种,必须按生产厂家所附说明书或瓶签上注明的方法使用

4、。 、一次使用后剩余的疫(菌)苗必须废弃,但决不可随便丢弃,盛过弱毒苗的瓶或容器,必须高温或无害化处理。 、冻干制剂用稀释液稀释后,必须用完,否则会迅速变质。 、疫苗均有不同的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疫(菌)苗不能再用。,、应用时,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疫病发生的情况选择应用。某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疫病发生情况不同自己制定。 、一般程序要求,仔犬从离乳之日起,以2周间隔,连续注苗3次,每次肌肉注射一个免疫剂量,以后每隔6个月以2周间隔注苗2次;成犬以2周间隔每年注射2次;母犬在发情前12周加强免疫一次。如果当地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较严重时,建议幼犬首免用二联苗。为了加强免疫力,间隔2周最好再接种1次。

5、目前我国使用的多数为国产疫苗,如犬六联苗(狂犬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犬传染性肝炎、犬流感、犬冠状病毒性肠炎),犬五联苗(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犬传染性肝炎、狂犬病、犬副流感)等。其价格比国外苗便宜、适中。,四、使用犬疫苗的注意事项 、国产犬疫苗在临使用前,每个免疫剂量用2毫升注射用水稀释,充分振荡,使其完全溶解,肌肉注射。 、使用疫苗前,注射器具应为无菌,疫苗稀释后应立即使用。 、注苗期间应避免应激刺激,避免运输、饲养条件聚变,防止犬受寒感冒,并严格防止与病犬相接触。 、注苗时万一发生过敏反应,可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10.5毫升,地塞米松26毫克进行抢救。 、运输和保存

6、疫苗应在0以下,并避免日光照射及其他有害物质接触。,五、犬注射疫苗和血清的过敏问题 疫苗和血清制剂引起的过敏反应实质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又叫超敏反应,是犬受抗原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免疫反应。它的特点是免疫反应性异常增高。此外,犬自身免疫反应异常也是发生的原因,某些血清或疫苗对大多数犬不发生反应,而少数具有过敏体质的犬则可发生,尤其幼犬在初次注射疫苗或血清时,经常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 犬被注射疫苗或血清后,将被注射腿高举,很快精神不振,注射部位肿胀、疼痛、皮温升高。呼吸加快,体温升高,继而发生呕吐和排便,便中带血。皮肤和粘膜出现荨麻疹、瘙痒。严重则全身发抖,呈现癫痫样抽搐,

7、哮喘,但脉搏数一般不会增加。甚至极少数幼犬表现全身出血倾向。大多数病犬可于24小时内康复,但也有因虚脱而死亡的病犬。,六、防治犬疫苗和血清过敏方法 、发现犬过敏后,立即停止使用疫苗和血清制剂; 、用0.1%肾上腺素0.10.5毫升肌肉注射,同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它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注射液,扑尔敏注射液,地塞米松静脉或肌肉注射,并且口服息斯敏、克敏能; 、静注葡萄糖酸钙等,以防止渗出,减轻敏感性。 、应用疫苗或血清时,一次注射剂量不能过大,预先注射少量,观察56小时,然后再注射全量,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重复注射血清时,间隔时间不可过长,在注射血清前,预先注射钙剂,也可预防发生变态反应。,

8、第二节 犬猫病毒性疾病 一、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病犬早期表现双相热型、急性鼻卡他,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少数病例出现鼻部和脚垫的高度角化。本病多发生于36月龄幼犬,青年犬也有感染。,病原及流行病学 、犬瘟热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其核酸为RNA型。 、这种病毒可以在犬、雪貂和犊牛肾细胞以及鸡成纤维细胞中进行培养。此外还可以在犬或雪貂的脾、肺、淋巴结、睾丸组织和腹膜巨噬细胞中培养。为了在细胞培养中培养这种病毒用适应于鸡胚或雪貂的病毒比用采自犬的野毒更为适宜。

9、 、这种病毒在犬肾单层细胞培养中可生长繁殖,并形成多核体(台体细胞)及核内、胞浆内包涵体及星状细胞。 、这种病毒还可以在鸡胚中培养。接种后12天,在绒毛尿囊膜上可以见到水肿、外胚层细胞的增生和部分坏死。 、此病毒只有一种抗原型。其病原性依毒株不同可能有若干差别。最具有代表性的病毒株是Snyder Hill株,以其进行大脑继代5代以后,再给犬接种616天,能使95的犬发生脑炎症状,通常称为标准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对热敏感:日光直照14小时能将这种病毒杀灭。在56于10-30分钟内被灭活。 对低温抵抗力强:对干燥和寒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冻干的材料中,这种病毒在4能保持多月,在低温中能保持多

10、年并有感染力。为了贮藏这种病毒,在乳糖-胨溶液中冻干为适宜。 对碱性环境抵抗力弱:最适宜的pH值为7.0。对碱抵抗力弱。3苛性钠溶液,3甲醛溶液或5石炭酸溶液有迅速杀灭这种病毒的作用。0.5-0.75酚溶液也可以用作消毒剂。,、传播途径 本病流行于全世界,多发于冬春季节。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是与病犬直接接触,通过飞沫经呼吸道和口腔感染。此外,病犬的鼻汁、眼屎及尿中也含有大量病毒,其污染的食物、用具及周围环境也是重要的间接传染源。 病毒单独感染症状轻微,继发细菌感染症状加重。已确认的继发感染的细菌有呼吸道支气管败血症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消化道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

