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水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建设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9766991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海水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日本海水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日本海水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海水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海水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建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稿收到日期 : 2010-08-11 作者简介 :王国华,女, 1973年1月出生,副教授。研究方 向 : 农业经济学, 日本经济。 E-mail : chinawang01hotmail. com 电话 : 13500772399 自2000年发生首例疯牛病以来, 日本接二连三地发生 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水产品领域也未能幸免。 为保证水产 品生产链的透明化, 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 日本政府积极出 台相关法律和措施, 支持建立水产品可追溯体系。 在政府引 导, 企业及其他各方的自主努力下, 日本建立了包括养殖鱼 类、 贝类和紫菜的可追溯体系。 1 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背景 1986年, 英

2、国发现了全球首例疯牛病病例。 发生于丹麦 的猪肉沙门氏菌污染和苏格兰大肠杆菌事件都使欧盟消费 者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丧失了信心。 作为应对疯牛病、 进行 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欧盟于1997 年开始逐步建立食 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2000 年1 月欧盟发表了 食品安全白皮 书 , 将食品安全作为欧盟食品法的主要目标, 其中提出的 一项根本性改革措施就是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 把 “从农田 到餐桌” 的全程食品卫生管理纳入卫生政策。 英国发生疯牛病后, 虽然日本也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 但在2001年, 日本国内还是出现了首例BSE (疯牛病) 病例。 由于BSE病毒会引起脑部疾病, 可致人死亡且

3、目前没有找 到根本的治疗方法, 因此BSE的发生不仅使日本国内牛肉 消费陷入低迷, 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问 题。 继BSE问题后, 日本国内又出现了肉食流通业领域和超 市食品包装上出现伪装产地、 消费期限等问题。 食品安全事 件接踵发生后, 日本国民及普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赖 如决堤般崩溃,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爆发出来。 在日本的农业和食品领域,以前主要靠以HACCP (危 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 为首的各种质量监管方法保证食品安 全。 但是疯牛病发生后, 把食品质量监管的重点放在食品卫 生领域的措施显得极不完善, 各种新情况的出现要求在食 品生产、 加工及流通领域都保持信

4、息的透明性, 这样才能重 拾消费者的信赖。 2003年5 月, 日本仿照欧洲制订了 食品安全基本法 。 该法是日本确保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 该法树立了从农场 到餐桌全程确保食品安全的理念 ;明确规定了中央政府、 地方公共团体、 生产、 加工、 流通、 销售业者及消费者各自 的职责 ; 还明确了为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政 策措施的制定和监督管理应采用 “风险分析” 手法。 在法律 的赋权下, 政府负责有关可追溯体系的标准或法规的制定 和完善, 并投入相当的预算, 借助DNA技术, 及RFID无线 识别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 最先从肉牛开始建立可追溯体 系, 随后陆续普及到其他农林水产品。

5、 通过建立可追溯体系, 在生产、 加工、 流通等各个环节, 由于可以追踪到商品及附带的信息, 发生事故时可迅速查 明原因, 提高产品召回效率, 因此可以把消费者的受损害程 度控制到最小, 也可以把各环节的经济损失控制到最小。 因 此日本政府和民间都高度评价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 期 望借体系的建立保证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有信息的透 明度和可追溯性, 与HACCP等食品卫生管理手法配套来保 证食品安全, 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信赖感。 随着进口及国内养殖水产品出现诸多质量问题, 对食 日本海水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建设 王国华 (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

6、 邮编 : 116023 【提要】 日本是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养殖渔业更承担着持续稳定地提供水产食品的任务。 随着近年水产品质量问题 的增多,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日本政府和相关各方把建立水产品可追溯体系视为减少水产品质量不安全性 和增强消费者信心的有力武器, 采取法律法规支撑、 政府鼓励和各方自愿的原则, 积极建立包括海水养殖鱼类在内的水产品可追 溯体系。 王国华, 2010。 日本海水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建设, 现代渔业信息 杂志, 25 (9) : 13-15。 关键词 : 日本 ; 海水养殖 ; 鱼类 ; 可追溯体系 第 25 卷 第 9 期 2010 年 9

