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9525099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历史单元验收试题(3)【新课标】历史必修全册综合检测题第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BC D2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比例51%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

2、官制度 B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 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4(2013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

3、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5(2013广东文综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 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6下列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娜神像 雅典剧院 帕特农神庙 A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

4、典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7十二铜表法第五表中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反映出罗马法从根本上( )A保护私有财产 B追究刑事责任C体现公共意志 D保护监护人权利8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9“贵族秩序依然存在,但采取了新的形式,金钱重于血统已成为新的基石。国会本身则成为土地资本家的工具,成为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党以及他们的团体和同盟者的工具。他们的利益

5、正是当前国家孜孜以求的。”这表明( ) 旧式机构中包含新的社会关系 代议制是现代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 代议制度成为政党政治的工具 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生的不平等 A B C D10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11德意志1871年宪法中明确规定,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首脑称德意志皇帝(Deytscher Kaiser)

6、而非德国皇帝(Kaiser yon Deutschland)。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德意志宪法在行政结构中体现为联邦主义 B德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C宪法条款前者涉及各邦的领土统治权,后者与德意志民族联系起来 D宪法体现了普鲁士政治特色的印记12“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种情形最早出现于( ) A鸦片战争后 B中日甲午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国民大革命时期13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A同盟会员证 B“红军借谷证” C“大跃进”邮票 D“公私合营”照片14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

7、“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 ) 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 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 B C D15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是( )无产阶级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 人民公仆原则 工农联盟原则A B C D 16观察以下四幅图片,下列对这四幅图例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图1

8、反映的现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B图2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大大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D从图1到图4反映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曲折性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他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B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C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18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的阵营,成为共产党宣言诞生的主要条件。下列作者表

9、述的现象,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D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19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20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

10、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21新疆的喀什市是中国最西部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以下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 A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B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C有利于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D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22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

11、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23“该组织(成立十年以来)的合作最先起源于安全事务,目前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交通、能源、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自由贸易安排,为成员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助力”。材料中的国际组织应该是( )A B C D24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竞争愈演愈烈 B南北差距日益拉大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美国试图独霸世界25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12、( )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B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 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第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要求:条理清楚,紧扣题意。26(2013上海单科36)(12分)“无为”与“有为”(12分)材料一 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问题:(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无为之实则为因循”的说法?(4分)(2)汉初七十余年的“无为”给汉武帝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