11、为36天。病初为病毒感染期,表现为体温升高39.541.0,食欲不振,精神轻度沉郁,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打喷嚏,一过性腹泻,之后有23天的无症状期。此时可见白细胞减少。在以后214天内再次出现体温升高和临床症状时,则为继发细菌感染期。此期病犬症状加重,发热持续数周,多呈弛张热型。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消瘦,脱水,可视粘膜发钳,两侧性结膜炎或角膜炎,流粘液性或脓性眼屎。此外还有下述的各系统症状。冬季的病犬呼吸系统症状较为严重。,1、呼吸系统症状,鼻镜干燥,打喷嚏,流粘性或脓性鼻汁,咳嗽,呼吸急促,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厉,有湿性罗音或捻发音。咳嗽是由咽喉炎、扁桃体炎或支气管肺炎所引起的,初期为干

12、咳,以后发展为湿性痛咳,肺部、胸膜点状出血。 2、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部因肠卡他而有压痛,便秘或腹泻,粪便混有粘液,有时为恶臭或暗红色血便。 3、泌尿系统症状,常见于持续发热的病例,肾区因肾炎而多有压痛,膀胱、膀胱颈粘膜出血。,4、皮肤症状,有少部分病例于疾病末期,在下腹部或股内侧散在米粒大至黄豆大的水疱性、脓疱性皮疹。病犬足枕角质层增生(称硬蹠症)。 5、神经症状,主要由病毒侵入大脑并增殖而产生的非化脓性脑炎所致。多突然发生。初期表现敏感或口唇、耳、眼睑抽搐,随后出现兴奋、癫痫、转圈运动、突进等阵发症状。最初发作时间短(数秒至数分钟),一天内发作数次,以后发作时间逐渐延

13、长。有的则为头颈、四肢、躯干肌群的抽搐,或运动失调、后躯麻痹。出现神经症状的多预后不良,少数病犬恢复后仍有后遗症。,、血液学变化,病毒感染期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时,白细胞增多(可达400080000个mm3),淋巴细胞绝对减少(以下),此外尚可见嗜中性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加、轻度核左移和单核细胞增加。血清白蛋白减少,a2球蛋白增加。有的病例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脂酶活性增高。,诊断 本病的诊断比较困难,根据临床症状不能轻易确诊,死后也缺乏特征性的肉眼病变。因此,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查。 1、直接采血涂片,姬姆萨染色,在红细胞和白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细胞)中可检出同样的包涵体。包涵体嗜酸性染色

14、,大小为12m,呈圆形或椭圆形,主要在细胞浆中,偶见细胞核中。1个细胞中有110个(平均为23个)包涵体。本法对急性病犬的检出率不如检查病毒抗原高,但包涵体在细胞中的存在时间比病毒抗原长,因此,较适用于病程长的犬的诊断。不过,随着病程延长,检出率降低。,、组织包涵体检查方法 刮取少量疑似犬瘟热病死犬的膀胱、肾盂、胆囊、胆管等组织粘膜并放在载破片上,然后滴加1-2滴生理盐水,研磨均匀摊成标本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3分钟。自然干燥后用苏木紫染色液加温染色20分钟。水洗后用0.1的伊红水溶液染色5分钟。干燥后在显微镜下检查,细胞核为谈蓝紫色,细胞浆为玫瑰色,包涵体呈红色。包涵体通常存在细胞浆内110个

15、呈圆形成椭圆形,偶有镰刀形贴附于细胞核上,边缘清晰鲜明可辨。,、病毒分离 若从病料中分离出病毒,则可作出确实的诊断。 4、补体结合试验 用病犬脏器、感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提取液或感染的培养细胞作为抗原,若补体结合反应阳性,则可证明近期感染了犬瘟热。 5、鉴别诊断 本病与犬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弓形体病、狂犬病及日本脑炎等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鉴别点,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查来鉴别。,、病理变化 单纯的犬瘟热初期,病理解剖变化仅限于淋巴结,特别是表现肠系膜淋巴结以及肠粘膜中的淋巴网状组织的髓样肿胀,常伴以脾髓增生和扁桃体红肿。有时可以见到上呼吸道粘膜的卡他和肺组织的点状出血,直肠粘膜皱襞脊中有出血。在无

16、并发症的病例,最有意义的变化是胸腺缩小且可能呈胶冻状,肾上腺皮质变性。 有些病例上呼吸道粘膜的卡他性炎症改变成化脓性炎症,大量白细胞的渗出而发生支气管肺炎和化脓性胸膜炎。消化道有时可见到卡他性肠炎,幼犬有时见有山血性肠炎有些病例脚底表面角质层增生,表现肉趾增厚(所谓硬肉趾病)。,治疗 、本病的特异疗法是大剂量使用抗血清或-球蛋白,抗血清以2毫升/千克体重的剂量皮下注射,1次/日,3天为一疗程; 、抗病毒制剂病毒唑12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1次/日,7天为一疗程。但只是在病毒感染初期尚未侵入细胞内以前,有一定效果;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则无效。 、病毒感染初期未出现症状前,静脉注射活疫苗对病毒感染具有干扰作用。对出现症状犬,主要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为主。,、为控制继发感染,大量使用磺胺嘧啶钠60mg/kg静脉注射,或磺胺二甲氧嘧啶60mg/kg口服,每天1次。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氨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