7、月 现 代 渔 业 信 息 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 Vol.25 No.9 Sep., 2010 14第 25 卷 第 9 期现 代 渔 业 信 息 品质量的不信任连锁波及到水产领域。 日本从2002年开始 着手建立水产品可追溯体系, 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与GAP (良好农业规范) 、 HACCP和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 理国际标准等规定的实施有机结合,并不断加以完善。目 前, 日本已分别就贝类 (牡蛎和扇贝) 、 养殖鱼类和紫菜制定 了不同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操作规程。 其中最先试行可追溯 体系的是水产养殖业。 因为水产养殖业便于人工控制, 而且

8、在水产品中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养殖鱼类的质量安全。 2 日本海水养殖鱼类的现状及问题 日本渔业生产近年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 尤其是远洋 和近海渔业规模不断缩小, 但海水养殖在100120万t上下 徘徊, 产量一直保持稳定, 按品种看, 狮鱼和加吉鱼的养殖 量最多, 而牡蛎和紫菜几乎都靠养殖。 在渔业生产规模缩小 的情况下, 水产食品的供给越来越依靠海水养殖。 日本的鱼类养殖主要采用投饵料型的养殖方式, 其中 狮鱼类、 加吉鱼的80%以上都靠投饵料喂养。 投饵料型养殖 容易出现投饵过量, 使残饵增加, 残饵沉积海底, 会产生大 量有害物质, 恶化养殖场的水质。 养殖户为减少成本, 大都 进行过密养

9、殖及过多投放饵料, 结果是渔场环境不断恶化。 渔场环境的恶化又可能引发赤潮、 疾病灾害。 从1970年代 开始, 日本的鱼类养殖即面临渔场环境恶化的问题。 从1980 年代后期, 日本开始整治渔场环境, 并于1999年制定了 可 持续生产养殖确保法 , 该法明确要求各地区制定渔场改善 计划, 要求各渔场改善养殖环境, 目的是通过减少释放入海 水中的有机物, 减少渔场环境负荷。 鱼类养殖场采取的具体 措施包括将养殖鱼类的放养量控制到适度规模 ; 投入饵料 适当以减少剩余饵料数量。 同时为减少渔场环境负荷, 日本 积极改善鱼饲料的种类, 逐渐放弃生鱼做的饲料, 鼓励使用 配合饲料。 增加配合饲料的

10、使用可以减轻渔场环境负荷, 提 高养殖鱼类质量, 但由于大量使用饲料添加剂, 也为养殖鱼 类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除饲料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 鱼类养殖还存在几个安 全隐患。 首先是种苗引进阶段, 为节省生产成本, 代替天然 育苗和人工育苗, 中间培育种苗逐渐增多, 种苗培育过程中 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其次是附着于养殖材料的污染物质, 使 用药品带来的残留物。 再次是在捕捞上市过程中, 附着于各 种工具上的有害物质。 这些都是引起水产品质量问题的隐 患。 建立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 提高鱼类养殖过程中信息的 透明度和可信度, 确保养殖鱼类质量安全的提高, 是解决上 述隐患的有效手段。 3 日本海水

11、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的建设 日本政府积极鼓励建立可追溯体系, 但主要靠生产者 与批发零售商的自主积极性, 记录信息的内容及传播手段 都由各单位自主判断。 在日本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的建设 中, 一部分大型养殖户和水产品批发公司发挥了主体作用。 养殖户工作的重点是养殖过程中各种信息的管理。 主要内 容有制定养殖基本标准,包括养殖环境标准、饲养环境标 准、 种苗引进标准、 投放饵料标准、 医药品使用标准。 其次 还有在具体的养殖过程中, 对给饵料、 换网和捕捞等各项作 业都要有详细的说明介绍。 通过这种细致的工作建立养殖 鱼类生产履历管理制度, 数据都通过电脑管理, 并及时通过 管理软件提供给水产品批

12、发公司。 而水产品批发公司在建立可追溯体系中的作用主要体 现在, 一是要求有交易关系的养殖户或者渔协建立养殖鱼 类的生产履历管理系统, 这些数据都会汇总到公司内部的 管理系统, 由公司进行统一管理。 或者公司要求养殖户或渔 协建立生产履历系统, 并由他们自行管理。 如果出现质量问 题, 由公司向养殖户查询鱼类养殖信息, 找出问题根源。 公 司对养殖户生产履历管理的具体内容也有一定的要求。 包 括了渔场环境信息、 鱼苗饲养履历、 鱼的养殖履历、 投药履 历、 产品加工履历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要求提供更详细的信 息记录, 如幼苗培育过程中, 鱼苗的生产地等 ; 在养殖履历 中, 要包括投饵料的方法

13、和饲料名 ; 在投药过程中, 使用药 品的名称、 最终投药日期等。 这些具体信息都要汇总成资料 库后对外公开, 构成向消费者提供基本产品信息的记录。 4 日本建立养殖鱼类可追溯体系面临的 问题 在众多参与者中, 最积极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是生鲜食 品的销售商。 对生产履历信息内容的把握一般都由销售商 自己做主。 这样产生的一个问题是缺乏对信息要求的统一 标准, 增加了生产者记录信息的难度。 而且日本的很多养殖 户规模小, 成本负担重, 降低了他们建立可追溯体系的积极 性。 无论是养殖户, 还是鱼类批发销售公司, 他们在建立养 殖鱼类可追溯体系中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 如记录的内 容都是生产过程中的

14、信息, 并没有包括流通过程中的信息。 在鱼类零售店等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的场所, 并没有利用 可追溯体系在终端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 可追溯体系 没有覆盖到超市等小型零售店。 这是日本养殖鱼类建立可 追溯体系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如果要建立贯穿整个生产流 通链的可追溯体系, 需要链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建立与产 品有关的信息管理系统, 同时记录并传递这些信息, 以便能 够沿流通链进行物理追溯。 新鲜鱼类的流通比一般产品复 杂得多。 日本水产品的70%以上都首先在批发市场销售, 并 15第 25 卷 第 9 期现 代 渔 业 信 息 且销售的方式主要是竞拍和投标。 之后再经过多重流通渠 道最终到消费者

15、手里, 流通渠道复杂, 中间容易出现信息的 中断, 难以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 采用可追溯体系并不能很 快获得经济效益, 还可能增加流通成本, 因此零售商, 尤其 是小型零售商缺乏动力和积极性。 虽然面临上述的困难, 日本还是希望在养殖鱼类经验 积累的基础上, 将可追溯体系普及到天然鱼类。 这样就要求 技术上有统一的标准细则。 欧盟的Tracefish标准是迄今为止 全球最完整的关于水产品全链可追溯的标准。 日本针对水 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正在尝试利用欧盟 的Tracefish的理念和技术,建立统括天然鱼类与养殖鱼类 在内的全方位的可追溯体系。 因此日本还需要加强技术与 标准的统

16、一, 加强流通领域信息采集、 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工 作。 包括日本在内, 各国都把可追溯体系视作有效监管水 产品质量, 提高水产品质量管理的利剑, 但并不意味着有了 可追溯体系食品就一定是安全的。 无论日本还是中国, 都需 要加强水产品生产源头的管理, 做好供应链始端的质量监 管工作。 参考文献 1 出村雅晴. 从鱼类养殖的现状考察可追溯体系 J .农林金融, 2005 (12) : 52-63. 2 出村雅晴. 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现状与课题 J . 调查与信息, 2004 (9) : 4-8. 3 李 清. 日本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9 (6) : 78-79. 4 李晓川. 建立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J .中国水 产, 2006 (9) : 21-22. Establishing Traceability System for Cultured Sea Fish in Japan Wang Guo-hua (School of Fore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